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南山五彦 2016-10-09
 退思园住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三进——轿厅(门厅)、茶厅、正厅,沿轴线布置,等级分明。外宅主要用于会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礼。内宅建有南北两幢五楼五底的跑马楼,名曰“畹香楼”,楼间由双重廊贯通。廊下设梯,既遮风雨,又主仆分开。内、外宅可分可合,布局紧凑。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售票处

中庭为住宅的结尾,也是住宅向花园的过渡。庭院以“坐春望月楼”为主体,楼的东部延伸至花园部分,设一不规则的五角形楼阁,名为“揽胜阁”。楼前置一旱船,船头向东,直向“云烟锁钥”月洞门,宛如待航之舟,将游人引向东部花园。庭前植香樟、玉兰,苍劲古朴。小院所用笔墨不多,却引人入胜,衔接自然,为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退思园的花园以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退思园水面处理独到之处就是水与建筑的紧密、贴进,整个园子象浮在水上,与其他园林相比,平添一分动感。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退思园茶厅,接待一般客人用。匾额为启功题写

“退思草堂”是花园的主景建筑,草堂朴素淡雅,不求华丽,无论是门窗装饰,还是家具陈设,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在园林建筑中是少见的。退思草堂坐北朝甫,隔池与苑雨生凉、天桥、辛台和闹红一舸相对。与草堂相连的是环水池而筑的“九曲回廊”。此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而墙上的漏花窗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借以寄托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将诗句制作于漏花窗上的做法,在苏州园林中仅此一例。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畹香楼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船头采用悬山形式,屋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酉。水穿石隙,潺流不绝,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船头红鱼游动,点明“闹红”之趣。退思国有两处船肪建筑,一个在池中,另一个在旱院中庭。我国古代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园林的石舫、旱船自然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这是一种江南地区汉族水乡文化的特征。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退思园的砖雕

“菰雨生凉”是一处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荷花丛中。以镜面扩大园林空间是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手法,而此处运用之巧妙,真可谓独具匠心。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退思园的砖雕

退思园的水面较开阔,而园内建筑体量均较小巧,处理不好则有散、乱之感。要解决这个问题,建筑的单体组合、临水立面的变化以及建筑与水的进退关系,都必须处理好。退思园水池甫岸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甫岸的“辛台”是一幢二层小楼,与“菰雨生凉”相隔一段距离,无论从空间比例上,还是立面变化上看,均略显不足,但通过“天桥”将两者连接后,即变成一组活泼的建筑群。“天桥”为二层楼廊,与园西北部的“揽胜阁”遥相呼应,两处均为欣赏退思园全景的最佳处。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世界文化遗产标示

揽胜阁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园中景色。与坐春望月楼相对的有迎宾居、岁寒居,园主当年曾于此以文会友,陶冶性情。岁寒居宜于冬日赏景,风雪之时,三五好友围炉品茗,透过居室花窗,可见潇洒清幽的腊梅,挺拔坚毅的苍松,清骨神秀的翠竹,天成一幅“岁寒三友图”,从中亦能悟得雪压青松之韵,听得翠竹敲窗之音,静中有动,声情并茂。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退思园简介

岁寒居正背退闲小筑与云烟锁钥月洞门,引游人从中入东园赏景,“退闲小筑”四字为同里书画家徐穆如所题,月洞门上“云烟锁钥”四字虽已见模糊,但月洞门内却别有一番亮丽的天地。由曲廊往南是闹红一舸。退思园中,闹红一舸最富动感,由石舸突兀池中,风吹不动,浪打不摇,人站船头,却有小舟荡湖之感。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舷侧水面,行云倒影浮动,恍若舟已启航,别有清趣。石舸之四周,愿植有荷花及菰蒲,夏秋季节,清风徐徐,绿云摇摇。荷池中游鱼似通人性,稍稍击掌。便成群结队而去,妙趣无比。退思草堂古朴素雅,稳重气派,点明了园之主题。堂之北点缀建筑小品,堂之南的露台面临荷池,站立露台可环顾全园。沿曲径南行,至菰雨生凉轩。此轩又有一绝,轩底原有三条水道,荷池碧水循环其间,故轩内阴湿凉爽,每逢盛夏酷暑,于此剖瓜赏荷,热渴尽消。自菰雨生凉轩穿过假山洞,沿石级盘旋而上,便来到堪称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视眼豁然开朗。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退思园图解

天桥,上为桥,下为廊,模似阿房宫复道。横空出世,飞越山巅,连接菰雨生凉轩,与辛台为一体。天桥前后贯通,八面来风,炎热酷暑时,到这里消暑纳凉,神清气爽。天色秋满,庭中遍植丛桂,金秋时节,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见绚丽多姿。若风清月明之夜,于此品茗赏花,更是心怡神往,真乃“人行空翠中,秋闻十里香”。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领导们游览退思园的留影
986年,美国纽约市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内,以退思园为蓝本,建造了一座面积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可见小小退思园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退思园设计者为本镇画家袁龙。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公元1885-1887年)建成此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江苏吴江退思园(清.国五)(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