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企规模都这么小 作者:钟文彬 专注农业事业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99.9%以上的农企规模都那么小,为什么发展了十多年的中型农企销售额停留在两三千万就再也难上去? 今天,我想把我的观察和思考,一针见血地告诉大家! 因为农业行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企业家想做的太多! 做农业,需要做减法! 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必须先来了解,做农业必须尊重的三大原则: 第一, 尊重规律原则。 既包括自然规律,也包括社会规律。 农业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行业,它有最强的自然属性。比如一只鸡,明明是养殖6个月后才能正常食用,你非要他45天就出栏,最后大自然只能扇你一个耳光——而我们被大自然扇过的耳光不计其数! 运用工业思维,无限制地提高生产效率,所谓“与天斗,与地斗”,只能换来自然的嘲笑和惩罚,因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无法超脱于自然;农业不是与天斗,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就像《阿凡达》中,每个“Na'vi族”都是生态能量的一部分。 农业的社会规律,就是这个行业是一个长投入,慢产出,持久发展的业态,一些投机倒把/急功近利的手段都会被淘汰。 第二, 专注原则。 我们不得不承认,做每一件事的前提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农业行业来说,这一切更显得不足。 认识到力量的有限性,就只能在刀口上下功夫。压强=压力/面积。个人认为,“再小的力量,只要刀口锋利,就能切出一块市场来”。 第三, 诚信原则。 农业不同于企业行业之处,更在于这是和温饱、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行业。人对于它的需求,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基础端:温饱与安全。 人可以没有iphone,但不能没有饭吃,不能吃毒食! 所以人们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提出了最高的诚信要求。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昧着良心的行动,或者失误,都会带来排山倒海式的报复,消费者用脚投票,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做不了诚信的人,干也是白干!请绕道而走~ 要想把农业企业做强做大,至少要从五个方面做减法! 1) 产品层面。 农业是一个浩瀚的海洋,其中的品牌机会不计其数,但大部分与你没有关系。 记得我之前的文章《生鲜电商是个伪命题:机会在于单品类》(可回复a3查询),提到过做农业要去好好观察农贸市场,为什么卖鱼的就卖鱼,卖豆腐的就卖豆腐,没有人混搭卖的呢? 按照需求端分析,确实是可行的,因为鱼头豆腐是一道菜嘛~就像好多生鲜电商人曾想,会员买了我的菜,总想买点肉嘛(你看你看,企业家总是这样想做的太多);但按照供应端来看,把鱼头和豆腐一起来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可以合并同类项的东西,其难度相当于开两家店,那又何必呢! 我们常说的农业中的品牌机会,其实更准确的表达应为单品类农产品的品牌机会! 把力量聚焦于单个产品,往往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看看我们熟知的几个农业上市公司吧,好想你——做枣的,獐子岛——做海参的……龙井是做绿茶的,阳澄湖就是做大闸蟹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是龙井的红茶就那么难做,如果哪一天阳澄湖要做其他水产了,我告诉你,那就是它要走下坡路了~ 为什么会产生奇迹?因为专注才能培养竞争力!我不止一次对闯字的朋友们说,不要去艳羡服务房产的多金,不要去学别人在各个行业的“游刃有余”,在农业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唯有专注才能培养核心竞争力,而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注定会被市场淘汰。 2) 产业链层面。 我最受不了农业企业家跟我说发展产业链。先不说做产业链的企业有哪家能突围的,更不要说你手上只有几百万的资金去以卵击石了。 说到产业链,就不得不提一家大公司——大农企中粮专打产业链牌子。但是我查过中粮手上的品牌,蒙牛、悦活、香雪、屯河……有几只优质股,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说这家企业是进了世界500强的,但是看看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一个产品卖遍天下,看看人家加多宝,一瓶红罐就可以抵得上你几十个品牌的市值,所以拿这家企业掌握的资源,和它做成的事情想比,大多是一些华丽丽的无用吧。 告诫力量有限的农企们,请把力量聚焦于自己擅长的产业链的某个切面,擅长做种苗的就做种苗,擅长做生产的就做生产,擅长做服务的就做服务。不怕市场小,就怕不专业! 给小王子食品做咨询服务期间,不止一次王岳成总经理和我提到,小王子今后发展的重心就是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这家企业2012年完成了5个多亿的销售额,而我们大部分的农业企业呢?! 所以,停止谈产业链吧,那只是个很美的梦而已! 3) 品牌传播层面。 闯字品牌顾问机构的伙伴常年和农业企业打交道,而农业企业家在设计方面又大多事必躬亲。 团队成员里少不了有牢骚。说是哪个哪个总,老想把什么都放到包装上,结果好端端的创意就给糟蹋成了街头货。 农业企业大部分投不起广告,有限的传播成本承载了老板们美好的愿望,但往往事与愿违。如今的消费者,面对信息过载,只有一个字:“关”!说得越多,等于没说。 所以说得少,说得精,说得准就是在传播层面最为关键的!学会万宗归一,才能一击即中~具体可以回复a4,看《农业品牌包装系列》,我说了不少了。 4) 企业目标层面 如今,农业投资确实是个热点,分析下来,大体上基本奔着土地资源、政策补贴、品牌机会三个方向而去。 无论是哪个,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中国农业的现实,是每个企业的选择 。 但最可怕的是,很多企业这三样都要。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企业浑浑噩噩~可以天天陪领导喝酒的企业家,绝做不出消费者市场的青睐的品牌,性格里就没有嘛~ 5) 企业家精力 如今的农一代企业家,大部分步入中年。而且做农业的,不比其他行业,都是辛苦出身,事必躬亲,其精力体力大不如前。所以企业家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我认识一家做甲鱼的中年企业家,每天七点半上班,而且每天早晨坚持跑步5000米,其身体和精力状况比我见过任何一个企业家要好得多。 他的一些观点,值得大家深思—— “我仍然觉得自己的精力有限,包括整个企业的资源也有限。我相信如果我为了争取补贴,去陪领导吃饭喝酒唱K,一定会少去很多时间与我的团队沟通,思考企业的发展。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把精力集中在市场和品牌,并且是通过电子商务去达到目的。” 人家尚且如此,大腹便便的“我们”还谈什么都想要?! 最后的结语: 我始终觉得,上帝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 农业企业家,面对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的行业,对这种哲理的理解更为重要。甭想什么都要,而要想这个市场其实足够大,只要我们够专业,我们就能做得足够强,足够大。 关于《品牌农业》:唯一针对农业品牌营销的公众微信,农业圈最大最认真的自媒体互助平台,每天解决一个农业市场问题 公众微信:品牌农业pinpainongye 个人微信:qinglans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