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东西二王 2016-10-09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2015-10-28 14:04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广义遥感技术是指: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遥感技术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1、遥感基本原理



2、遥感技术的特点
    (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瞬时信息获取范围。
    (2)时效性:同一地区信息获取的重复周期。
    (3)信息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反映;卫星轨道的确定性、影像分幅的同一性、同一系列传感器信息的兼容性。
    (4)经济性:与传统信息获取手段相比。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1)遥感的应用区域: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
  (2)遥感的应用领域域: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灾害遥感、军事遥感等。



三、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Purpose Technique),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作物种植面积监测;作物长势监测;作物产量监测与预测;作物品质监测与评价;农业灾害监测与评价(病虫 害、干旱、水灾等);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土壤、水资源、农业污染等);精准农业;草地遥感。
1、农情遥感监测的发展
    农情遥感方面:美国开展小麦估产以来已经有30年的历史。美国每年投资8000多万美元估计全球农作物产量,为美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获益高达18亿美元。欧盟通过MARS计划,成功地建成了欧盟区的农作物估产系统,并将结果应用于实施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如农业补贴与农民申报核查。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FAO等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也纷纷采用遥感技术进行作物估产。发展中国家,印度、泰国、巴西、阿根廷等国也开始作物估产研究,进行作物估产,为农业生产管理服务
    国内1979年开始用遥感监测农作物。从“六五”计划开始,开展了农作物遥感估产研究,并在区域尺度上开展产量估算试验。1983年起农业部先后组织北京 近郊小麦,浙江杭嘉湖地区水稻及北方6省市小麦遥感估产。1984年开始,国家气象局组织北方11省市开展冬小麦气象卫星遥感综合测产技术研究。“八五” 期间,遥感估产成为国家科技攻关内容,开展小麦、玉米和水稻大面积遥感估产试验研究。从1998年开始,农业部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小麦、玉米和棉花遥感业务 化估产。
2、全国农情遥感监测系统
    从1998年开始业务运行主要用于:监测主要作物的面积变化、长势、产量、灾害(旱情、水灾、火灾、沙尘暴等)。主要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棉花。

 

3、农作物面积变化监测
  (1)监测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棉花等。
  (2)以陆地资源卫星为主要遥感信息源:TM、ETM+、CBERS、SPOT等。
  (3)也采用IKONOS等高分辨率遥感信息。
  (4)采用抽样方法。
  (5)监测作物面积变化。

 

四、农业遥感的新兴技术领域

 
(摘自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代表会暨学术报告会    作者唐华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