分享

沱沱工社CEO杜非:有机农产品怎么卖才能不贵?

 拓今德能 2016-10-08
 规模化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成本贵或者不贵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相比小规模的家庭农场,需要有产量要求的渠道,只能选择一个字贵。所以对于整合有机产品的电商平台,需要做的不仅是从原产地对有机产品进行有效控制,还多一个步骤,就是如何控制到达消费者手上的成本。看完坨坨工社CEO杜非这篇文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为什么有机食品可以不贵?》


知名企业的上市除了是资本狂欢和新闻的盛宴外,似乎也像是一个时代的注脚,它的背后是整个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用户不断从线下转移线上的汹涌浪潮。而周期性的潮水消减,以及其所浸润的互联网产业周期性的旱季也在所难免,这其中就包括此前一直在高速狂奔的电子商务。


其中,生鲜电商因其品质控制和冷链运输的高难度和高成本,是电子商务的高端细分领域,也成了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当然,这一领域并非风平浪静,从以天猫、1号店、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以沱沱工社、顺丰优选为代表的垂直类电商,再到以沃尔玛、大润发、永辉超市等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都已经开始从不同角度切入生鲜领域。

沱沱工社CEO杜非:有机农产品怎么卖才能不贵?

沱沱工社CEO杜非


生鲜电商不是苦逼搬运工


“农夫山泉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京东是互联网行业的搬运工,”沱沱工社CEO杜非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表示,“同样是卖矿泉水,我们和京东、天猫等大型综合性电商相比并没有任何优势。”言下之意明显,沱沱工社将专注于高附加值的生鲜电商和中产阶级人群,扩大商品经营品类并不是沱沱工社的目标。这一点在其业务数据上一览无余,“沱沱90%的营收来自于需要冷链物流和存储的生鲜食品,产品也从两年前的6000SKU缩减至3000SKU。”


从红孩子再到沱沱工社,杜非有着丰富的电商运营和管理经验,他表示,“多余的产品品类会带来更大的物流、仓储压力,运营成本也会上升。沱沱也会在无限扩张的过程中失掉了自己的个性。”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触角向更多的领域延伸,消费者对于网络购买生鲜食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对于生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有机等中高端生鲜食品的需求也在上涨。在目前,肉、禽、蛋、奶、海产品已成为沱沱工社的主营产品。”


提及生鲜电商和有机食品,多数人会习惯性地将其和高价挂钩,而实则可能不然。尽管生鲜类产品从前期种植到送达消费者手中,历经多重环节,面临着标准化程度低、易损耗、难以储藏、配送要求高以及品控难度大等多方面问题,但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并非不可控。


对沱沱工社,杜非已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除了上面提及的缩减产品品类之外,对冷链物流的成本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客户进行定向筛选和沉淀,逐渐剔除购买单一品类的客户,引导顾客购买多品类商品。在杜非看来,单一品类的生鲜电商的门槛非常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生鲜电商。前两年热炒的生鲜水果,因其时令性,高损耗,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冷链物流需要持续订单支撑,否则阶段性订单会加剧成本压力,而单一商品的浅层次冷藏物流无法满足多批次生鲜商品的物流要求。


作为垂直类生鲜电商的沱沱工社,在北京六环以内由自营物流全程冷链配送,北京地区以外的生鲜业务则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全程冷链配送。


无论是缩减产品品类,专注生鲜食品,还是冷链物流成本控制以及客户的筛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都是在将生鲜有机食品以最快的方式、最合理的价格送到最合适的消费者手中。“现在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的认识还比较浅,”杜非表示,“认为有机食品一定会很贵,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市场成熟度较低,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有机食品供应商本身对于降低产品价格普及市场上的迟疑。


自营农场plus联合农场


生鲜有机和高端进口食品是沱沱工社的主营产品。


此前,沱沱工社引以为豪的是年产150余种商品的自营农场,也曾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宣传。自营农场也成了沱沱生鲜有机食品的背书。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沱沱发现了农产品品类过多的弊端:产品无法规模化生产,成本难以做到最优化。于是,沱沱工社逐渐将自营农场的产品品类缩减到50余种,其他商品则从其他有机农场进行采购。“这是沱沱工社在近年来进行的一种自我改造,”杜非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因而,沱沱工社之前被贴上的“一站式”服务(即产品前期种植、采摘、包装、配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实行自营模式)标签似乎不再合适了。


“中国有很多有机农场,但却面临着客户匮乏的窘境,”杜非谈到,“沱沱采购这些农场的产品,成本不见得会比自营更高。”


沱沱工社已然在整合上游的农场资源。对于消费者关心的产品品质问题,杜非表示,沱沱工社与联合农场的合作是一种辅导式生产,在通过订单制包销的同时,其产品也要与自营农场接受同样的监管和质量抽检。除此之外,联合有机农场的产品质量由国家进行背书,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12年以来,政府对有机农场近乎不近人情的监管力度。


“沱沱工社销售的是一种信任关系。”杜非将沱沱工社的商业模式称为信任关系的维系。


在往常的分类中,人们根据生鲜电商产品的来源将其分为两种,一是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如1号店在货源采取果园、农场产地直采的方式,京东则产地货源直供,通过平台销售;二是“一站式”服务,即产品前期种植、采摘、包装、配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实行自营模式。其中,沱沱工社被归入第二类,主要自主种植有机蔬菜,养殖有机家禽、家畜,并建立自营配送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从货源上对品质的进行严格把控。据了解,沱沱工社目前拥有北京自营农场与上海等7个联合农场。


别人相信你时,你就成功了


冷链物流和供应渠道依旧是生鲜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对应的是生鲜产品的品质。其中,冷链成本占销售额25%-40%,未来冷链成本的下降会直接带来售价的下降。这也是沱沱工社一直努力的方向或口号——有机不贵。


另据申银万国证券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130亿,同比增长221%,预计未来三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有7倍空间。业内认为,生鲜电商是有着万亿规模潜在市场的大蛋糕。成本居高不下,质量稍纵即逝。尽管如此,包括沱沱工社在内的生鲜电商依然有着诱人的前景。


对沱沱工社的期许是,使有机不贵。

(本文转自互联网周刊)


沱沱工社CEO杜非:有机农产品怎么卖才能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