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溪县河东乡传统村落--长江村

 RK588 2016-10-09
2016-10-04 陈启贞 foretion

松溪县河东乡长江村村落简介





一、村落整体风貌特征

长江传统村落位于松溪县东以4公里处。村落位于群山环抱的松溪河畔,辖区有著名的“松溪县第一峡谷”——福当山大峡谷。村落虽然比不上长巷、大布村的风光秀美、高雅脱俗,但也极大地传承了山区村庄的韵味。

村落建筑很大程度上保留和继承着江南建筑的风格,其街巷道路、庭院格局、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砖木雕饰,都保存比较完好。

这里独具特色的农家小院,风雨剥蚀的石阶小巷,饱经沧桑的古寺庙,醇厚善良的风土人情,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往返。

二、传统村落连片保存情况

村落中传统建筑主要集中于村落中部,以及古遗址周围。

三、传统建筑建造的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

长江传统村落建筑沿袭了浙南建筑的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架构为主。梁架全部采用杉木,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大厅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石雕镶嵌在门罩上。

村落坐北朝南,又遵循“前有照,后有靠”的原则,信奉风水,不难看出,古代长江人对水的崇拜。

村落文化是自然与人类长期相互作用的作品,是长江村民创造的并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文化的重要类型,体现在了古代长江人和范、王氏族群所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折射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结晶和见证。

长江传统村落文化展现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宝贵的文化遗产。村落文化所蕴含的自然和文化的多样性是未来理想生活的活力源泉,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长江村的选址和格局简介


长江传统村落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选址特色和分布格局,而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沿溪流存在,大致上呈八卦“米”字形线状分落。从选址、形成背景、村落格局特征诸多方面都自成一格,集中反映了长江传统村落的地貌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1、在主体空间上,长江村的建筑主要集中在村子东部,这里地势较高,呈缓坡地势,长江村的祖辈在这里选址定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患的侵害。

2、街巷的组成长江村的街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大致可认定为自东向西穿村而过的主道路,该路南北部为峡谷溪水河道,建筑均沿道路北面呈八卦“米”字形条带状分布。

第二等级为主道路延伸的道路,我们称之为“次主路”,次主路大致与主路呈“丁”字形交汇,在村内主要有十几条次主路,其决定了村内房屋建筑分布的最主要格局,次主路旁有古水渠供人们生活用水的排放,保持村内的环境卫生。

第三等级为村内大大小小的各种小巷,供单户村民或者几户村民外出、沟通用。

3、水系和周围地形

地理环境、风水追求、观念意识和审美倾向都对村落布局产生影响,其中风水追求、观念意识和审美倾向又作用于地理环境因素之上,形成长江村落布局特色。

峡谷溪水、“六水”灌溉渠对长江传统村落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居民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调节气候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与四周群山营造了山村迷蒙空灵的境界,美化了环境。





长江村落环境状况简介

长江村原生态景观和深山葡萄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构筑历史文化传统与自然山水田园相融合的世外桃园。村旁峡谷沟壑,山泉水流经峡谷到村庄,溪水汇流,玉带缠绕,呈“漫长溪江”之格局,村庄由此而得名。以清民宅居建筑群为特色,传统建筑群房宅整肃,巷道平整,河堤、庙宇、水井布局合理,蔚为壮观。自宋末元初以来,范家世代繁衍昌盛,留下了私塾、庙宇、石门、古道等历史遗迹。同时,长江村自然景观秀丽,西面松溪河,东面有圣者山(福当山)、千灵山、七峰山,山峰挺拔,峰峰相连,气势宏伟。蜿蜒数十公里的石筑古道自东经凉山寺、圣者山、由小百丈过庆元县小根、隆宫乡到庆元县,是古代松溪至庆元隆宫乡的必经之路。这里山势雄奇,沟谷深邃,山泉清澈,森林茂密,花果芬芳,登上山顶,迎着山风,边品山乡风味,边避暑纳凉,放眼四野,这种泼墨山水美景,田园风光如画。

长江村落注重整体规划,选址巧妙,讲究风水。长江村落为缓坡地势丘陵地貌,两条峡谷溪涧流经村庄呈“S”字形临村头及村尾汇入松溪,“六水”灌溉渠则穿村南北向而过,形成“丰”字形。村落选址多借助山水格局,处于山环水抱的中央,地势较为平坦,古代即称“长江坪”。这种规划布局遵循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理念,把房屋建在河流的北面,山坡的南面,使住宅可接纳更多的阳光,躲避凛冽的寒风,防止洪水的侵袭,便于引水灌溉庄稼。同时,中国风水学上讲究地势东高西低,肥沃的物质流向西部,有“聚宝”之意。




传统民间习俗:舞南龙,松溪县人承继殷周“祭天”的特有民间习俗,从唐宋一直传承至今,是松溪人每年过年期间元宵前后规模最庞大、最隆重、最热闹的民间娱乐活动。舞龙获得的红包,除基本开支外,大多用于本村的公益事业建设,因此,深得群众支持。一到正月,舞龙队每到一个村庄,就要提前时间打着龙灯去串门下红帖,红帖上书写着龙队的名号、到访的时间,晚上就要一路敲锣打鼓来舞龙,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热情招待。为迎接这个集音乐、舞蹈、梦幻灯光为一体的特殊活动,老百姓全家穿上过年新装会在自家大厅提前包上红包,糖果、糕点、茶水等,舞龙队到来时,燃放烟花爆竹接“龙”。常有“大富”人家为自家长时间接龙气,特意要求龙队尽兴做表演,人家鞭炮没有燃放结束,锣鼓、舞龙动作都不能先行结束,这时就考验舞龙尾队员的体力了。舞龙尾队员因左跳右跳体力消耗大,常被村民友好地戏弄一番,同时也是为了沾龙气,松溪方言“舞龙尾,捏大腿”从此传名。舞龙队在老百姓家中至少要转上一圈,私人或公用水井每井光顾,接龙气,企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祝愿。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这叫“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明年再用。龙队要到邻居村舞龙时,必须先了解他村的“龙”是“出游龙”还是“宅龙”守家,属于“出游龙”就可以相互到访,但第一个拜访的必须是存放龙身的住所,尔后由指定带路人逐一到当地老百姓家中访问。遇到本村守家的“宅龙”,无论其村庄是多么富有或贫穷,他村的龙队都不能随便去串门,村民也无需接待。

南龙的龙身比较重,龙头是整条龙最重的部分。南龙的风格在有气势。因为它的重量关系,所以动作上说,没有像北龙般注重花巧,而在注重体力上。

引南龙的拿一颗龙珠一个人,再加上龙身,通常就要有十个人左右,龙身大约长九米。由于南龙不追求灵活,所以,龙身可以在二十米、百米,甚至有千米长龙。龙头大小,则因龙身长短尺寸而相应改变。

在制作上,南龙比较传统,龙头用竹纸扎。传统的龙身花纹是用松溪人手工将布缝上去,而比赛龙的龙身花纹,为求轻巧,也是在布上画出来的。松溪县南龙的动作,通常有盘圈、S弯、龙头越过龙身等等。舞龙一般在正月初三以后至正月十五期间,松溪县官方及民间团体常选择在正月十五庆元宵这一天结合灯会、放烟花、做汤圆,进行全县的舞龙比赛,偶尔有妇女舞龙队参加比赛则可获得额外加分,大家庆祝元宵佳节,热闹非凡。



(文字、摄影:陈启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