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者要有菩萨心肠

 指禅李的收藏 2016-10-09

       国医大师朱良春出师时,章次公先生赠“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十六字,从此成为朱良春一生的行医准则。 

      没有神仙手眼、英雄肝胆就驾驭不好药物;没有儿女性情、菩萨心肠就叩不开医者之门。医者治病,无论患者高低贵贱,都应心怀慈悲,一视同仁,不求有所回报,但求无愧于心。 

      医疗的本质是“照护”,不是“服务”。患者不仅需要治病,还需要从医生那里得到精神上的尊重、心理上的关怀。正如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所说:“关爱,是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 

      古语道:越过尸山成名医。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也是一门经验医学。每一位医生都是在病人的鲜血和痛苦中成长起来的。患者痊愈了,医生应感谢患者,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验证了自己的医学论断。 

  当下,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医患关系却越来越紧张,正是因为有些医生少了菩萨心肠,占领了技术至高点,却失去了人文至高点;只关注冰冷的病,却忽视了活生生的人。医生不能一门心思去治病,却不顾及患者的感受。医学技术再先进,也解决不了人文关怀的缺乏。 

     短期内,医疗困境可能无法完全解决,医护群体仍要承担诸多压力,但医护作为“白衣天使”,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应当有菩萨心肠,尽可能关心和体贴病人,解除病痛,挽救生命!


     (家庭保健报201609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