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哲:转山转水,只为相遇

 改个名字会更好 2016-10-09

  导语

  在我们人的一生里,会走过无数的风景,然而,与岗仁波齐的朝见,也许就是必须践行的关于生命的约定。那一天,抬头就可见圣山——岗仁波齐,远远的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望着她会感到有一种亲近,又有一种神秘,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仿佛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抚平世间所有的分别。那一刻我会感动自己面对岗仁波齐,站在这个世界的中心,轻轻呼唤;不只为擦肩而过,也不求终日相依,只为在人生的旅程中,遇见自己。

  漫游家,心随自然

  那一天降央卓玛 - 金色的呼唤 II

  这些年,西藏,对于我的吸引与召唤,是难以解释的。每次制订旅行计划,明明有明确的去处,可是末了,又转到了西藏。

  2014年,当我把目光投向阿里,那更为广袤的时空,一座神山——岗仁波齐,就自然而然地耸立在了眼前。

  在没有去之前,很难想象,有一天,我会驱车前往西藏阿里,去往岗仁波齐,在那个被佛教信徒和苯教徒看作的圣地和“世界中心”的地方,以一种朝拜者的姿态,向神山致敬。

  十多人的入藏队伍,抵达日喀则后,决定去阿里能够去阿里的只剩下四人了。三辆车撤回北京,一辆车孤独前行——因为去往岗仁波齐最重要的是:勇气。

  由普兰去往塔钦,经过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圣湖的水清爽甘甜,鬼湖的水却苦涩难咽。正邪本是两个对立面,而在这里却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她们在同一座雪山下生存,没有仇恨没有战争,只有相互厮守着亿万年的苍凉岁月。

  然后抬头就可见圣山——岗仁波齐,远远的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望着她会感到有一种亲近,又有一种神秘,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仿佛具有无形的力量可以抚平世间所有的分别。

  

  夜宿塔钦,一夜未眠。但我们还是在清晨准时启程。村庄尚未苏醒,而路上很多磕长头的藏人已经匍匐在朝圣的路上。

  所幸我们一行没有严重的高原反应,大家迈着并不轻松的脚步,深深浅浅地去丈量自己的心路。

  岗仁波齐让人心动的魅力是什么?

  在大自然的造化中人们又是如何赋予了她神秘?

  我们又是为何不远千里也要来敬拜,什么是这一切的源动力?

  走一路想一路。没有答案。当步伐沉重得迈不开的时候,抬眼凝视神山。你会汲取到难以想象的力量。仿佛母亲的目光鼓舞着你。一度,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匍匐膜拜的。当你跪下的时候,没有理由。对大自然的敬畏是油然而生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履,一群群藏人,或家人,或族人,或友人,赶到我们前面去,给我们留下真诚的笑脸,一群群装备精良的都市人也超越了我们,他们更加精进。

  山谷里的风越来越凛冽。有时候需要背过身去,把握呼吸。河流的冰床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足有好几尺。

  走在岗仁波齐转山者的路上,你会感到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你,纵使四千多米的海拔,严重的缺氧,好像也档不住你前行的步履。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有一共同特色——朝圣。带着强烈而巨大的心愿,沿着一条相对固定、充满神迹启示的圣路,向一个公认的圣地进发,这便是朝圣之举。

  笃信佛教的藏族人坚信:朝圣能尽涤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并最终脱出轮回,荣登极乐。

  因此,这一路上,一群群的藏族人,以独有的磕长头方式俯仰于天地之间,向圣地跋涉。

  没有血肉之躯,便无朝圣之举,没有风尘仆仆,便无朝圣之途,不历经千辛万苦并跨越真正的时空,就不会有心灵的虔诚。

  朝圣对于一个信徒而言,是可以以一生的时间去认真对待的神圣之举。甚至可以这样说:超出“苦行”意义之上的朝圣之旅是将个体生命之旅推向极致的唯一途径!

  对至今尚未找到信仰皈依的我,且行且思,似乎明白了那些朝圣者,为什么总梦想着能来到岗仁波齐的脚下,哪怕远隔千山万水,哪怕磕长头卒于朝拜路途,也不惧。

  事实上我也如许多人一样,远道而来,虽不曾手转经轮,但心一样也带着虔诚、善良、本真,带着对大自然的敬重来到这里;不为超度,不为轮回,不为永生,只为荡涤那颗在世俗的尘世中纷乱的心,只为让灵魂得到一次洗礼,从此能变得坦荡、宁静。

  于是面对岗仁波齐,用心静静的宁听。在寂静山坳,仿佛听到了山上传来檀木板敲击之声,还有远处传来梵音四起。那声音此起彼落,一阵阵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一时间灵魂瞬息也变得空灵,不再有了杂念,过去与未来都只凝聚在当下的瞬间。

  对于岗仁波齐而言,我们都只不过是一个过客,匆匆而来又必然会稍稍离去,带不走风带不走云,带走的只是记忆,是心灵的感悟和曾经的刻骨铭心。只待在今后漫长岁月的闲暇,有不经意间冒出的思绪,让你想起,然后又慢慢沉浸,压在你的心底深处,成为你一辈子的诱惑,却让你永远无法企及。

  头一天,我们行走二十八公里,终于赶在日落之前入住希夏邦马宾馆。那夜,窗外就是神山岗仁波齐的怀抱,满天的星星,仿佛伸手可摘。但是海拔5000左右,屋外狂风肆虐,依然一夜无眠。我知道她就在我的身旁,离我是那样近,甚至在夜晚的寂静中,我似乎都能听得到她平稳的心跳和温柔的呼吸。仿佛母亲。

  第二天早上,日照金山,岗仁波齐神圣得令人不能正视。沿着山坳,要翻越海拔5700左右的玛拉山口。当我觉得腿像灌满了铅,呼吸需要不断调整,路途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一次次回望岗仁波齐,忏悔此生的种种过失。

  是什么牵绊了我的脚步,让身心俱惫,不堪旅途?

  同伴们兵分俩路,前头部队都抵达山腰了,我们还在山脚蚂蚁般行走。

  一切都是始料不及的,当两位年轻的战士背起我们的行李,搀扶我们的胳膊,我们终于开始攀登最高的山峰。当我走两步喘三步的时候,藏族战士告诉我调整呼吸的方法。每上升几米,回首,我都会看到截然不同的风光。而这种艰险的经验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恍如一梦,当进入到一个经幡的世界,当四处冰川闪烁着瑰丽的光芒,当可以不用搀扶,快步下山到美妙的冰湖。我终于相信,每个人前行的路上,一定有一位在等待帮助你的人。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他会搀扶你跨越最艰难的旅程。

  

  从西藏回来后,有朋友问道此行最难忘的是什么?我告诉他在岗仁波齐遇见救助我的菩萨,他们是两位年轻人:何金坤与加央丹增。

  至今,在我的脑海里,岗仁波齐的确是一个最让我留念怀想的地方,也会是一个永远让我无法忘却的圣地。

  在我们人的一生里,会走过无数的风景,然而,与岗仁波齐的朝见,也许就是必须践行的关于生命的约定。

  我会感动自己面对岗仁波齐,站在这个世界的中心,轻轻呼唤;不只为擦肩而过,也不求终日相依,只为在人生的旅程中,遇见自己。

  感恩促成此行、一路同行、危难相助的所有朋友。感恩旅途,感恩生命。

  文 / 张哲

  

  出版人

  漫游,

  是一种寻找,

  也是一种重温;

  每一次旅程都在开启你生命的奇迹。

  心随自然

红粉女郎网:http://www./category-311-b0.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