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文化]金华历史-金华路名的来历

 昵称21317415 2016-10-09

做为一名金华人,您知道“旌孝街”名字的来历吗? 知道“将军路”指的是哪位将军吗?


人民东路

五十年代修建,七十年代开始拓宽,并从胜利街口向东延伸至旌孝街口,1967年11月以前称环城路,因路南侧原为城墙,故名。1967年11月改名反帝路,又名反修。,1981年8月胜利街口以西,改名人民中路,胜利街至旌孝街一段称人民东路。1983年3月,并称人民东路,路侧有青少年影剧院、金华地区医院、金华铁路司机学校、金华市造漆厂等重要单位。

将军路

自东至西原分称上横街、塔下寺前街、东岳殿、净渠头、将军路、后白塔、石狮子头等地段名。原名将军路,1965年改名建国路。1983年复名将军路。

清光绪《金华县志》又称北街。因建有徐将军庙而称将军路(将军徐姓,佚名,晋人,曾督兵来婺)。有金华市电子仪器厂、金华市城东街道办事处、城东派出所、金华市防疫站、金华地区供销社等单位。中段有家市场,东段以居民户较多。


解放东路

据清道光、光绪《金华县志》载,自红军巷至新华街―段称中街,民国时称火神庙下、醋坊岭、法院街、兰溪门、前街等地政名。1957年7月并称四牌坊、法院街、前进路等地段名。1965年改称解放路。1981年8月改称解放东路。地、市党政机关都驻在街的北侧。这条街又是城区主要商业街道之一。两旁有金华地区二轻局、金华市医药公司、金华市糖业烟酒公司等12个企业管理机构,有金华市布厂,金华市第一服装厂等7个工厂,有金华火腿商店,金华酥饼店,以及副食,水产、棉布、服装、百货,医药、文化用品、书店等100余家商店

解放西路

解放前原为一条高低曲折的羊肠小道,两侧是黄土丘陵,解放后逐渐开拓而成。1957年7月称前进路,1965年,东端称解放路(西段)。1981年9月,改名解放西路。自1976年开始,建成又宽又长的沥青路面大道,路两侧新建了许多高楼大厦。有金华市粮厂、金华制药厂,金华水轮机厂、金华市印染厂、金华市药械厂、金华市轮胎厂、金华市友谊家家具木器厂、金华市农机厂等,是城西新兴工业区的一部分。金华四中在解放西路北侧,是市属重点中学。

文化路

位于市区中部。清道光《金华县志》载,西市街以西称苏家巷,巷口有苏家庙,祀三苏,因名。光绪时,西市街以东称太极宫,巷以宫名。1957年6月前,东段沿旧名,西段改称景苏巷。1957年7月,并称景苏巷。1967年11月改称人民路。1981年8月改称邮电路 1983年3月改称文化路。是闹市区的重要街道,有金华市人民电影院、金华市工人文化宫、金华市商业局,人民理发馆,金华地区邮电局、金华市婺剧排演场等单位。


八咏路

据清道光、光绪《金华县志》载,称南街。原是金华古城的闹市街道,抗日战争时又曾一度热闹。抗战胜利后,特别是解放后,城区向西、向北扩展,商业中心西移。1957年6月前,分称赤松门外街、赤松门内街,拦路井、鼓楼前、府学前、八咏门、仓茅亭、三牌坊等地段名。1957年7月并称赤松门、八咏门等地段名。1965年改称群建路。1983年3月,改称八咏路,因八咏楼而命名。路两侧多旧式民房。具有特色的金华戏具厂设在路边。

中山路

光绪《金华县志》载,自清波门至西市街一段称南街(西段)。以后分段称清波门、县学前,铁岭头,县中街、西大门内。西大门至火车站一段是三十年代浙赣铁路通车后新开,称中山马路。1957年7月,西大门以内一段并称县中街,西大门以外一段称中山路,1967年11月两段合称中山路。中西段是铁路、公路车站所在地,也是过往旅客的集散地。街道两侧商店、饭店、旅馆、招待所等密集,十分繁闹,是城区主要商业街道之—。金华火车站、金华汽车南站、金华市人民政府招待所、金华市人民银行、地区公检法机关、金华群艺术馆等单位都在此路。

婺江东路

光绪《金华县志》载,今胜利街至清波门一段称南街,是今婺江东路的中段。1975年6月上浮桥至清波门一段分称牛角尖、二仙路、天宁寺。1957年7月,并称二仙路、县中街。1965年改称婺江东路。1981年上浮桥至通济桥,改称婺江中路。1983年3月,复称婺江东路。西段原经水门外街,七十年代末沿江驳墈筑路,现为城区主干街道之一。路侧主要有金华地区汽车修配厂、婺州公园、天宁寺大殿、金华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房管局、望江素菜馆等。

婺江西路

光绪《金华县志》载,东端称小码头。火车站以西系解放后逐年拓建。1965年火车站以西称婺江西路。1981年通济桥以西统称婺江西路,东段原称后桥路,七十年代末,沿江驳墈筑路。新建高楼林立,呈现一派新貌。路北侧主要有金华市面粉厂、金华水泥制品厂、金要有金华市航运管理站、金华地区建筑公司、供火厂、金华火腿厂等单位。


八一北路

1957年6月前,分称大桥头、横街、三官塘、北山路、兰溪门前等地段名。1957年7月并称横街、北山路。1967年11月,改称八一路。1980年9月复称横街、北山路,1981年8月改称八一中路。1983年3月改称八一北路,是市区主干街道之一,南段是商业街道。路两侧有金华市食品公司、地区交通局招待所、地、市物资局、金华市第二运输公司、金华电机厂、北站饭店等单位。

胜利街

清道光时将军路至婺江东路一段称中市街,有中市,因名。是金华古城区的中心街道。解放前,解放东路以南一段称三牌坊,1957年6月前,四眼井巷至婺江东路,分称四眼井,净渠头、三牌坊等地段名。1957年7月并称三牌坊。1966年11月改称胜利街。现中段两侧多数为旧式民房,南段和北段系新开拓区,多为高层楼房。金华市中医院、新华印刷厂、金华电池厂、中国人民解放军金华市人民武装部、金华地区粮油食品局、金华地区科委等机构均在这条街。

新华街

1965年前,人民东路以南称环城路,路址为古城墙,因名。1965年改名为新华街,沿称至今。是城区主干街道之一,南段是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中心地区,沿街有金华影剧院、金华市新华书店、金华市播电视局、金华市水电局、金华市乡镇企业局、人民广场、市文化馆、游泳池等。城中派出所也驻在这条街。

西市街

西市街位于城区的中说带。据清光绪《金华县志》载,今中山路以北有西市,因名西市街。1957年7月,原称望门里(俗称马门)的一段并称西市街。1966年11月改称红卫路,1980年9月,复名西市街。1981年8月,路南端拆迁部分民房,直通延伸婺江东路,统称西市街。北段绿树成荫高楼鳞次栉比,是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道。最大的百货、食品、文具用品等商店均在此街。主要的有金华地区邮电局、金华市第一百货商店、清和园、百年老药店九德堂等。

东市街

位于城区东部。据清道光《金华县志》载,望仙岭以南称东市街,有东市,因名。1957年6月前,望仙岭以南称东市街;以北称瑞安巷,巷以坊名。1957年7月合并称东市街。1966年11月改称东风路。1980年9月复名为东市衔。1983年3月市人民政府规划,拟向北延至人民东路。有金华市自来水厂、金华市玻璃纤维厂等单位。

旌孝街

位于城区东北部。道光《金华县志》载,旌孝桥南称义乌门街,桥北称东关街。光绪《金华县志》载,桥南称旌孝门大街,桥北称游宅街。1957年6月前,分称三清殿、冯宅岭背、旌孝街、游宅街等地段名。1957年7月并称旌孝街、游宅街。1967年11月两段合并改称军民路。1983年3月复称旌孝街。据传明朝时有吴姓乡间少女,家贫事亲至孝,为母病来城买猪肉,被肉店屠夫摸手调戏,她忿怒地夺过屠刀,斩断自己被摸过的手臂,因流血过多死于义乌门外的石桥上。石桥后被命名为旌孝桥,街以桥名。沿街有金华市造漆厂、金华市供水设备厂、金华市第二制药厂、金华市水嘴厂等单位。

酒坊巷

解放前在塔下寺前街以南,称酒坊巷,以北称太史第。1966年11月合并改称健康巷。1983年10月复称酒坊巷。据传明代时,该巷开设有酒坊,巷以酒坊闻名,叫做酒坊街。后又改名酒坊巷。金华师范学校、金华市第六中学、建国路小学、金华地区教学仪器供应站等单位及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侍王府在此巷东侧。

你想知道何宅、董宅、高畈的何时何人建立,因何香锅


下期提示:您想知道何宅、董宅、高畈这些村庄的来历?是何时何人由何地迁入的吗?那就赶紧关注我注我们。 我们将在3月25日(周三)准时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