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谈人参别名: 八两宝

 竹叶连三世 2016-10-08

人参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不仅在于人参功效非凡,还在于因人参衍生的人参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在人们心目中打下深深烙印。现在大家普遍知道人参的名称,殊不知在古代人参的别名也很多,仅见于古籍中的人参别名就不下十几种,有雅称,也有俗称。现辑录如下:

《吴氏本草》“黄参”、“玉精”、“神草”、“久微”

《名医别录》“土精”、“血参”、“人微”

《神农本草经》“人衔”、“鬼盖”

《大事类苑》“黄丝”、“人檄”

趣谈人参别名

八两宝 · 2016-08-25 15:24

《广雅》“海腴”、“皱面还丹”

《图经本草》“百尺杵”

    满语 “奥尔霍达”(orhoda)

长白山俗称“棒槌”

任何名称大都有其来历及内涵,人参的别名也不例外。本文择要谨就古籍中的人参别名试作阐释。

《吴氏本草》的“黄参”、“玉精”、“神草”、“久微”及《名医别录》的“土精”、“血参”、“人微”,均从人参功效的内涵赋予其名的。人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因得天地之灵气,故有土精、地精之名。至于“久微”、“人微”之名,是因人参需常年久服方能见效力,人参是浸润人体渐生效力的珍贵物种,故《神农本草经》有“久服轻身延年”的说法,告诉人们服用人参切忌图一时之快,需长久适量的服用有利于延年益寿。东汉时期《说文解字》将“参”字演化成“薓”字,这薓字也有浸润的意思。

“神草”是经李时珍对人参长期考察体验后赋予人参的称谓。

《神农本草经》中的“人衔”、是因人参“其成有阶级”,按年序产生不同的叶片形态,即“三花”(三片小叶)、“巴掌”(一枚完整的掌状复叶)、“二甲子”(二批叶)、“灯台子”(三批叶)、“四批叶”、“五批叶”、“六批叶”之分。在年序形态上,园参与野山参有很大不同,种植的园参生长快,出土第二年就长出三片小叶,以后每一至两年便生出一批复叶,直至六批复叶为止。而野山参每生出一批叶至少需几年时间。“鬼盖”的称谓则因人参是阴性植物,背养向因,还因人参有藏形遁迹现象,行迹诡异,故称鬼盖。

公元四世纪《高丽人参赞》记载:“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下寻”,虽短短的十六字,却生动道出了人参的习性和生长环境。

《广雅》中的“皱面还丹”,是道教对人参的称谓。因道士信奉长生不老,对炼丹及丹药独有情钟,认为丹有“返还之功”,能令老者返壮,死者复活,枯者即荣。人参也有“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功效,故道教给人参命名为皱面还丹。人参的表皮虽皱巴巴,但服用后可滋养人体。

《图经本草》中的“百尺杵”是指人参茎杆而言,长长的茎杆犹如竖立的木杆顶着花蕊如杵头。

满语 “奥尔厚达”(orhoda),奥尔“or”汉译为“草”,厚达“hoda”是“首领”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人参为何称之为“百草之王”了。

长白山俗称“棒槌”。长白山一带之所以称人参为棒槌,因人参多为纺锤形,也希冀能挖到洗衣棒槌大的人参,发大财。

在人参别名中还有一种叫法“金井玉阑”,言人参切断面的中心部为黄色,因占据中央故成金井,环绕周围的木质及皮为白色,故称玉阑。

从古籍中的人参别名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因人参的非凡功效对人参寄予多少美妙的遐想,也伴有很多神秘性成分。

人参生长的形态本身就具有神秘性,至今未能破解。世界著名的人参领域权威人士美国的康斯勒博士说:“我们对人参还有许多情况不了解,为什么这种植物在第一年只有三片叶,在这以后就有五片叶?”它的生长机理究竟为何如此?而且,对于野山参所含的物质,例如配糖体和碳水化合物的物质属性,迄今为止仍然是个迷。

迷一样的人参别名,迷一样的人参习性,迷一样的人参功效,也许正因为有这些未解之谜,才令人值得去孜孜不倦的不断探索求证,在不断探索求证中将会逐步揭开人参的神秘面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