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劈挂拳 出手连招 惟快不破[图文] 第2页

 寻找幸福191 2016-10-08

让人想起“凌波微步”

劈挂拳 出手连招 惟快不破[图文]

■这鸡脚连环步是否就是武侠小说中的“凌波微步”呢?

然而,劈挂拳核心劲力并非鞭子劲,而是通背劲。

通背劲是通背拳的发力方法,因沧州方言“背”与“臂”同音,又名“通臂拳”。而这种拳法技击时,正是双臂挑直猛起硬落,大开大合。

沧州通背拳名家王勃生说:“通背拳有个特点,发力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出招前身体向下蹲、双腿向里挤,然后突然起身向前去,以这样一个爆发力打过去。”

劈挂拳不只糅合了通背拳法中的劲力,就连其独门步法“鸡脚连环步”也融入其中。

通背拳主要以快和狠著称。狠是发力,而快则是步法。这种步法是先出右脚跨步,然后左脚拖滑跟进。“十米的距离,两招就近身了”。

王勃生回忆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和师兄弟每天天未亮就在操场练步法,“看不见人,只能听见哗哗的脚步声。新的白底网球鞋,一个月下来底子就破了。”

几年后,功夫可以练到“出手不见手,两脚生风”,就像武侠小说中描述的“凌波微步”。这并非夸大。据说,劈挂拳名师郭长生一次与人交手时,对方虽离自己两丈开外。但是,他不跳不跃,两脚仿佛安上了轮子,嗖的一声,攻到对方身前将他击倒在地。在场观众,甚至对手都不清楚郭长生是如何做到的。迅捷的脚法也令郭长生有了“郭燕子”的绰号。

而将劈挂拳完善,形成现有套路的人正是郭长生。这与他于民国时期在南京的一段经历有关。

核心文化来自道家?

民国年间,郭长生与同为劈挂拳传人的马英图在南京中央国术馆(简称国术馆)执教拳法。

马英图在当时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据说他“心狠手黑”,在武术界人称“马狠子”。

虽同为劈挂拳名家,但是两人所学的拳法却并不相同。原来,沧州劈挂拳有两支:一是盐山县系,一是南皮县系。

前者特点是“长、猛”,由劈挂慢套和一趟青龙拳组成。慢套劈挂拳似辘轳翻车(双臂不间歇地劈、挂进攻),讲的是一个“密”字;青龙拳如游龙探爪,突出一个“长”字。

后者特点是“弹、轻”,由一趟劈挂快套、一趟挂拳和一趟炮锤组成。快套劈挂拳起伏钻落,说的是一个“快”字;挂拳疾行似闪电,要求一个“捷”字;炮锤刚劲有力,表现一个“健”字。

盐山劈挂拳为韩姓道人所传,所以有人认为拳法理念以“道”为主。对此说法,郭贵增认为:“劈挂拳一招一式讲‘阴阳’、‘方圆’是道家的文化没错。但是,劈挂拳并不只有道家文化。它还蕴含一些佛教和儒家的思想、意蕴,可以说是内、外家拳法兼备的。”

那么,韩姓道人究竟为何人呢?

郭贵增说:“沧州很多拳法创始人都说是‘云游道人’、‘云游高僧’。这或许是在传承过程中,后人将他们遗忘了。于是,说了这么一个比较含糊的称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人当时是反政府组织中的人。比如,在武术发展兴盛的清朝时期,一些民间拳师,大多是天平天国的余党。他们虽武艺高超,却不能暴露名姓,但是也收徒传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