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乌羽玉属植物的生长特点(2)

 悠客书吧 2016-10-10

  曾经更是有乌羽玉属植物的花粉是“万金油”的说法,可以让一些裸萼及其他属的仙人球结果,不少大仙声称成功过,但是我自己没试出来过。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乌羽玉属植物的繁殖能力强吧!至少对于乔丹乌羽玉属植物的来历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浅谈乌羽玉属植物的生长特点

浅谈乌羽玉属植物的生长特点

  图为血缘相隔较远的银冠和翠冠的杂交,结果有出锦的乌羽玉属植物。

  四、光热适应力强

  毫无疑问乌羽玉属植物是喜欢高温的品种,高温(30~40度)可以让它快速生根,配合高湿可以加快生长。根系良好的成年鱼在不过分浇水施肥的情况下,即便是在很高的温度(50~60度),都很不容易被灼伤(但是会减慢或停止生长)。

  但是正如上文所说,在低温的情况下,乌羽玉属植物也能生长存活,对于温度,它并不作太多挑剔。

  我发现我家的乌羽玉属植物两种情况下乌羽玉属植物都可以快速生长:

  1、稳定的较高的温度(30~40度)加高湿闷养----夏天生长期;

  2、夜间低温(5~10度)白天较高温度(20~30度)拉大温差----春秋生长期。对于光照也是如此,无论强光还是弱光都可以很好的生长存活,但是在强光下鱼可以变得很漂亮,长毛的品种变得毛更多,有白粉的品种变得更白,体型变得更加扁。颜色特别绿的品种比如一些翠冠玉尤其需要加大光照,否则很容易变柱形。

  五、地上部分的生长受根的影响很大

  鱼的根往往优先地面部分的生长,原理是养分储存在根里。欲行兵马,粮草先行,鱼也知道只有根长的大了,地面部分才能有生长的基础。有的实生乌鱼地上部分长到一定的尺寸后就坚决不长了,这是因为这个尺寸已经达到了地下唯一一条萝卜根能支持的极限。所以我们这时把萝卜根砍掉一半,鱼会在根的断面上很快生出许多新根,过几年后,新根就会变成许多条萝卜根,根的总体积变大了,地面上的鱼就又开始生长了。砍下来的根也别浪费,扦插后会变成一个新的小群生。

  想让单头的鱼自然的变群生,也可以从根着手。先砍根,然后让砍根后的鱼在相对比较极端的条件下生长,这样,鱼就更加倾向于长根(就像我们要打仗时喜欢深挖坑广囤粮),等多条肥肥的萝卜根长好后,突然把条件变得很好,加大水肥,地面上的一个生长点就会忙不过来,自然会爆出很多小头,变成群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鱼来说,根是粮仓,如果不是为了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艺术加工,鱼不需要频繁的修根,尤其是主根,因为它的老根不会像别的球一样因为移个盆或有点小破损就烂掉,所以也就不需要每次移盆都修来修去。

  以上乌鱼的生长小特点都是总结经验所得,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修正,并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自己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小经验并且公开来,让大家都能学习受益。下面附上常本属见品种的常用拉丁名:

  1. Lophophora koehresii 考氏翠冠,体型最小的乌鱼品种,墨绿,疣突棱角分明。(野生品种)。

  2. Lophophora jourdaniana 乔丹鱼,有刺乌鱼,花色红、白、粉均可,繁殖力差。

  3. Lophophora williamsii 乌羽玉原始种(野生品种),有很多地域种。

  3.1 Lophophora williamsii var. decipiens 伪银冠(野生品种),乌羽玉的变种之一,decipiens拉丁语义是伪“伪装”。有的商家把该种称作为“疣银冠”,纯属胡扯,“疣银冠”是人公杂交选育的特性,而该种是天然的野生品种。

  3.2 Lophophora williamsii var. caespitosa 仔吹乌羽玉

  3.3 Lophophora williamsii var. texana (texensis )大型乌鱼

  4. Lophophopra diffusa 翠冠玉(野生品种)

  4.1 Lophophora fricii 银冠玉(野生品种)

  5. Lophophora lutea 黄皮鱼,类似“艳肌”体质,一些状态会变得很黄。

  浅谈乌羽玉属植物的生长特点 乌羽玉属植物(Lophophora)是当今家庭养殖的仙人球品种中普及比较广的一个属,能较好地适应中国各地区仙人球爱好者的家庭养殖环境,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乌鱼”。本人也是“鱼迷”,在几年的仙人球养殖过程中涉及过本属部分品种,通过自己摸索以及与资深大仙们交流总结出了一些本属植物的生长小特点,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说说乌鱼的分类,总的来说乌鱼的分类比较混乱。但是,我们通过简单的目测,习惯上大体可以分为乌羽玉(Lophophora williamsii)、银冠玉(Lophophora fricii)、翠冠玉(Lophophora diffusa)三大类。说“大体上”是因为本属植物不少品种都有很强的“兼容性”,属内甚至属间都能杂交,再加上福建和日本的大神们努力地搞“交配选拔”(福建大棚里有养蜜蜂的习惯,棚里是花就上去授粉)和“血统主义”(村主、小池、古田贝这些姓大家都熟悉吧?都是乱杂交再选出来的品系),商家为了炒作而把一些性状随便乱挂,因此,为原产地野生植物而做的分类系统已经无法准确使用了,市面上真正的“纯血植物”也已经不容易见到了。但是,没有具体的分类系统对我们这些单纯的爱好者影响并不大,好看就行,名字喜欢就好。至于买种子,我们只需要记下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常用拉丁名就可以了,文章最后将罗列一些,以供参考。

  乌羽玉有很多别具一格的特点,是其它的属种所不具备的:

  一、自我修复能力强

  乌鱼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对各种伤都可以进行一定的自我修复,几月后可以把伤口搞定,尤其是压伤、内伤(高空坠下)、轻微的晒伤、冻伤一类表皮损伤不大的小伤,甚至可以不留疤痕,很神奇!较大的伤口虽然不能完全修复但是可以愈合得很好,不容易使感染扩散蔓延开。所以当不小心把鱼弄伤了不要过于着急,结果不一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有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一位大仙3楼坠鱼(连盆),鱼都摔变形了(表皮没破),捡回家又养活了,没有伤痕,不过一年后分成多头了,估计生长点摔散了。第二个更常见,就是根系不好的鱼被大面积晒伤(几乎地上的部分全部没有绿色了),表皮像牛皮纸一样的颜色,好好调理数月后,每个疣点都冒出一个小头,直接便群生了。需要说明的是,受伤后的鱼不要浇水,放在阴凉处,也不要使用药物,保持通风透气低湿度就可以了。等到看见确切的绿色新生长点,再浇水比较安全。

  二、抗冻能力强

  其实乌鱼很耐寒,前提是健康有萝卜根的成年植株(刚从大棚及日本来的球被我归到亚健康的一类里,它们和以下说的完全无关)。乌鱼的耐寒程度甚至可以排到常见仙人球的前几名,我自己的鱼试过零下3度裸奔,完全没事。

  据我所知一些大仙试过更低的温度,同样很安全。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每年的春秋冬三季,乌鱼在受冷前后会自己变软而且萎缩甚至变成暗红或淡黄色,手感可以像面团一样柔软,尤其是靠近根部的地方。这种变化是正常的,千万不要以为它不行了就切开或者捏来捏去试手感,当温度升高后,萎缩的球体会慢慢自己变硬变绿变圆,像吹气球一样。

  不信的同学可以试着把已经冻得变黄变软的乌鱼拿到有暖气的房间,过一周就变回去了。另一点需要说明的地方是,越早断水的鱼,越耐寒,极度低温时鱼绝对不能浇水,否则上面说的全部都不成立。

编辑:浴花谷花卉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