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学好语文的殿堂级经验,拿走不谢!(二)

 我心飞扬695 2016-10-09

掌门1对1

中小学名师在线辅导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2

找对方法,正确阅读

有一万个家长跟我说,“我们家孩子可爱看书了,语文成绩就是上不去,为啥呢?”


今天,我正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做的是无效的阅读。阅读与看书不一样,看书与翻书也不一样,翻书与看漫画也不一样。


阅读,才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

如何挑书?    

首先,你要确定的是他看的是对他提高成绩或者语文学习有帮助的书。


小说,可以;散文,可以;诗歌,可以;人物传记,可以;其他的,我不能确定,尤其是漫画。还有一些大家误以为是好书的,其实对于他的语文学习用处并不大。举个例子,比如历史故事,战争故事这类的。历史和战争是很枯燥无味,也很深奥的东西,要想把这类知识传达给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语言简单、通俗、易懂。


我编写过这类书,也给这类的杂志写过稿子,有时候,为了孩子可以流畅阅读,编辑在改稿子时甚至会把一些生僻的成语删去,这样一来,这样的书和杂志就很难具有文学性。我不是说这类书对孩子无益,明是非对错,知古往今来,这肯定是好事。但想通过阅读这样的书来提高语文成绩,确实收效甚微。

看书 ≠ 阅读    

第二,书选对了,阅读与看书也是两回事。


看完一本人物传记,嗯,这个人真厉害;看完一部小说,嗯,这个故事真好玩;看完一篇散文,嗯,我真的很陶醉,这,只能叫看书,而不是阅读。


当然,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当孩子发出“真厉害”“真好玩”“很陶醉”这样的感叹时,他的理解能力就已经领先于其他连书也不看的同学了。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既能提升孩子素养,又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阅读。


有人以为阅读只与“阅读理解”和“作文”两道大题有关。其实不是,阅读,跟语文卷面上的每一道题都有关。



阅读在语文考试中的运用    

通常来说,无论是期中期末还是中考高考,第一道题都是语音题。


文学类的书,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我敢说,每一本书里都一定有你不认识的字。在阅读时把这些生字挑拣、查阅、整理出来,并消化吸收,形成一个文字量的积累,这对第一道题极其有帮助。不然从哪里获得那么多的生字呢?查字典吗?那也太枯燥了吧。


第二道题往往是近义词辨析。


比如简朴与俭朴、不齿与不耻、定金与订金,等等。汉语言那么丰富,如果靠查定义的方法让孩子死记硬背住这些词语的意义,然后加以区分,那真的有些残忍。


最好就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去体会它们的不同,而文学作品就是最好的语言环境。每一个词都会出现在一个句子里,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什么情况下用那个词,认真阅读之后必然心理有数。而这里所说的认真,其实也就是在这些词语出现的时候,把他们提炼、整理出来。


第三道题,各地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是语法题,就是主、谓、宾、定、状、补之间的关系。


好了,能够正规出版并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都有最规范的语法,因为普通话的定义里其中有一条就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仔细阅读,能让孩子知道语言该怎样表达。


四道题,大概是文史常识吧。


这道题的知识点考察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一类是作品。关于作者的,在(一)里已经讲过了,不再说。


关于作品的,一般是出一个故事中的细节,让学生选出正确答案。例如:

    对相关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B.《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格列佛乘坐“冒俭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因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D,那么就要求我们的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注意细节,而不是一带而过。


至于后边的语序题、仿写题,阅读的帮助就更大了。


我曾经跟我的学生们说过,有一部小说叫《围城》,它值得你每年都看一遍,不说别的,如果你能记住书里十分之一的比喻句,你的作文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好了,什么是有效阅读?一是注意细节,而是边读边作笔记。


 

文章来源:丑文(ID:ziyuchouw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