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存在各类细菌、真菌等,当鸡感染某些细菌或真菌时,会出现各类疾病,下面为各养殖户介绍6类细菌、真菌病,这些病都非常不利于养殖,当养殖场出现这些疾病时,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尽量减少鸡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鸡螺旋体病 鸡螺旋体病是由鹅包柔氏螺旋体引起的高死亡率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种禽类均可感染发病,以3周龄内的鸡最易感。临床特征是发热、贫血、肉髯和鸡冠发绀、排绿色粪便。此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为10%~ 100%。 特点 1、本病分布广泛,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季及早秋。 2、本病的发生与波斯锐缘蜱的分布有关,蜱经卵巢把病原传染给后代,或叮咬禽后引起禽感染。 3、鸡羽虱和库蚊也是本病的传染媒介。采食被病原体、蜱及其虫卵和幼虫污染的水草、饲料、饮水而经口感染。 临床症状 病鸡冠和肉髯呈蜡样鲜红色,精神沉郁,厌食,呆立,头下垂,菌血症之后体温下降,全身贫血、鸡冠和肉髯严重发绀或苍白。严重时排稀水样绿色粪便,全身严重脱水、消瘦。重症者出现轻瘫、麻痹、嗜睡、昏迷。急性3~5天,慢性8~15天。 药物治疗 1、盐酸四环素 每千克水加入3~5克饮水,连用3~5天。 2、链霉素 每只鸡1万~2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3、青霉素 每只鸡2万~3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4、氯霉素 每千克饲料中加1~3克混饲,连用3~5天。 二、鸡溃疡性肠炎 溃疡性肠炎是雏鸡、雏火鸡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消化道的溃疡和肝的坏死。由于本病最先见于鹌鹑,因此称为鹌鹑病。本病的病原为鹑梭状芽胞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能形成芽胞的厌氧菌。 特点 1、本病对多种禽都能自然感染,可发生于鸡、火鸡、鸽、野鸡等。而以鹌鹑最为易感,常发生于4~12周龄的鸡和鹌鹑,以及3~8周龄的火鸡。 2、鸡由于采食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料后经消化道感染。 3、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经粪便传播。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慢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弓背,缩颈,垂翅,食欲下降,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死。本病以突然死亡和排白色水样稀粪为特征。 防治措施 应加强饲养管理,作好卫生消毒工作。也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上述药物预防。治疗时可选用以下药物治疗。 1、氯霉素:拌料,每千克饲料加1~2克,连喂3~5天。 2、杆菌肽:拌料,每千克饲料加0.1~0.2克,连喂5~7天。 3、链霉素:雏鸡每只肌注1万~2万国际单位,每天1次,连用2~3天,或以0.1%~0.3%浓度饮水2~3天,再改为0.02%~0.05%浓度饮水5~7天,也可以0.05%~0.1%拌料,连喂5~7天。 三、鸡支原体病 各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能感染鸡支原体病,特别是1~2月龄的雏鸡,鸡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微生物。确认有病原性的主要有鸡败血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火鸡支原体。 特点 1、病原体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或由飞沫、尘埃经呼吸道吸入感染,还可通过污染器具、饲料、饮水及工作人员等由消化道感染。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 2、通过感染蛋传播也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形成类似鸡白痢的传染循环,代代相传,致使本病在感染鸡群中连续不断地发生。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的冬春季节较为严重。 临床症状 1、滑液囊支原体感染(MS),以侵害关节滑膜和腱鞘及腱鞘滑膜为主,特征是关节肿大,以跗、趾关节最为明显。初期患鸡鸡冠苍白,生长缓慢。严重时关节肿胀,皮温增高,局部皮肤粗糙变硬。转为慢性后,两腿无力,站立及运步困难,喜卧,死亡率不高。 2、鸡败血支原体感染(MG),1~2月龄鸡感染后,病鸡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产蛋减少,受精率及孵化率降低,蹲伏不愿运动,呼吸哕音。有时上下眼睑黏合,不能睁开,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有时眶下窦高度肿胀,内蓄积多量干酪样物,突出于颜面,形成硬固的像黄豆或更大的突起,似金鱼样。 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1、与白喉型禽痘的区别 白喉型禽痘主要侵害咽喉部黏膜,出现典型痘斑,有时也侵害眼部黏膜及其它部位的皮肤,易与本病相区别。 2、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别 本病在鸡群中传播较为缓慢,而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极为迅速,病理变化为气管下端及支气管内积多量黏液或干酪样物,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两侧肺叶近中心部有肺炎灶。而本病无气管及支气管病变,肺炎病灶位于两肺外缘。 3、与维生素A缺乏症相区别 维生素A缺乏症病变的干酪样物为白色,咽及食道上部黏膜常出现隆起的脓疱状病灶。严重时融合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覆盖于黏膜表面。病鸡趾蜷曲,眼角流出牛乳样分泌物,喙与小腿部皮肤的黄色消失。若于疾病初期补充维生素A可迅速控制疾病发展。易与本病区别。 4、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区别 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病迅速、病程急,产蛋量急剧下降。剖检可见喉头、气管黏膜呈明显的出血性炎症,有时出现血凝块,严重时出现黏膜溃疡。镜检气管黏膜严重脱落,黏膜上皮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而本病的黏膜结构保持完整,黏膜上皮细胞核内亦无包涵体。 四、鸡链球菌病 鸡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慢性型多为局部感染,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纤维素性关节炎以及纤维素性卵巢输卵管炎。病原是兽疫链球菌,也称鸡链球菌,属于C抗原群。链球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湿热较敏感,常用的消毒药即可将其杀灭。 特点 1、兽疫链球菌主要感染成鸡,粪链球菌是大多数禽类肠道的常在菌,可感染各种日龄的禽类。 2、各种年龄的鸡都能发病,但发病最多的是2月龄以内的雏鸡。 3、病鸡和病愈鸡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经鸡扁虱而传播。 临床症状 1、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或仅见几分钟的抽搐即死亡。 2、急性败血型呈败血症症状。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闭目呆立,鸡冠和肉髯苍白或发绀,食欲减退或废绝,头部周围皮下组织有出血区,急性下痢,粪便呈淡黄色,病鸡常有麻痹现象。病程较短,常于出现症状后12~48小时内死亡。 3、慢性型的病例多见于成鸡,患鸡精神极度沉郁,闭目昏睡,严重病鸡高度昏睡,长时间蹲在地上,头藏于翅下或背部羽毛中,病鸡在食欲废绝的情况下维持2~3周不死。 防治措施 气候突变、环境潮湿、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均会诱发该病,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并对鸡舍和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选用安全有效的消毒剂。治疗时可选用以下药品。 1、庆大霉素:每只成鸡3万~5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2、氯霉素:拌料,每千克饲料加1~2克,连喂5天。 3、链霉素:雏鸡每只1万~2万国际单位;中鸡3万~5万国际单位;成鸡5万~1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五、鸡结核病 鸡结核病是由禽型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其发病特征为病程缓慢、病鸡逐渐消瘦、产蛋量下降和最终死亡。病原是禽结核分枝杆菌。这种病菌对干燥和湿冷的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痰液、病变组织和尘埃中可存活6~8个月,且有较强的耐酸性。 特点 1、各类家禽均可感染,其中鸡最为敏感,且以成年鸡最为多见。 2、病原菌随病鸡的呼吸道分泌物或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的土壤、垫料、饲料、饮水及用具,被健康鸡采食后,病原菌即侵入肠道而发生感染。 临床症状 1、本病早期看不到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表现羽毛松乱,冠髯苍白,进行性消瘦,尤以胸肌最为明显,胸部肌肉萎缩,胸骨突出。 2、患关节炎和骨髓结核时,病鸡呈现一侧跛行,跳跃式步态行走。有时一只翅膀下垂、腹泻、消瘦,最后衰竭死亡。有的因肝、脾破裂而突然死亡。如果患肠道结核,病鸡表现严重下痢。 防治措施 鸡结核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也很难根除,一般没有治疗价值。所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1、引进无结核病的鸡群,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鸡群。 2、定期检疫,发现阳性鸡,立即淘汰。检疫6个月后,应进行第二次检疫,以检查有无新的病鸡出现。 3、淘汰老的鸡群,焚烧结核病鸡的尸体。 六、鸡葡萄球菌病 鸡葡萄球菌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常见病鸡有急性败血症、关节炎、滑膜炎、脚垫肿、胸囊肿、脐炎、趾瘤、结膜炎等,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发病的病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的毒力强弱、致病力的大小常与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有密切关系。这种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各种家禽及鸟类均可感染,但以雏鸡最易发病,常呈急性败血症,死亡率高。成年鸡多为慢性或局部感染。 通常葡萄球菌病的发生与以下诱发因素有关。 1、皮肤、黏膜损伤 皮肤、黏膜受机械性损伤,如鸡在网上行走或飞翔时易造成刺伤、扎伤;网眼过大,常夹住鸡脚而致伤等。 2、接种疫苗 刺种鸡痘苗或注射油苗过程中,由于消毒不严导致葡萄球菌感染。 3、鸡痘 几乎一半以上的发病鸡群同时有鸡痘发生。 4、饲养管理不当 鸡群过大,拥挤,通风不良,光照过强,某些营养成分缺乏,啄癖,以及鸡群患某些疾病或蚊虫叮咬等。 病鸡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脐炎型 病雏体弱,怕冷,拥挤在热源附近,发出“吱吱”的叫声。腹部膨大,脐孔发炎肿胀,局部呈黄红色或紫色,触之质硬,有分泌物,带有恶臭味,俗称“大肚脐”。 2、趾瘤和趾尖干涸型 趾瘤多见于育成鸡,表现为趾底部肿胀呈瘤状,病鸡因此而行动不便,导致发育不良或生产能力下降。 3、急性败血症型 病鸡表现全身症状,精神沉郁,呆立,不愿走动,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昏睡状态;羽毛粗乱无光泽,食欲减少或废绝,部分鸡下痢,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粪便。 4、眼型 此型较少见,病鸡表现为头部肿大、上下眼睑肿胀,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不能睁开。病程稍长者,眼球下陷、失明。最后病鸡常因不能采食,饥饿、衰竭而死。 5、慢性关节炎型 除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病鸡多个关节发生肿胀,跖趾关节最为多见,局部呈紫红色或紫黑色,有的破溃后形成黑色痂皮。 防治措施 1、氯霉素:拌料,每千克饲料加1~2克,连喂3~5天。 2、庆大霉素:用硫酸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万~2万国际单位,每日2次,连用3天。 3、环丙沙星:拌料,每千克饲料中加1克;饮水,每千克水中加0.5克,连用3~5天。 4、红霉素:饮水,每千克饮水中加0.5克,连饮3~4天。 不同疾病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预期疗效,当然除了以上介绍的六种鸡病,还有其他的细菌或真菌病,养殖过程中,注意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各类病菌滋生,除此外还要采取方法提高鸡的抵抗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抵抗各类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