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大实话的人最后都会被弄死的

 茂林之家 2016-10-10

曹操是三国最苦逼的老板,这个名号大概是没人来争的。

刘备同志的兵马都是走肾走来的。基本套路,先是凭手长,一拱就拱到对方的咪前, 一

看对方不抗拒,就要牵人家的手坐到炕边聊人生了,“我跟你说,我祖上是中山靖王,你是谁家的孩子,咋长得这么俊呢?”

你要是敢不抽手,得,今天晚上必定与你食则同器、寝则同床了。大通铺,你翻个身,左边是关羽的红脸,右边是张飞的长胡。后面又添了一个诸葛亮。

收诸葛亮困难点,爬坡受累不说,关键门难进,《三国演义》里,刘总带着整个高管层气喘吁吁来到门口,看到外面站立的童子。刘总深吸一口气,报出了名号: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这个名头能一口气念出来,肺活量绝对气死鲸鱼。

三国演义刚开场时,刘备的台词没那么多,主要名头就短,只有皇叔刘备,后来是安喜县尉皇叔刘备。再后来就变长了,渐渐地越发不能收拾,到了四川之后,他的名头能一气念完的,德云社的云字辈有你一张饭票。

当年刘备用一个皇叔刘的名片就收了阿飞跟羽哥,可今天这么长的名号,竟然连卧龙岗的一个书童都没吓住。

童子翻着金坷垃白眼,“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这倒吓了刘备一跳,以前这个名帖拿出来,无不望风披靡,吃霸王餐住霸王店都是小CASE,现在小小童子竟然拒收。

历害了哥,卧龙果然藏虎!

刘备只好调整姿式:你只说刘备来访。

进了门,事情就好办了。

孙权还要轻松一些。

孙权是三国里真正的二代目,手下这么些人都是父亲兄长留下来的,只要嘴甜,一口一个叔叔伯伯,要不就是大哥大婶,就有人死心塌地卖命。

只有曹总,那可是真苦逼啊。当年也是单干的主,拿把刀就要砍董卓,结果发现不行,要创业还得要团伙。单打独斗只能成就英雄,无法成就奸雄。

我们曹总是要当奸雄的啊,他的命早在那一句谒语里: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当奸雄,招兵买马就不容易了,毕竟没办法树立光辉的大旗,去忽悠一群吃瓜士大夫。第一个招聘的陈宫,就是因为看到了曹操杀吕伯奢的奸雄一面,竟然宁愿跟着二五仔吕布,也不愿意跟曹总创业。

后面,承包了汉献帝这块鱼塘,曹操的招聘工作才算顺利展开。可人才一多,另一种烦恼随之而来。这些人才个个都有脾气。有脾气还是次要的,更恼火的是,这些人个个都是人精。

比如孔融先生。

有一天,孔融先生说了一句话,“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说这句话的事情,曹操的儿子曹丕刚收编了袁熙的老婆甄氏。

《三国演义》里是这么描述这场风花水月的收编。

那一天,曹军杀进冀州,曹丕同学急冲冲的杀进内堂,看到两个姑娘在哭,姑娘哭不一定是梨花带雨,也可能是水漫金山,曹丕一时没留神,拔出剑来就想杀人。

【却说曹丕见二妇人啼哭,拔剑欲斩之。】

等看清对方朦胧间好像是个美女,立马换了姿式。

【遂按剑而问曰:“汝何人也?”】

拔剑变成了按剑,长得好看是能救命的。

等再仔细测过颜值,姿式又换了一套。

【丕拖此女近前,见披发垢面。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观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遂对刘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忧虑。”】

不用验DNA了,这是曹操的亲儿子。

曹丕【遂按剑坐于堂上。】

曹丕同学干脆不走了,就坐在了厅里,等于圈定了战利品,免得他爹走进来,娇妻变成后妈。

曹操这位老司机栽在了自己的儿子手里,只好把三国第一美女甄氏让给了儿子。

这个事情,当然是说不过去的,论交情,曹操跟袁绍还是发小啊。虽然感情破裂了,但人家袁绍毕竟四世三公,还是有些面子的,怎么可以让自己的儿子抢兄弟的儿媳呢?

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谁也不好说,都知道曹总父子是人妻控,说了也没用。

偏孔融不卖帐,来了这么一句:“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总还有些纳闷,生怕自己读书少,没看到这个典故,问孔融看的哪个版本的《封神演义》。

应该不是下面这个版本的。

孔融来了一句:“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去你大爷的,想当然耳,你就把我父子给装到坑里了。

跟曹总抬杠的,不只孔融一个,曾经帮助曹操官战胜袁绍的许攸,在曹操面前全裸着拿丁丁敲鼓的祢衡……等等,以前讲过,这回就不宣他们了。这些大爷们都是专注跟曹操抬杠很多年的达人,搞得曹操一直怀疑自己到底还是不是老板。

这里面,数杨修同志杠劲最足。

曹操曾经有个就寝规定,晚上睡了之后,别人不要靠近。因为曹操说自己会梦游,梦中会杀人,杀人不负刑事责任。

有一天,睡着睡着,被子落在地上,大概是裸睡,旁边的近侍不敢直视,只好过去捡被子。

曹操一个鱼跃,拔剑一刺,然后没事人一样睡了一个回笼觉,第二天起来一看,一脸无邪懵懂,“咦,谁弄死了我的人?!”

得知凶手就是自己时,曹操都哭了,“这绝对算工伤,一定得厚葬!”

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以后谁都别靠近曹操,曹操是睡罗汉,专门梦游杀人。

只有杨修指着倒霉近侍的坟堆说:“丞相非在梦,君乃在梦中耳。”

这是大实话,但大实话往往都是要命的话。

有时候,杨修不但自己说大实话,还鼓动别人,甚至忽悠别人说大实话。

有一年,曹魏公司来了一个访问学者,蜀中的张松过来进行学术交流。

对于这种人才,曹总总是愿意拉拢,但那一年,曹操刚得荆州,追得刘大耳朵满世界跑。志得意满,天下似乎一统一在即,所以对人才也就不那么渴求了,再加上张松同志的外表有些对不起许昌的市容市貌。所以曹操不太理他。

至于怎么不理他,为什么不理他。《三国演义》也有一段小故事。

话说杨修是瞧得上张松的,屡次向曹操推荐张松,而为了留下张松,杨修还特拿出曹操编写的一本兵书《孟德新书》。表示我们这边也是文化圈的,有理论基础,有指导方针的,不是赤脚农民搞革命。

张松一看,乐了,“这哪是什么新书啊,明明是抄人家的嘛,是战国时一个无名氏写的,你们曹丞相也太小四了吧,竟然抄过来当自己的创作,我们四川的小孩都能背,也就你们能被骗而已。”

杨修大吃一惊,咱们曹营可是把这本书当红宝书,人手一本,按这个宝书去工作去生活去揍人的啊。

张松看他不信,马上背了一遍,一字不差。

杨修这才信了,马上回去汇报。

曹操一听,十分尴尬,“想不到我跟古人所见略同啊。”说完,曹操把自己的书给撕了。

这太打击人了,好不容易搞点自己的理论,竟然被外面的同行指责抄袭。

其实啊,这本书说抄袭可能未必,但借鉴应该是有的。

这个事情,首先是张松不对。好好的来交流,还指望着能在曹操这里找个工作,为什么点破我们曹老板那点小心思呢?曹营这么多聪明人,博览群书的人多了去,早就有人看出曹总的这本军事著作有前人的痕迹。但看出来跟说出来,是两回事。

看不看得出来是智商,说不说出来是情商。看不破,是智商捉急,看破就说破,是情商需充值。

其实,杨修才是最坏的那位,他早就看出曹总的书有水份,但碍于自己的大秘身份不好说破,故意找张松来捅破。

杨修生平的绝技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不知道,传递坏消息的,跟制造坏消息,让人生厌的程度是一样的。甚至人会更讨厌那个传递坏话的。

张松毕竟是外来户,他只是没得到曹总的offer,灰溜溜回了老家,后面不得不投靠了刘备。而杨修以及孔融们却挂上了曹操的死亡名单,什么时候动手,就看曹操的心情了。

这些员工,没事尽给曹操添堵,他们也为曹总出过好主意,也替公司做过贡献,但他们都谈不上是曹操的核心参谋。

因为他们做不到看破不说破,他们管不住自己的一张嘴。

核心参谋的第一要务,就是知道在什么时候发言,什么时候沉默。

比如曹操的谋主荀攸。

荀攸看破的能力绝对不在杨修之下。早年就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真睛。

十三岁那年,有个人主动上门,要求替荀家守墓。荀攸望了一眼,说道:这个人脸上阴晴不定,应该是做了什么坏事。

一盘问,果然是个在逃杀人犯,想借守墓藏身。

董卓乱京后,荀攸看出天下大乱,率先给自己买了一张保身票,要求去蜀地当太守,就是为了能避难。

在蜀地过着小日子,直到看中了曹操,跑到曹营打工。打张绣,讨吕布,败袁绍,都有荀攸的影子。

可是,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群众,一提三国曹营的第一谋士,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早死的郭嘉。还轮不到荀攸这个真正的谋主。

原因是,荀攸太低调了。

除了帮助曹操出谋划策,他很少在史书中露面,曹操泡烂妞,荀攸不管,曹操选儿子,他也不管,曹操想当皇帝又不敢当皇帝,他也不管,就是他管的那些军事机密,也是守口如瓶,连自己家人都不知道。

曹操拿下冀州,家人打听一下过程,以后好吹牛逼,或者修家谱需要。荀攸直接来一句:“曹老板自己摆平的,我哪里知道?”

谋主不知道,谁还知道?这像是谋主说的话吗?不过,这确是谋主的态度。不知道的不说,知道的也不说。

荀攸同志为曹操奋斗了一辈子,一共出了十二条奇计,因为太低调,没有官方记录,只有死党、另一位谋臣钟繇知道。

当年一起算命,算命大师朱建平扔了一句话:荀攸年轻,但他要去得早,所以荀攸的事情以后得托付给钟繇。

果然,荀攸先走了。

钟繇说,好吧,我来替荀攸写下那些奇策吧,不能因为荀攸的低调就消失在历史当中。

可是,钟繇竟然是个拖稿大王,临去世,这个十二奇策也没写下来。没有催稿的写作,就是不靠谱啊。

荀攸的智慧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这是个遗憾,但对荀攸来说,是他早就设想的结局。

仔细观察曹操的这些谋士们,很容易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聪明。没有一个是笨蛋。但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最大的区别是,有的人知道什么该说,有的不该说。

什么都说的,最终都被弄死了,比如孔融,比如杨修。杀的人太多,大家都以为曹老板是个专杀知识分子的狂人。

其实,还有另一半人,他们都是正常死亡。除了上面的荀攸,还有郭嘉。

郭嘉同志也有一双慧眼。说得上是三国算死草。

早年一篇十胜十败,给曹营集体打鸡血,给袁绍集团集体喂毒,虽然有点服用兴奋剂的嫌疑,但竟然让他蒙对了,曹操果有十胜,袁绍果有十败。连袁绍的两个儿子都是被郭嘉说死的。很多年以后,毛主席老人家也模仿郭嘉同志,对小日本,对国民党也动不动就是咱们十胜,对方十败。

郭嘉算刘备也没看走眼,当年刘备无立稚之地,跑来挂单,郭嘉建议曹总千万不要放刘备走,但不要杀他,毕竟落难英雄,杀了社会形象不好,咱开个职位把他圈养起来就好了。

对孙策的预言更是神来之笔,他说这小子有英雄气,但英雄气太足,经常不带保镖出游,迟早要被刺客弄死。

话音刚落,孙策被对手的门客往脸上射了一箭,三国唯一颜射而死之人是也。

郭嘉的嘴绝对是抹了鹤顶红的。

看穿了这么多世事,评了这么多英雄,但你看到郭嘉评定曹操了吗?打仗的事他评,管理的事他评,但私底下,曹操那些小节小事,什么杀了一个近侍,泡了一个人妻,郭嘉从来不提。

其实,郭嘉跟曹操在私生活上也是保持高度一致的。陈群就看不惯郭嘉吊儿郎当的样子。没事打个小报告。

郭嘉不辩解,也不改正(嘉意自若)。上梁不正下梁歪,作风问题只要跟领导看齐,管别人说什么呢?

不在非核心的问题上与人争论,也不说破一些虽然说出来会显得自己很聪明很有见地,但其实应该烂在肚子里的事情。这是郭嘉的智慧。

脑洞老师以前也属杨修款的,经常在群里发表一些意见,自命不凡,以为见解独到,但现在想来,其实都是耍小聪明,显摆自己。造成的后果是一天起码有一两个小时是混在群里跟人争论各种不着边际的东西。

自己买不起房,却天天跟人吵房价高不高。自己没车,还跟人争论中国油价高不高。小孩上不起私立学校,就喜欢跟人争论私立学校值不值。从来没有钱出国旅游,却大谈国外的一些东西……

每天神经紧张兮兮的,搞得像天天参加大学生辩论赛似的。

也不知道哪天,突然开窍了,感觉自己这样好傻逼啊。

现在,还喜欢聊,但在发宏论时,我会想一下,这个事情真是只有我慧眼独具看出来吗?别人就没看出来吗?我真的是这个群最有见地的人吗?还是人家其实知道不说而已?

不琢磨则罢 ,一琢磨现实太特么残酷,老老实实按退格键删除掉发言。

删得越多,发现群里给我发红包的越来越多了……

号称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当然更有这样的觉悟。

这位仁兄看穿了三国的权斗游戏,也领悟了乱世存身的法则。只身穿越刀刃与铁蹄,唆使人干了不少坏事,但他却以七十七岁的高龄寿终正寝。

看破不说破,是他生存的秘诀之一。

当年,曹丕前来求教。一肚子鬼主意的贾诩既不肯给曹丕打小抄,也不肯献诡计,反而说起堂而皇之的话来:“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这算什么话?简直就是在背党章嘛。

后人觉得贾诩说得太好的,全是正道,曹丕信了之后,果然成功得道。

这其实是美化我们贾诩了,贾诩大师岂是那种三观端正的人?他突然说起八荣八耻来,只是不想参与夺嫡这种高危险游戏罢了。

后面,被曹操逼得没办法,贾诩只得说了一句话:“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这一句表了态,漏了天机,说了不该说的话,贾诩从此闭门不见客,娶媳嫁女不结高门。老老实实过起了小日子。

有智慧,却不用,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有智慧,却肯从笨处着手,这才是真人才。

荀攸死后,曹操曾经给了他一个评价: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

荀攸的聪明啊,很多人都做得到,但他的愚笨,就没有人可以做到了。

学会荀攸的智不难,学会荀攸的愚,这大概才算人生的老司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