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温柔地对待别人的自信心

 童颜qaz 2016-10-10

2015年年初,我和语姐去参加一个创业项目的路演活动,有个姐姐介绍完她的项目,开始接受大家的提问。

她的PPT顶多算是一个产品说明书,谈不上BP;她连team的介绍都没有,更别提价格、预算等财务情况。

这是一个高端定制健康旅游的项目,这个姐姐有印度某个地方医院的合作,可以做理疗等。我们都知道,印度那边的禅宗发展很好,乔布斯、王菲都多次去印度朝圣。

通过她的PPT和8分钟的演讲,我知道她打算开发APP,并且打算和旅行社等合作。

听完后,我就觉得不太靠谱,开发APP,推广费用那么高,一千万很容易就烧没了。现在微信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如果作为新项目尝试,可以先从微信端做起。

我旁边的一位美女,和我的观点一致。这位美女,女王范,做奢侈品的,穿一身黑裙,高跟鞋,戴一顶非常fashion的帽子。

她表现得很强势,开始质问台上分享的那位姐姐。她的观点,我全部同意。

比如现在需不需要开发APP,你的产品到底是怎样的,你知道高端是什么样子的吗?你打算和春秋旅行社合作,但你知道高端人士绝对不会在春秋报团吗?还有你说的和高端会所合作,人家本身就有这一个项目。

首先,你这不是一个BP,而只是一个产品说明书,也不足以吸引打动别人。

还有,我们为什么去印度呢?我度假放空自己,完全可以去瑞士,去日本;印度还不安全,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地方。

台上的姐姐很尴尬,差点要哭出来。这时候,语姐提醒她,你可以问这位美女,怎么才能成交她?

语姐是这个活动的主持人,非常nice,又是做市场和咨询出身的,是个能很快发现问题的人。语姐说我们这个平台,就是帮助大家不管项目进行到什么阶段,哪怕一个idea,只要拿出来,大家都可以帮着完善。

在语姐的引导下,整个讨论变了方向,大家都知道她现在仅仅是一个idea,正在完善。下面大家开始给她出主意。

有人说,你的BP回去要修改,需要加上team的介绍等,好的BP十几页把问题说明白就好。

有的人说,你现在一定要把你的产品弄清楚,最好先成一个团,去一趟,通过这个过程打磨产品的细节;也不一定要高端,因为印度这个国家比较特殊,可能禅宗爱好者更容易接受。

那位美女姐姐,提出意见的时候语气强硬,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她质疑的都对,但并没有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在回去的路上,我和Boss讨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脆弱,尤其站在台上,一个新项目从0到1,不可能那么完美,这样路演的意义,可以提批评的意见,但最好以别人接受的方式,并且给别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语姐做了十几年的marketing,在没有聚焦母婴行业之前,我们公司的业务是咨询,主要是品牌定位。很多人经常找她,讨论一下自己的项目。她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语气都很温柔,并且会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她交谈的人,经常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在生活中,我不能说自己做得很好。但随着年龄变大,我变得越来越柔和。我也会提意见,也会生气,但都是对事不对人,态度温和地把问题讲清楚。

我自己也很脆弱,如果一个人只是批评,我会本能地反抗。大家也看到了,一些上来就直接说我文章不好的人,我都会回一句:“真羡慕你有时间可以添堵。”

其实,我完全不用理,可做到这一点,我用了很长时间,一个人对我的成果全部否定,我就是委屈呀。对于那些批评我,并且给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我内心会莫名的感动。

也是去年,郭老师要做一期关于“微商”的节目,需要拍视频,找语姐帮忙,客串主持人。

我列了下访谈的提纲,为此我还找人讨论了一下,列出了十几个问题。我非常开心,觉得自己做得很全面。语姐看了之后,说我现在思考问题还都是一些散点,没有逻辑框架。

她就开始给我讲整个的框架,比如探讨这个问题,你可以讲现在的一些现象,比如朋友圈刷屏、晒收入订单等,也可以讲一个故事,然后引起大家的共鸣。

这样一条主线串起来,从现象到微商的诞生等,由浅入深,一步步的,以求实求真的态度来看这些问题,千万不要有倾向性。

语姐对我的批评,我都是虚心接受的,因为她每次都会告诉我正确的方法。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给身边人提建议的时候,批评他这样做不好时,一定要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好的,正确的。要不然你自己过了嘴瘾,可能就伤害到别人,让别人变得更自卑。

多数时候,我还是挺自信的,甚至自恋,比如从小因为个子太矮,总坐在第一排。

因为姓杨,从小被喊小羊羔;还有我天生是左撇子,上体育课,很多动作做起来都很别扭。老师经常会把我当典型抓出来,同学们笑,我也跟着哈哈大笑。

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我的这种自信深入骨髓,与生俱来。但这份自信也曾因为一些事情,被打击得一点不剩,甚至怀疑自己一无是处。

后来,学习了心理学,我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等一系列心理学书籍,不断与自己和解。小时候的自信,是盲目的,莫名的优越感,后来受到打击,变得自卑,最后调整好自己,正确认识了自己,依然很自信,只是多了很多理解在里面。

这么多年,也听朋友和身边的人,因为一些事情或批评,内心留下了阴影,感到自卑。我才知道人的内心,都有脆弱的一面,都没有强大到可以接受任何的质疑,尤其在重要的场合或重要的人面前。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或方法,保护别人脆弱的心灵,让别人能够更好地接受你有建设性的意见。一旦对方开启反抗情绪,你的任何意见他都是听不进去的。

还有,大多数时候,别人不需要你的建议,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可能完美。他这样选择的时候,已经深思熟虑了,所以除了学会说话,懂得适时闭嘴更重要。

这是一年前的一篇旧文,当时没有原创保护,阅读量几百,大部分读者大人都没有看到。一年后,我重新读,做了调整,分享给大家。

题外话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