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发现 | 和我们一起穿越溶洞喀斯特!

 太空人966 2016-10-09
湘鄂交界的鹤峰县,古称容美,土司王朝曾经在此统治过4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许多大型溶洞就藏匿在连绵的群山之中。明末清初,为防止流寇袭扰,容美土司通常会利用险要的地势,在大型洞穴内构筑防御建筑。
2016年春节刚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们,就已经穿梭在大山之中。他们要对鹤峰境内的大型洞穴逐一进行考古调查,以便搜集更多详细的资料,为即将展开的土司洞穴遗址的大规模考古工作准备条件。
万全洞,时间:2016年3月14日
考古人员发现,在这三座大型洞穴中,屏山万全洞最为险要,素有“司中绝险”之称。在绝壁千仞的屏山,要抵达万全洞,只有通过悬崖上的一段羊肠小路。湿滑的路面,近在咫尺的峭壁,考古队员每走一步都格外揪心。
科教授小百科:
康熙四十二年,清代文学家、戏曲评论家顾彩在逗留容美期间写下了《容美纪游》。除了记叙沿途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容美土司的诸多信息外,书中更留下“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的慨叹。
考古人员发现,洞内岩壁的两侧有许多人工开凿的建筑石孔依然清晰可辨,这会是土司洞府建筑的遗迹吗?由于天气的原因,通向万全洞的山路已经难以通行,因此考古队不得已临时调整计划,决定先完成交通较为方便的另外两个洞穴的考查工作,再集中力量攻克万全洞的难题。
情田洞,时间:2016年3月16日标题
考古人员发现,在拔地而起的绝壁上,情田洞的洞口呈纺锤形。深入洞内,则结构更为复杂。在“晴田洞”的崖壁上凿有许多规整的方形石孔,考古人员分析认为,这可能就是依据山势而建的木质建筑的痕迹。
万人洞。时间:2016年3月20日

传说万人洞内错综复杂,深达数十里,是土司屯兵的地方,此前也曾发现过箭镞、灯盏等文物,《容美纪游》也记载其洞内建有军事设施。

由于建筑痕迹一直向万人洞深处延伸,考古队决定继续向前。深入万人洞数十米后,原本空阔的洞窟突然变得异常低矮狭窄,情况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几经周折,考古队终于抵达高悬在绝壁之上。通过对万人洞的初步清理,考古人员发现,尽管万人洞内空间巨大,但洞内的自然环境却并不适合人类的长期生存。

万全洞。时间:2016年3月28日
随着天气状况的转好,考古队决定抓住时机迅速展开万全洞的工作。
经初步清理,考古人员发现,已经显露出的建筑遗迹大致与《容美纪游》的记载相符,而从现存的建筑遗迹,仍然可以一窥当年的整个的空间格局。2016年5月,容美三大土司洞穴的考古调查工作仍在继续,考古队相信,随着容美土司遗迹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更多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将再现其应有的面貌。
探索发现
《考古进行时》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