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能抱着手机群发祝福,却在父母面前开不了口

 李宜林 2016-10-09

我  相  信  这  么  好 看  的  你 

 已  经  置 顶  了  我


01


上次发起过“逃离北上广”活动的新世相,这次又在微博上办了一场谈话节目:“中秋节,为什么不想回家。”小小琪看完以后,有些感慨。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自古都有一种别样的意义。从丫丫学语时,你就会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到年长离家,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你,会自动脑补“每逢佳节倍思亲”。乃至于现在,打开微信,成百上千条节日祝福的消息会向你喷涌而来,大体无外乎四个字:阖家团圆~


这种家庭观念犹如基因,早就种在了我们的心里,以至于一旦我们过中秋不回家,心里总觉得不安,好像缺少了一块东西。


可当你回家面对父母时,另一种奇怪的氛围又会占据心头:我究竟应该和父母说些什么?谈工作,他们总说你老是跳槽不安分;谈生活,他们总嫌你夜夜笙歌,不注意休息;谈婚姻,他们总劝你早点嫁人,别老折腾。


你责怪他们不懂你,烦你,老是吵你,难得回趟家还让人清净。转身之间,你回到房里,又开始刷着朋友圈,跟好朋友抱怨父母的唠叨,然后计划明天去哪儿一起哈皮。父母则一声叹息,回到自己的卧室,顺带关上了客厅的灯。对话不欢而散。


黑暗中,看着闪耀的电子屏幕,你或许才意识到,父母,好像已经很久不再是我们生命里的主角了。


我们很久没和他们好好聊聊了。


02


我很喜欢的辩论选手邱晨,也面临着和我们相同的问题。今天34岁的她,平均每两年就会换一个工作,从香港到北京,从内陆小城到一个也许我们都未曾听说的城市。记者、编辑、设计师、辩论教练,凡是你能想象的工作,她都干过。


工作种类差异巨大,工作地点天南海北,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居无定所,离家很远。


邱晨的父母只有她一个独女。每当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她的父母也会唠叨:什么时候安定下来啊,找个离家近的工作,你看我周围亲朋的小孩,他们工作的地方都离家挺近的。


我并不知道邱晨以前是如何终结这种尴尬的话题,但今天,借着“新世相·科沃斯机器人”举办的“中秋节,为什么不想回家”这个活动,我看到了她和父亲面对面交流这个严肃话题的场景。




在这样一场不得不进行的对话里,很多我们平时刻意回避的话题,能有机会完全展现在两个人的面前。


如果不沟通,隔阂始终就在那里,不离不弃。这个道理,身为好好说话团队主创人员之一的邱晨,肯定也懂。正如“好好说话“的理念一样,所有的情感问题,说到底,都是沟通问题。


比如邱晨的父亲的开场白,依然还是平日里听得不胜其烦的话:


“为什么又换工作了”“以后晚上11点睡觉”“有时间多回家”“别再折腾了”“安定下来”blablabla……


不满还是以前的不满,但在女儿面前,父亲在最后还多加了一句:


“爸爸知道你不耐烦,可我们也感到很委屈。”


父亲平静地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我看到邱晨的眼角有泪滑过。


邱晨的爸爸接着说道:


“其实这些问题,现在我们渐渐也看开了。你一直跳槽,可你每次都会跟我解释跳槽的理由,我们也全明白,工作不开心,再安定可能也用处不大。”


“我相信你不结婚有自己的理由,可我们现在也相信,你不结婚依然也可以过得很好。但你需要给我们一个过程,去让我们真的相信。


“像我们这种老一辈,总是相信正确的时间该做正确的事儿,是人生成功的一个规矩。但其实,我们也知道,婚姻本身不是一种美好的东西,只有好的婚姻才是,这种东西,不必强求。”


“以前听你说了很多,爸爸也试着从你的角度去理解你,祝福你。人生几十年,婚姻也不是唯一的追求,爸爸也相信,更有意义的追求,是这一生过得有意思,快乐,而且健康。这就足够了。


“以前我老是跟你说要你回家,可现在呢,我也经常会看你的微博来掌握你的动态。我就很欣赏你在网上跟你的掐架,为了观念吵架,只要吵出道理,都是值得的。而且你吵得也很有意思……”


我现在很高兴的告诉你,我相信你,你会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跟那些好朋友在一起,你也不会感到孤独。”


小小琪听完以后,跟邱晨一样,泪如雨下。




年迈的他们可能跟不上潮流,可因为有你,他们愿意去学用QQ、微信、微博;

他们可能不知道你现在的工作,可因为是你,他们愿意转发各种养生鸡汤,怕你太累。


他们可能不知道你现在的感情状况,可因为是你,他们愿意发那些老年人表情包,怕你孤独。


给他们机会,好好交流,他们会认同你的价值。


只需要你多一点耐心。哪怕你不回家,经常打个电话好好交流,他们都会理解的。只不过他们的回应也许很质朴:


好好吃饭,早点睡觉。


但请你记住,亲密关系中的核心一点,就是真诚,这一点不仅适用于爱人,也适用于至亲之人。


03


当然,父母的沟通也不是没有反例。邱晨有这种的爸爸是幸运的,但价值观的不同,有时候真的很伤感情。


比如“新世相·科沃斯机器人”举办的另一场父女对话。父亲63岁,女儿32岁,未婚。


在对话的一开始,女儿就非常犀利地问道,“我32岁了还没结婚,您觉得丢脸吗?”


父亲说,“没有。这应该照你自己的打算来。”但他又说,“我们确实有压力。”


女儿又问,“您觉得我过了30岁就开始贬值了吗?”


父亲有几秒钟的考虑,然后回答,“在父母心中自家孩子肯定是最好的。”这其实是在偷换概念了,潜台词就是“在别人心中,你确实是贬值了。”


女儿再问,“您相信我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吗?”


父亲说,“两个人的生活和单身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你总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也总会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如果我一直遇不到呢?”


“中国人这么多,肯定会遇到的。”


“那您觉得我喜欢的是哪种类型的男生?”


父亲喝了一口酒,不说话了。场面有点尴尬。


我认识一个姐姐,29岁的时候还单身,她妈妈就非常着急,总觉得“女人过了30就没人要了”,动用了很多关系替她安排相亲。姐姐没办法,只能每场都去,但就是哪个也不喜欢。她妈妈是这么跟她说的:“女人一过25,就走下坡路了。”“30岁的女人,只能搭配50岁的男人”“再不结婚就错过了黄金生育期了,等不起啊。”“你看我们周围有谁三十岁还没结婚的,你知道别人在背后会说你什么吗?你不嫌丢人,能不能替我和你爸想想?”“你都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资格挑挑拣拣的,先找个条件好点的结了婚,感情迟早会有的。”


姐姐跟我说这事的时候,真的是又气又无奈:“她就像把我当做一个商品,恨不得买一赠一卖出去。我真的很累,半刻也不想呆在家里了。”


后来,这个姐姐真的自己一个人去了上海发展,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还是未婚。


之前看过一故事,不知道是段子还是真事,说一大龄未婚朋友,回老家挽着她爸逛街,路过一个酒店门口广场的婚礼拱门,穿过后她爸忽然说:“咱们再走一次吧,等你结婚我怕我走不动了。”朋友当场泪崩回沪后火速与多年男友摊牌,没几日两人决定结婚。一切尘埃落定婚礼结束后,她得知拱门一事是全家人策划,请教了多名成功逼婚人士,量身制定的亲情杀。


真不知道到底是多大仇…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快乐,也因此他们把子女的婚姻当做了自己的责任,只有看到子女结婚生子才觉得人生是完整的。在这个前提下,婚姻成为了被道德绑架的责任,结婚也许并不是因为真爱,而是我们迫切要去完成父母的人生责任;不婚就成了不孝。


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阻止了我们和父母之间有效的沟通。在父母看来,“随便结婚总比不结婚要好”,但是我们更多的却是坚持“绝不凑合”。当这种冲突越演越烈,我们就会害怕面对父母,面对家人,从而选择远远离开他们,以逃避催婚带给我们的沉重。


“不想回家”的背后,是我们对自己感情生活的一种保卫,也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一种坚持。


只不过,这种坚持,需要时间才能验证。你希望父母给你时间的同时,也希望你能好好给父母一点时间去适应。


04


龙应台在《目送》里的一句话一直让我心有感触: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父母和你都明白,这一世缘分,迟早有终止的那刻。所以何必非得等到结束的时候,才心生遗憾。跟中秋是否想回家一样,他们并不在乎你是否真的在身边,他们只是怕你还没独立,怕你跟几十年前初生时一样,哇哇啼哭,惘然无措。


地理上的远近不是问题,心理上的疏远才是核心。


心无挂碍,相隔数米也是天涯。心怀挂念,鹏程万里也尽在咫尺。


告诉他们,你爱他们,就像他们爱你一样。


和父亲的健康关系对每个人都有意义。也许我们逃避得时间太久了,而没有鼓起勇气,克服难题,坚持坐下来认真谈完一次。


通过这次“新世相·科沃斯机器人”举办的“中秋节为什么不想回家”的活动,去告诉他你单身,但并不孤苦伶仃;去要求他理解你的性取向;去告诉他不生孩子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人生选择;去告诉他你有想追求的事业,而非只图安稳。


去告诉他你真正的想法,去告诉他你是谁。


————引自“新世相”




看微博底下的留言,很多读者都说,这场走心的谈话活动,把他们都看哭了。谁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长大后也会有孩子,直面父母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课。新世相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忠实记录这一代青年人的成长,并对他们的未来有所助益。


也希望子女们可以好好说出那句话:


感谢此生有你,我已长大成人,剩下的路我可以自己走,希望您能安心。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