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股民揭秘主力出货的手法,轻车熟路跟庄操作!

 highoo 2016-10-09

如何判断股市中的主力出货是很多投资者所关心的话题,很多人在犹豫的时候就已经被庄家出货了,因此如何很好的判断股市中的出货是很多投资者们所关注的重中之重。

一、主力出货的含义及目的:

主力出货是指以基金、券商、保险、信托、私募、大户联合等为代表的,能够主导股价走势或者能够对股价走势产生较大影响的资金在拉高股价后,有计划、有策略地,或者分批或者集中性卖出股票的行为。

主力出货的目的是尽量吸引买盘,通过各种手段稳定其他持股者的信心,而自己却在尽量高的价位上派发手中尽量多的股票。

二、主力出货的五个特征:

(1)股票价格在主力拉抬下快速走高,但在其上方出现明显滞涨。

(2)股票价格跌破10日均线,不能继续向上运行。

(3)成交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4)上涨时候成交量无法放大,但下跌时成交量却放得很大。

(5)股票价格整理后最终向下突破。

三、主力出货的五个阶段:

出货是一个过程,是形成高位密集成交区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从其本质特点上讲,就是跟风盘由少到多再到少,而卖盘由少到多的过程,一旦买卖盘达到平衡,则出货阶段结束。

出货的第一个阶段是边拉高边出。

庄家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终于使该股成了明星,散户开始认同它的价格,并且敢于想象更高的价格。随着股价的节节上升,跟风的人也越来越多。

第二个阶段是见顶前平台。

当股价达到庄家的预定位置,就开始横盘。由于以前连续上涨时,有些人获一点利就跑出来,减少了净出货量。而横盘时由于大家都没有利润,此时卖盘就会减少。 另外,在股价连续上涨时,许多人不敢追入,而一旦停止上涨,他则敢于买人,所以这时庄家出货量最大。有些股票这个平台非常小,甚至只有1天。

第三个阶段是见顶。

见顶前平台末期,一些短线客开始撤离,而该股由于一段时间没有表现,来买的人也少了,这样庄家的出货量就明显减少,甚至要净买入才能维持股价。有的庄家胆 小了,就开始砸盘。其实更好的方法是以攻为守,继续拉升。股价一旦创新高,大家就以为这个平台是整理,后面还有一轮暴涨,于是买盘又蜂拥而至。但是这时也 不能得意,因为毕竟已经出去很多货了,如果给接货的人利润大多,他们就会出来。所以见顶后要迅速砸回。

第四个阶段是见顶后平台。

一般见顶前平台短的,见顶后平台就长一些。反之亦然,甚至有的股票两个平台都没有。见顶后平台应该与前一个平台处于同一个水平或略低。这时人们以为该股是 在调整,抄底客开始买人,买入的人中多数是原先就持有该股的。但毕竟这个股票出现了一定跌幅。这一段出的货明显减少。不过可以在时间上弥补,多做几次反 弹,让人以为又要创新高.又可以骗进去不少人。

第五个阶段是跳水后回抽。

见顶后平台做到末期,买卖盘几乎持平,如果要拉升只能吃过筹码,所以只有下跌。不要指望下跌时会有人买,你要是做的形态很乱,上面的人还会卖出来的。所以 就是一路的急跌。当股价离头都已经很远的时候,上面的人极少会再割肉,这时就可以做反弹,吸引一部分人进场。出货到此结束。

四、主力出货的方式:

(1)小单出货法

这通常是在大牛市或主力出货早期,有耐心庄家每次只卖几千股,以逃避一些专业软件的跟踪。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可结合该股的累计涨幅以及阶段成交量的变化来加以识别。

(2)多卖少买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比如在抛出19900股的同时买进100股,一般软件会统计成主动买入20000股。

(3)大幅砸低后出货法

说白了就是盘中波动幅度较大,比如某股目前价位11元,主力会用较大的单砸到10元,然后股价再回复原状;造成买进的人拣了便宜,当天盘中再次大单砸到10元时,先前的赚钱效应容易达到主力出货的目的。

(4)先吃后吐法

这招在早盘应用比较多,比如早盘用实盘先把股价拉高5%以上,成交量同时也跟上,造成主力在积极买进的假象以吸引投资者跟进,然后主力在高位反手做空,大肆派货。经常听到“主力有分岐不做了”的传言,多属次例。

(5)跌停板开盘出货法

反映了主力出货的坚决,其标志就是一开盘大单封跌停,并且其股价当天最终不收上去。

(6)涨停板出货法

接近于先吃后吐法,其标志是在涨停板上成交量比较大。

(7)飘带式出货法

也就是常说的钓鱼杆式的拉升,它通常出现在上升的末期。

(8)低收高走出货法

前天收盘前用较大的单将股价打到低位,而次日高开5%以上,象先吃后吐法一样,达到吸引投资者入套的目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