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成不忘故人情——资料印证中国楹联学会成立30周年

 江山携手 2016-10-08

 

功 成 不 忘 故 人 情

 ——资料印证中国楹联学会成立30周年  

 王家安 甘肃兰州

1984年11月5日,中国楹联学会在北京宣布成立,由此开启了中国楹联事业新篇章,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日前,笔者整理文献资料,发现四件与中国楹联学会成立有关,端详之际,不禁步入了那个难忘的瞬间……


学会成立大会会议材料

这是两份已经颜色泛黄、纸质发脆的油印材料。其中较薄的一份共有4页,记载着中楹会成立之初“草创人员”,排在最前面的,是三位名誉会长:傅钟、钟敬文和王力,都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尤其王力先生,许多人学习诗联格律,受他恩惠良多,却很少知道,王先生是中楹会第一任名誉会长,且出席了30年前的成立大会。其次是首届顾问名单,共21人,包括:王蘧常、冯其庸、刘海粟、刘叶秋、吴小如、周汝昌、周振甫、罗元贞、郑逸梅、柳倩、侯宝林、商承祚、董寿平、溥杰、臧克家等,真可谓群星璀璨,大师云集。透过这份“大师顾问团”名单,可见当年企盼国学复兴的热潮。第三部分是中楹会首届“班子”成员,老将军魏传统为首任会长,马萧萧、张旭、陈大远、顾平旦四位先生为副会长,常江先生为秘书长,曾保泉、韩春城二位先生为副秘书长。选举王决等37人为第一届理事,马萧萧等16人为第一届常务理事。有意思的是,这份理事名单最后,还特别备注为台湾、香港地区各保留一个理事名额,颇见当时的“统战形势”。第四部分是中楹会常设机构工作人员名单。当时的中楹会设有秘书处、组织联络部、学术资料部、宣传出版部五个机构。材料最后,注有学会当时的办公地址:北京西单太仆寺街39号。

另一份稍厚些的材料,共有10页,都是会议文件,包括三个部分,即魏传统老会长所作的《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常江先生所作的《中国楹联学会筹备工作和今后的任务》以及《中国楹联学会章程(草案)》。在《筹备工作和今后的任务》一文后,常江先生在代表学会部署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指出:“我们相信,中国楹联学会一定能把祖国楹联事业向前发展一步,无愧于古人,也无愧于当今伟大的时代。”事实证明,经过不断努力,中国楹联学会无疑为中国楹联事业繁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般引领作用。越是这样,越发认识到中楹会的成立,是一件彪炳楹联史册的大事。


中楹会成立首日封

“今天,中国楹联学会正式成立了。”这是魏传统将军在致开幕词时说的第一句话,一句载入历史的话语。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楹会第二任会长马老萧萧先生,发挥了他一如既往地艺术才能,主持设计了一枚印制精美的首日封,在成立大会上正式发布,并记载了这个光辉时刻。我有幸得到一枚,首日封仿照传统信封格式,中间是红边方框(以前的信封用来填写收件人信息),方框中心是影印的粉红色字体的大观楼长联墨迹,右下角便是蓝色剪纸造型的大观楼。在中楹会成立时刻,也许只有这副“古今第一长联”可以代表中国楹联艺术。方框左下角,是一行苍劲有力的金色篆书“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书写者是当年已八十二岁高龄的刘伯年先生。为凸显文化内涵,马老还亲自刻了一方随形印,镌刻着“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几字的阳文。首日封内侧,有一行小字,记载着它“缔造者”的名字:“题字:刘伯年;篆刻:马萧萧;封面设计:杨稼凤。”

首日封当时发行了多少,已无从考证,但能有幸得到一枚,令我这联坛晚辈十分荣幸。更为珍贵的这枚首日封背后,题写有23位第一届会议代表签名,签名用钢笔、圆珠笔、水彩笔等写成,行书、楷书、草书各具风格。签名人中有幸相识的有常江、赵云峰、李文郑等先生,有仰慕已久但无缘一见的郭华荣、宋韶仁、陈凤桐、刘庆华等先生,还有已经故去的顾平旦、曾保泉、张过等先生,另外像杨稼梁、余嘉华、苏民生、李泽一、王决、叶芮、彭一万、胡正山等先生暂不知近况如何,惟愿一切安好。在最右边是北京耆宿宋韶仁先生的一行题记:“联会成立,诸友签名留念,宋韶仁,1984,11”。可见,此首日封原为宋先生旧藏,不知何故流入了旧书市场,也算因缘际会,30年后这份有着诸多先贤签名的珍贵资料,被我这个晚辈十分荣幸地得以珍藏。


中楹会成立纪念册

这是一本专为纪念中楹会成立而印制的纪念册。纪念册窄长方形,共36页。为突出喜庆,封面、封底都着大红,封面下方是一张成立大会会场照片,右上方黄色竖笺上,印有“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纪念”字样。正下方是学会成立时间“一九八四·十一”,封底是国画大师董寿平专为中楹会成立而作的《梅花》。纪念册内容包括中楹会成立消息,会议文件和人员名单。此外就是各方贺件,包括贺联、贺诗、贺词、贺电、贺信、贺画等。最后附有1985年3月11日,第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可知这纪念册,最早也印制在1985年春夏之际。除以上内容,纪念册还有一份“中国楹联学会首批会员名单”,当时共有会员59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涵盖了22个省区。名单后面是每位会员的联系方式。其中像陈凤桐、白启寰、李文郑、唐意诚等先生至今还活跃在联坛,贡献一己之力


对联》创刊号

在中楹会成立大会部署“今后的任务”时,就提到了要与山西省有关方面合作,创办一本《对联》杂志。1985年1月,承载着各方希望的《对联》杂志正式创刊。标注“一卷一号”的《对联》创刊号,开本较小,长约18.5厘米,宽约12厘米,包括插页共119页。从第一期开始,这本杂志就形成了一面《对联》竖排与另一面《对联民间故事》横排的排版风格,而且沿用至今,实属难得。杂志首期封面呈橘黄色,右边是简单的白色装饰图案,左侧空白处,两个菱形红底上,写有“对联”二字,整体设计典雅大方。封二照片是会场场景,虽年代久远图片已经模糊,但仍可见厅内高朋满座、贺联满壁。其中一张圆桌旁,一位白发老者,一边举起茶杯欲饮,另一边端详着手中的材料,看神采颇有几分像周汝昌先生。封三是与会代表合影,当时济济一堂的名流们挨个露出了“芳容”。

翻开这期泛黄的《对联》杂志,首入眼帘的是老会长魏传统题写的“对联”二字。右侧是一段只有几十字的“卷头话”,开头两句是“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了!《对联》杂志创刊了!”像是高昂的两句口号,语言直白,但感情真挚。这一期《对联民间故事》部分,有几位前辈撰写的对联故事,《对联》部分,则基本是中楹会成立的各种材料,中间几张插页,全是当时各界名流的贺件。所刊文章中,有一篇余嘉华先生采写的《楹联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大会侧记》。起笔写到:“1984年11月5日上午,在风景如画的首都北海公园‘文艺之家’会议厅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楹联爱好者、研究者,齐集一堂,共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以研究和推动楹联发展为目的的学术团体——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今日看来,犹如史记。

论年龄,我比“中楹会”还小三岁,无缘经历这一光辉岁月,只能通过前辈描述和资料记载,追寻往昔点滴。于是每每钦佩于先贤的奉献,感知创业的艰难。就在中楹会迎来而立之年,想起清人陆鸣时的一句诗:“死生不忘故人情”,说“死生”恐不贴切,何况今日之联坛已然长大成人,思索再三,我发出由衷的感慨——功成不忘故人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