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医小帮手| 中医贴敷技术治疗带下病的体会

 我心飞扬695 2016-10-09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村医小帮手》专栏第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指导老师:李爱群,福建省连城县莲峰镇杨屋村卫生所。

带下病是妇科常临床常见症,如生殖道内的分泌物异常增多,或色、质、味发生改变,并伴有某些症状者,则属于病理性带下,即称带下病。运用中医贴敷技术穴位贴敷,治疗带下疾病,疗效显著。


临床病例


罗某,女,39岁,患带下病于2016年4月23日就诊,大便不畅,三日一行,腰酸带下,脉弦细,舌苔白腻,舌尖有瘀斑。

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贴敷技术穴位贴敷


药物组成:


炒白术、茯苓、炒杜仲、当归、赤芍、白芍各等份;共研细末,取3克,亚宝药业消肿止痛液调和,消肿止痛贴湿贴关元穴。


炒枳实、椿根皮、广藿香、清半夏各等份;共研细末,取3克,亚宝药业消肿止痛液调和,消肿止痛贴湿贴神阙穴。


提醒:上述贴敷方法,每日一次,每次8至12小时,7天一个疗程,疾病痊愈。

诊治分析


腰酸为肾虚,带下系脾虚,舌苔白腻为痰湿,舌尖瘀斑为瘀血,故本案病机系脾肾两虚兼痰瘀。方中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化湿止痒;炒杜仲补肾强腰;当归、赤白芍养血活血;清半夏燥湿化痰;广藿香芳香祛湿;椿根皮清热利湿;炒枳实理气散结。

讨论


凡属带下,总不离于湿。故带下病机,与脾密切相关,脾失健运,是产生带下病的内在原因,故治疗多以健脾、升阳、除湿为主。并结合临床见证,又有补肾、温经、祛痰、固涩止带等法。应用中医贴敷技术采用消肿止痛贴配合中药组方贴敷治疗此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