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筹备一年,央视继续“挑战不可能”!这档节目靠什么震惊观众?

 源源不断 2016-10-10

对于“超能力”,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迷恋和崇拜。风靡世界的美国大片,更是直戳观众的嗨点,赋予了绝大多数超级英雄一个个平凡的身躯。大概是因为——平凡的人,更爱做关于不凡的梦吧!


2015年,央视大型励志挑战节目《挑战不可能》就让全国观众见证了一群卓越的凡人:“足迹识人”专家董艳珍、“催眠小动物”女孩韩嘉盈、“声呐人”陈燕、“无腿勇士”夏伯渝……他们中,不乏天赋秉异,更多却是对超越自我的礼赞。



 

第二季《挑战不可能》日前发布的“大国工匠”概念海报,强化了“传统文化”“工匠技艺”“绝技传承”主题,从中不难窥见本季节目围绕“不可能”这一核心命题进一步升华的节目理念。


或许是和钢筋水泥打交道的一双手、或许是构建科学世界的好头脑,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们,专注如一、不懈突破,共同谱写着最动人的时代旋律,也为“超能力”一词做出了更朴实的解读:平凡生命,极致绽放。

 

收视冠军靠什么打动观众?

强烈的社会共鸣,以及坚韧的中国力量



李昌钰博士、董卿、王力宏组成了《挑战不可能》第二季的嘉宾阵容

 

“挑战”和“不可能”,是一对看似矛盾的词汇。既然不可能,何以去挑战?身为两季节目嘉宾,李昌钰博士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明星综艺无限风光的当下,得以震撼心灵的,却总是一个又一个素人散发的光与热。


《挑战不可能》第一季平均收视率高达2.12%,连续多期成为收视冠军,数位选手接连占据网络话题热搜榜高位,甚至还拥有了国际热议度,互联网出现了大量以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其它种类语言翻译的《挑战不可能》视频。


第一季节目,四位选手给大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千万个人有千万种足迹,我能从千万种足迹中分辨它的主人。每个线索都隐藏着一个真相,每次发现都是一个挑战。”


通过第一季《挑战不可能》,董艳珍这位精通“步法追踪术”的民间神探,被网友称为“女版福尔摩斯”,不仅许多刑侦专家想要拜其为师。


美国警局也通过“华人神探”李昌钰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去美国协助判案。




挑战“小动物催眠”的5岁小女孩韩嘉盈,挑战视频在海外网络点击率短时间突破7亿,成为继鸟叔之后视频点击量最高的亚洲人。


而后还受邀参加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多国电视台节目录制,成了“国际小红人”。




“声呐人”陈燕”作为励志榜样,以自强不息、自信自立的精神,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多次受邀演讲,鼓舞了无数凡人的斗志。


其自传《听见:陈燕的调律人生》在节目播出后成为当当、亚马逊纪实文学类书籍热卖排行榜第一名,并已再版。




对于无腿勇士夏伯渝老人来说,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就是他人生梦寐以求的荣誉殿堂。


今年5月,他再度背水一战,却为了团队的安全,在距离顶点94米的地方选择了放弃。网友从他身上明白:“真正的挑战不是极限的突破,而是人性的光辉。”


和大量的挑战类型综艺相比,《挑战不可能》有着颇具社会共鸣和中国力量的内容传导。


来到这档节目的选手,生活中只是与我们别无二致的普通人,却以超越常人的极限挑战,展示平凡生命的不凡能量。


他们的身上,凝聚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用素人群像书写着大国筋骨,朴实无华,又直击人心。

 

新一季节目升华“工匠情怀”

可贵的不仅是奇技和极限本身,而是超越平凡的精神


梳理《挑战不可能》的选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具备生命潜能者,他们生而不凡,天赋异禀,身上蕴含着人类作为自然生命体的无限可能;一类是践行工匠精神的突破者,孜孜不倦用毕其一生的精力、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传承,成就了一身卓越的本领。

 

第二季节目的“大国工匠”系列海报,先行曝光了本季主旨:海报中用刺绣、电焊、雕塑、陶瓷、剪纸等技艺,将工种技能和传统文化交织展示。


围绕着“不可能”三个字,不管是天赋、技能还是精神,《挑战不可能》都希望用全新的表达语态,给出自己丰富独特的综合阐述。


从选取标准来看,本季选手更加强调三性统一:不单停留在让一个挑战项目炫酷到叹为观止,过程当中也强调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的鲜明,更重要的是强调其背后承载的清晰主流价值观。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凡人,默默无闻行走在追求卓尔不凡的道路上,所以节目从一开始便突破了肤浅的炫技,其可贵之处并非奇技和挑战本身——超越平凡的勇气和坚韧,具有更强烈的传导和发散可能。


《挑战不可能》第二季,消防战士李海峰将挑战精细切钢丝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去年央视推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八位国宝级工匠用出神入化的技艺,俘获了社会的惊叹和自豪。


新一季的《挑战不可能》,以综艺文本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这一层“挑战”内涵——除延续第一季向人类极限发起挑战的冲击外,更加强化“传统文化”“工匠技艺”“绝技传承”,让更多兢兢业业服务在一线岗位的“大国工匠”走上舞台,极致绽放每一个领域的平凡生命,呼应我们所处时代的精神渴求。


浮躁的年代,最难能可贵的便是心无旁骛的安静与执著。人们常说:“把简单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相信通过新一季《挑战不可能》匠心筑梦的人物和故事,观众多少能够找回些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这正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从上千选题中甄选出约50个

筹备历时一年,节目团队继续“挑战不可能”


作为一档中国原创综艺,《挑战不可能》集观赏性、挑战性与评论性于一体,以体育竞技的形式,将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直观呈现于屏幕之上。


与此同时,本季还向全球顶级挑战者发出英雄帖,进而让节目兼顾了全球视野的宽度与广度。


围绕着更高要求的命题,制作团队从去年第一季结束之后,就马不停蹄投入了第二季的筹备工作,200多个工作人员其实也是在践行一个“挑战不可能”的过程。


节目最终呈现的选题约50个左右,原始海选而来的素材多达上千个,然后,节目从中逐一挖掘、甄别、设计、落地,每一步都是巨大的工作量。


这凭靠的不光是巨大的人力、精力、心血和成本做支撑,更付诸了一份和节目理念天然握手的“工匠情怀”。



艾利克斯突破人类极限,挑战130米无防护深潜

 

挑战不可能的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了诠释“不可能”,尽管节目正式录制前,选手都有机会进行演练,现场却会增加挑战难度以呼应“不可能”的命题,也希望带给观众惊喜感。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不会为了刻意追求所谓的完成度,去改变挑战的真实性。所以,每一次成功挑战之后“哇”的惊叹声,才来得更加震撼。



《挑战不可能》第二季,嘉宾和主持人也将加入到挑战项目中,一起挑战人类极限

 

为了在制作上达到全新的高度,《挑战不可能》第二季拍摄全程联合国外一流团队,同时纳入了国内最优秀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大型项目的外景拍摄上,调动了大量而顶级的资源,去极致呈现那些让人肃然起敬又惊心动魄的瞬间。


在国产综艺制作史上,第一次和载人航天中心深度合作,还首度开发了深潜拍摄设备——如此上天入海的制作挑战,说代表了国产综艺的最高水准,毫不为过。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又一扇关于生命的奇迹之门和梦想之门即将打开的时刻,希望所有人面对“不可能”时,也在能内心跟自己默默说一声:“不,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