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中的诗意生活

 文学636 2016-10-08
 看了一则新闻,是有关英国伦敦市政府建议人们放慢节奏,花一点时间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从中懂得生活,享受生活。在近乎跑步上班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如绷紧的弦,难得片刻的松驰,时间长了,疲惫不堪。遗憾的是,每个人好象都被社会的奔涌潮流所吸附,没有足够的力量摆脱,只能顺流而下,机械地生活着。伦敦市政府的建议算是切中了都市人的要害,值得思量。

   人应该怎样生活,是人类特有的话题,动物们是不可能高级到有此问题存在的。从文明开始,人类都在探讨和回答怎样生活,在各种表述中,我喜欢德国海德格尔的说法:“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这是多么美妙的回答,多么有力的指引。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的理想离人类好象越来越遥远。

   什么是诗意?大概是如诗歌给人抒情写意的美感吧。这种美感,显然包含有主观的审美,而审美一定有文化和思想作为基础。文化和思想不可能一日成就,与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人生际遇密切相关。也有一种例外,就是继承前人的传统,一个没有多少知识的人,他也可以继承本民族的某些传统文化和思想,而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习惯。但是,这种继承下来的东西不会太多,没有通过自己的主动吸收和消化很难保留太多的内容,因为曾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浩如烟海,被动的接受只能获得点滴,更谈不上对旧传统的审视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及升华。

  我不认为一个没有文化和思想的人,会生活得“很诗意”,因为这样的人主观意识中本身就不拥有“诗意”。一个画匠,他可能做到刻画精细,几近真实,但,他只能停留在“匠”的水平,没有思想,没有理想追求,画的境界只达到“物似”的程度;文人画则不同,文人有文化、思想、意境追求,能从“存天理”、“天人合一”的视野出发,摆脱简单的“像”的技艺,上升至超然形像的“神化”,以物寄情,在画中抒发无限的诗意。这种画,一般人看来,画得不像,画得不真,但在文人看来,却蕴含“天理”,有一种精神气,让人心旷神怡。

    文人画中的山水画,最让我倾心,高山流水,茂林修竹,江上烟波,雾里人家,点拨琴弦,秉烛夜读,把酒当歌,诸多的元素共同勾画出世外仙境。“仙”,就是画家超尘的诗意,只有文人,对这样的山水才能生出完全而丰富的诗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普罗大众,大概只能叹其自然之美,外表之美,而不能入得其里,更不会想到在这偏僻之地安度人生,与山水相依,与山水交流,与山水相怡悦。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之人大概是承受不了山中孤寂,常生无聊与郁闷,最终狼狈而逃,回到热闹的滚滚红尘中,回到功利场。相反的,文人却以为得到了一方净土,把天地山河林木芳草视如朋友,可以在此逍遥,可以安心,可以愉悦,可以造化,可以升华,不亦乐乎。

     从画外走进画中的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时有相闻,汉朝的严光,晋朝的竹林七贤,东晋末期南朝宋初的陶渊明,唐代云游的李白等等。也有的人在繁华的市井中,造出一个个园林,将山水挪移至城市,做到朝夕相伴,苏州的园林便是其中的代表。

   “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写照,为了活得有“诗意”,他脱离了名利场,以安本心。他的田园生活与农人们是不能并论的,农人是为了生存,是一种无奈,是一种被迫,而他则是一种自觉的选择,主动的选择。农人的田园生活应该没有多少的“诗意”。弃官归隐后的陶渊明,终于过上了自足的田园生活,所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让人惋惜的是,一场大火,使他不再自足,晚年时,常有饥寒之苦,此时的他,有生存之困,“诗意”定然大减。

   由此,我想起“诗意地栖居“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这就是物质的基础。一个为生计奔波终日劳累的人,不管他是农人还是文人,只能空谈“诗意”了,“诗意地生活”成了不可实现的梦想。精神层面的“诗意”必定是解决和满足了物质层面的基本需要,才能实现。也许因为缺乏物质的支持,自古以来的许多文人们也就只好在没有诗意的现实生活中向往诗意了,始终入不了山水画中。

   在西方,人们喜欢住在空气清新的郊外,喜欢单独的房子,有自己的花园,这点像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这是否也是“诗意地栖居”呢?我想,起码是有了“诗意”的环境。我也想,难道在大城市里,在高度商业化的今天,就找不到诗意了吗?我没有肯定的答案。我还想,如果古代的隐士,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无道的社会,他们还会选择山水吗?会在市井中“诗意地生活”么?看来,社会大环境也是“诗意地栖居”不可回避的现实。当你面对的是公正文明的社会,当你接触的是文人雅士,当社会潮流不再仅仅追求GDP,并不断增加了“诗意”,你还会逃避人间凡俗么?还会只选择隐居山水间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