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控战略移动平均线》分享七

 水木年华138 2016-10-10

大家好,我是财聚团队的思燕。好久不见。

感觉上次跟大家的分享还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当时跟大家一起分享的葛兰碧八大法则,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有时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网页右侧的精选帖子,使用同花顺APP的朋友点击圈子里面的观点就可以查看和回顾啦~

今天还是接着上次跟大家分享的葛兰碧八大法则,继续黄韦中的《主控战略移动平均线》的学习分享。

在葛兰碧八大法则里面,曾经提及了“正负乖离率”过大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正负乖离率”,怎样才算得上“正负乖离率过大”,在书作者也有一番解释和探讨,今天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首先是乖离的概念开始分享,所谓的乖离,是指股价和均线之间的距离。

但是因为指数以及个股的数值和价格之间的不同,股价和均线之间的差值无法有效进行对比的情况下,通常不简单以乖离值来判断。一般会以均线为基准,计算股价与均线乖离的百分比,即乖离率。

计算公式= (收盘价-平均价)/平均价*100%,在交易软件中的指标为BIAS,交易软件中默认的均线一般都是6日、12日、24日作为参考指标。

具体显示如下图所示:

《主控战略移动平均线》分享七

而正负乖离率的判断则是以收盘价与平均线值的大小为依据的。当收盘价大于均线值时的乖离率为正值,成为正乖离率;收盘价小于移动平均线时的乖离率为负值,成为负乖离率。

从均线的性质来讲,均线代表是买进者的平均成本,因此当股价上涨高于均线成本许多的时候,很自然会存在获利出货的卖压出现,这个情况的存在会使得股价向均线成本靠近。

同理,当股价低于平均成本许多的时候,逢低买入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股价向平均成本移动。

从乖离率这种过大往回拉的作用来说,是不是也是挺符合咱们经常说到的惯性定律的。J

从乖离率的优点来说,它能够迅速有效地反应短期股价急速上涨或快速下跌,因此某种程度上比较适合作为反弹或者回档过程中进出依据。

当然每个技术指标,除了它们自身的优点之外,也是存在一定缺点和不足。

我们在使用乖离率的指标进行判断时,还应该留意某些特殊情况,比方说在多方交战相当激烈的情况下,往往可能会出现违反常态的杀多、轧空走势,也就是说指标会因为股价的急涨、急跌使乖离走出超出常态的走势。

而在股价的盘整阶段,指标出现波幅不大或者忽上忽下的情景也是无法避免的,在书中作者也指出这几乎是所有盘后指标的缺点和不足。

在运用这些指标时,我们可能很大概率会将乖离率从零轴以下发转向上视为进场时机,但是这种情况下可能正好是遇到了股价小幅度上涨后遇到前波反压而再度使股价反转向下,因此我们之前的买入就形成了短套了。

如下图所示,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在C点因为乖离率由零轴以下转上以为是进场时间,而没有考虑到上方前期压力而贸然进场,那么在股价没有突破前期压力点位的区域A内很可能只能干着急了。当然,这是对于短线操作选手而言。

《主控战略移动平均线》分享七

当然,我们应该都知晓在风险一直存在的股市中,更遑论单纯以某个指标作为操作依据了。

所以跟其他指标一样我们在应用乖离率的时候不能单纯的只看乖离率,我们还应该能够配合使用K线形态以及其他指标。不要想着去碰运气,去赌一把,这绝对是对自己的资金不负责任,所以大家在没法把握的时候,尽量还是多看少动会比较好。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乖离率的基本研判以及运用法则。

首先,乖离率并无一定的基本标准,需要视所用的均线天数或者个股而有一定差异。而在多空激烈交战时,重要利空或者轧空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偏低或者偏高从而会比较容易产生买卖盲点,这点大家需要留意,应该结合均线的其他原理或者其他指标来判断买卖点。

其次,在明显多头或者明显的空头市场时,乖离率的范围会比较大,而在盘整区或者盘头或者盘底的时候,乖离可能会出现缩小或者背离的走势。

如下图所示,在框出的区域内,在股价明显上升趋势中,与之前盘整的乖离率相比,乖离率的波动范围可以看到是明显扩大了的。

《主控战略移动平均线》分享七

在判断具体买卖点的时候,当指标由负转为正时,一定程度上可以考虑买入,而在指标由正转负时,一定程度上可以考虑卖出。

最后,在强势多头行情中,会出现股价多次创新高,太早卖出会错失一段行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高于先前高价之正乖离率附近卖出;反之,在空头市场中,可以考虑在前低价之负乖离率附近买入。

如下图所示,在股价明显上升的趋势中,在出现区域A所示情景后,可能会犹豫,会纠结要不要将自己手中的筹码出掉,我们可以看到在A区域,虽然处于盘整阶段,但是区域A的第一根阳线的下影线最低点一直没有跌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多头力量还是处于主导地位。结合上述运用法则,我们可以考虑在B区域出掉部分筹码。

《主控战略移动平均线》分享七

当然可能会觉得在区域B走掉,会丢失后期短期最高点位的部分盈利。当然,从操作来上看,这也是需要更多的精力和研判。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