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没有真正摆过地摊的人,我参加过幼儿园的摆地摊义卖和小学的摆摊义卖活动,这种传统的商业模式有很多好玩地方,至今仍然是手机贴膜和冬天魔术手套的主要销售渠道(瞎说的没依据)。 原创设计的桌面卡牌游戏“摆地摊”一经推出,就成为宝爸托管班上的点播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尤其受到女孩子的喜欢。据说有小朋友回家和爷爷奶奶玩得不要不要的,更有在春运火车上继续改造这个游戏的再创作行为。现在是时候把这个游戏分享出来了!
游戏简述 每人有20金币的启动资金,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钱,十个回合之后,看谁挣最多。 小朋友可以各自为战,也可以暗中结盟,也可以几人一组。 规则详解 一、游戏共十个回合,中途失败的出局,最后赚钱多的获胜。 二、每个回合分三阶段:进货、摆摊、夜宵。 三、一共五种商品,名称可以自定义,有趣就行。商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都有表格,查表就知道了。 商品价格表
为什么是这些商品呢?大亮老师来到北京上学的时候,经常都有小贩敲宿舍的门, “袜子耳机要吗?” 当时我非常的好奇,为什么主打的商品是袜子和耳机?天冷了会多一个商品 “袜子耳机手套要吗?” 实际上她们也卖计算器,尤其是刚开学的几天。 至今也没搞明白,小贩们是否动用了一套大数据分析系统计算出了当时最畅销商品的品类:袜子,耳机。 由于天天听到这个广告,我的大脑已经被钉上了一个锚点,永远都记得。所以当我要设计摆地摊的商品的时候,袜子和耳机立即跳了出来。 四、每回合开始,是进货阶段,玩家自由决策要买多少商品,所有人都不买之后,进货阶段结束。 五、地摊摆好后,裁判依次在每个玩家摊位前,由玩家扔骰子,根据骰子数值决定要买的商品。注意,5种商品,6种可能,其中一种是只看不买,是孩子最希望避免的。 骰子动作对应表
孩子扔骰子之后,裁判不要着急,等孩子自己查表,这也是锻炼。他要查两个表,他体会的是一种叫做“key-value”的数据结构。 扔出自己没有的商品,除了感叹运气不好,还有没有办法利用这次销售机会?可以参考后面”借货“的规则。 曾经去过中关村电子市场的人都知道,你会发现几乎在任何一个摊位都可以买到所有的配件,其实这些商家的货柜只摆了盒子,当他去“库房”的时候多半是找另外的商家”借货“去了。 找到了商品,找到了售价,开始交易。 裁判的钱是花不完的。裁判给的钱不一定刚好,应该补多少钱或者退多少钱,交给孩子来计算。反正不是做加法就是减法。 所有人都扔1次骰子为1轮。 5轮之后,摆摊阶段结束。 六、吃馒头阶段,每个人要花2金币买个馒头吃,不然饿死出局。 没钱可以借钱买馒头,还钱的时候要多还1金币。 吃完馒头,整个回合结束。记录每位玩家的现金余额,进入下一天。 材料准备(按5人游戏准备) 1 6面骰子1只 2 道具卡片若干
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剩余货物按买入价的半价回收+现金余额。 团队玩法规则 团队所有人成绩之和为团队总成绩,高分的团队胜出。 团队成员之中有一个饿死,则全团失败。 互利互助规则
其他
只玩一次,可能孩子还不能掌握有效的策略,多玩几次,会发现孩子对骰子的不确定行为产生较为理性的规划了,对是否借货物给别人产生了思考了,教育目的也就达成了。 如果大朋友也想玩 借不借货物给其他玩家,到底怎样才能利益最大,数学上是概率问题。鼓励大孩子思考和计算。 如果朋友们嫌道具制作麻烦 没关系,我这还有更麻烦的:) 我们正在把这个游戏变成大亮少儿编程的一门课程,一个运用孩子综合能力并发挥创意的STEAM项目。 孩子们的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