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名校】包玉刚实验校长吴子健: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附包校推荐书单上海升学2016-10-10 08:01:12 从10月起,“上海升学”联合“海敏思教育”每周推出“对话名校”栏目。本期,我们专访了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特级校长吴子健老师。
吴子健 特级校长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 上海市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副会长,长宁区名校长导师。 曾任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校长; 曾获上海市园丁奖、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全国体育特色学校百家校长,上海市首届未成年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长宁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主编出版《快乐体验》、《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学生创造力培养序研究》、《探究学习与教师行为改善》,出版专著《教育在哪里》、发表论文数十篇。 主持的课题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三等奖,全国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十五”优秀研究成果专著三等奖。曾经担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课题《从研究学生出发,提升“15年一贯制”学校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入选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课程库。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吴子健校长畅谈了他的教育心得,并从成功的家庭教育角度为家长支招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最后他更为学生和家长们推荐了书单。 来看我们的报道吧! 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教育 研究孩子就是培养孩子 吴子健校长从1977年起从事教育工作至今,拥有40年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作为一名特级校长,他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实践。 在他40教师生涯中,什么事情最让他印象深刻呢?吴子健校长一连举了3个例子: 故事1:成长记录 在建青实验学校的幼儿部内,有着200多份学生个案研究的原始资料。我还曾在不少老师的书柜中,看到装订得整整齐齐,记录得详详细细的学生成长记录。这是幼儿部老师十几年来开展幼儿成长个案跟踪研究或案例而撰写的资料,其中被列入观察的幼儿基本上都是具有特殊个性的。 我记得当时我看了一份许士瑾老师撰写的案例,里面记叙了一个有着咬手指、翘椅子的习惯,内向、胆怯、注意力有时不集中,但喜欢画画,有较强计算能力的5岁女孩小T—— 【观察:8月28日】 家访:家长向老师介绍,孩子假期里在家情况良好,学会了汉语拼音,学了钢琴,身体状况良好。但整个家访过程中,小T除了进门时叫了一声老师,随后就一直闭口不言。看到她的表现,母亲和外婆一直在埋怨她,说她表现不好,没有礼貌。最后小T干脆做自己的事情,不理别人了,甚至缠着妈妈,不让她说话。 分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大,但孩子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在听到家长的话后更是不愿表现自己。而她缠着妈妈则希望妈妈能更多关注她。她身上可以说胆怯心理确实比较严重。 措施:家访时尽量不勉强孩子做她不想做的事,减少孩子焦虑的情绪状态。向家长解释孩子咬手指可能与缺锌有关,给家长介绍医院,建议家长带孩子做一下检查,有针对性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观察:9月1日】 开学第一天,小T见到老师就往妈妈身后躲,在妈妈的坚持下才磨磨蹭蹭地露出半个身体,胆怯地叫了声老师好。 分析:本学期换了一个老师,原来的老师也已经隔了将近两个月没有见面,对老师产生了陌生感,再次表现了她本身的胆怯心理。 措施:走到小T身边,轻轻地拉住她的手,带她换鞋,并领她到班里,帮她找到朋友,请小朋友带她参加活动。 …… 这样的观察持续了近一年,在大班生活中,许老师用真诚的爱与智慧的心呵护、帮助、指导女孩,帮助她改正了不少问题。我当时读完后非常感动,情不自禁地看了几十遍,还撰文写下了自己的体会。 “基础教育必须重视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教育,研究孩子就是培养孩子,这就是我的教学理念。” 吴子健校长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要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其实简单却又是最难做到。 一直以来,吴校长都主张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学生上,而不是研究教材上。 小编了解到,吴校长在担任建青实验学校校长后,就开始进行研究幼、小、中学生创造力发展规律的研究,从2006年起,他带领中层以上干部开始了对教育原生态现象的观察、纪录、归纳、分析,并带动他们一起以原始的现象来研究学生。他每周对他们写的内容进行阅读、精选和分析,并就某一主题写出教育随笔,所写的内容超过上百万字。 教育的本质就是 让孩子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吴校长到包玉刚实验学校担任校长后,发生了两件事情让他终身难忘。 故事2:抽水马桶 有一天在小学部,保洁工突然听到卫生间里有声音,打开门一看,一个小男孩正在那里拆装马桶的水箱。 课后我们把他喊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想研究一下马桶水箱冲水的原理和构造。 我们又把家长请来,才知道这个孩子从懂事开始,除了他父亲的名贵手表,家里所有的东西他都可以拆装。 那他为什么在学校里面拆? 因为家里的是连体式马桶,学校是分体式的。 家长知道以后,当然对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但同时你们知道家长做了什么事吗? 他特地买了个分体式马桶,让孩子在家里拆装。 后来这个孩子在香港举办的乐高国际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回想当初我们面试这个孩子的时候,他差点没被招进来,为什么? 坐不定。 从我们的心理行为规范来看,好像有点“问题”,但是经过讨论,大家觉得,说不定他在琢磨事情,这说明他应该是具备创新能力的。果然不出所料。 故事3:黑客 有一次在包校中学校长会议上,分管品格教育的领导反映,最近包校的网络被入侵了,黑客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 由于他进入网络可以看到我们所有的邮件,所以必须严肃处理。 但我认为应该先了解事情发生原因,调查后才知道,这个学生想看一下包校的网络安全设置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他也想检验自己信息技术的能力。 再进一步了解下来,这学生是六年级转过来的,入学才两周。 我们的信息主任请他的家长到学校来,说孩子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达到高中的水平,六年级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建议家长可以在外面找更好的机构进行培训,并且推荐了一些学习网站。 原来,这个学生在四年级时每天玩游戏到凌晨4点,家长虽然把电脑收掉,但还继续提供机会给他进一步学习,这次听到信息主任的鼓励后,更激发了他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 后来,他和其他同学所发明的导盲耳机,获得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又获得了中国科协的肯定,作为中国科协英才计划的一员参加各种国际计算机论坛。 现在他的导师是复旦大学计算机和软件学院的院长。最近,他所设计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也在包校正式运用。 吴校长表示,从这两个孩子获得成功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思考这两个问题:
不能简单地说对还是不对。 现在不少学校在上课时,老师要求学生安静听课、举手发言、手放到背后,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许顶撞……都是不!不!不! 这样用简单的“不”来培养的孩子,能有创新能力吗? “我想,我们如何来处理约束管教和保护叛逆这两者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认为对孩子叛逆的宽容,就是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他表示,最近一个很热的名词就是“工匠精神”。 在德国,孩子们从幼儿园、小学开始,老师和家长就按照他的个性特长来设计专业发展路径,60%的孩子进入了专业职业技术学校。 所以德国的工业水平和产品技术是世界一流的,因为它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按照其个性来发展并取得成功。 “所以我想,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孩子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他说。 结合中西方教育优势 课程是包校最大特色 小编了解到,吴子健校长从90年代起,开始从事教育国际化与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同时,他还拥有在传统学校和国际学校担任校长的经验,对中西方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中国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西方教育注重创新、个性、诚信,强调动手能力。 在包玉刚实验学校担任校长后,他注意到西方教育体系中对艺术、体育、戏剧、音乐十分重视,这点让他体会很深。 仅以体育课举例,包校的体育课时间长、项目多,体育项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挑战性强。在包校,小学部学生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就已经达到90分钟。 作为一所国际学校,包玉刚实验学校是如何结合中西方教育优势的呢? 吴校长介绍,包校确实是一所十分注重中西教育结合的学校。这在课程设置上就得以体现,具体说来: 六到九年级:上海课程结合英国课程 六到九年级的“上海+”课程,是以上海课程为基础,结合国外课程。“上海+”课程紧密结合并运用中国课程和国际课程的标准与实践,广泛地推广中文和英文在学校生活中的使用,让学生了解自己母语的文化并为其精华之处感到自豪,同时也乐意接纳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 十到十二年级:“国际+”课程 十年级采用剑桥IGCSE课程,十一到十二年级采用国际IBDP课程,同时还开设了语文、历史等四门中国课程,形成了包校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国际+”课程。 成功家长的特质 在吴校长看来,成功的家长往往有着共同的特质,而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也有方法哦,一起来看下吴校长怎么说的吧: 什么是成功的家长呢?在吴子健校长看来,成功的家长往往会有以下几个特质: 1、有正确的育人观、不功利 每个家长都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你希望孩子长大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关键词:善良、懂得关爱他人、乐观积极、不畏艰难挑战、幸福感 2、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品质和习惯 成功的家长在对孩子日常教育中,会把对孩子的品质、习惯、社会公德培养放在首位,而不只从孩子的学业、技能上考虑问题。 3、言传身教 成功的家长不只会说“大道理”,自己也能在日常行为中贯彻,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4、平等交流 成功的家长应非常注重与孩子平等交流。 5、关注孩子的成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学生的活动中 吴校长表示,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一个孩子的三个重要平台。作为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 他举例,包校小学部有一个“故事妈妈”的活动,很多学生的母亲利用双休日进行培训后,到课堂上为孩子们讲故事。 又如,包校的“RUN-A-WAY 自行车户外活动俱乐部”,目前已经有500多名学生和家长加入会员。俱乐部经常举行亲子骑行活动。 “今年春天,我参加了包玉刚实验学校RUN-A-WAY俱乐部成立五周年的一次活动。俱乐部成立以来,进行了两湖三岛自行车骑行——环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太湖、千岛湖骑行。 初中同学最多要骑到900多公里,小学三年级同学也能骑行500多公里。 骑行活动健康环保,不仅让亲子之间的感情进一步提升,而且长距离骑行还能增长孩子见识、锻炼毅力和团队精神。”吴校长说。 对于家长来说,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呢?吴校长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0招教你培养孩子成才 1、保护孩子的创新能力 比如前文故事中提到的两名学生,他们家庭对孩子的好奇心非常保护,注意关心、帮助和引导孩子。 2、鼓励孩子在家里做家务 3、鼓励孩子毎天进行体育锻炼 孩子每天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有益健体,而且有助于毅力的培养。 4、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拥有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从中受益一辈子。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阅读经典名著,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5、与孩子相处时不要经常看手机 与孩子相处时,家长一直看手机是对孩子的一种冷暴力,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6、言传身教,带头看书看报 家长自身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给孩子建立好榜样。 7、经常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参加社会实践 8、每天与孩子交流,重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家长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 9、注重培养孩子兴趣 成功的学习要建立在兴趣上。家长不要逼着孩子去学,而应注重孩子兴趣的建立。有了兴趣,孩子的学习能动性自然会增强。 10、让孩子有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在孩子的成长中,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这对培养他的自信非常重要。 吴校长推荐书单分享 最后,吴子健校长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综合了包校老师学生的阅读感受,为粉丝们推荐了书单,赶紧看过来吧: 给家长推荐的书: 1、《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 (1)讨论艺术; (2)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3)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 (4)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爱弥儿》 卢梭写的书籍。讲述了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3、《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从母亲角度写出的生命体验性质的生活散文,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让家长和孩子彼此尊重,一起成长。 4、《ReadingTogether》 对于低龄的孩子,如果家长不知道给孩子看什么书的时候,推荐这本。里面有很多对其他书的介绍,可以加强亲子关系。 给学生推荐的书如下: 1、《我的爸爸包玉刚》(包陪庆)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包玉刚爵士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爱国爱乡、持家有道、严父教诲。长女包培庆在书中描述了其训勉及可贵的家教。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了解、传承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 3、鲁迅的作品,如《呐喊·彷徨》 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能力的优秀文本。 4、《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日)黑柳彻子,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5、科普作品:时间简史(霍金) 《时间简史》的作者是斯蒂芬·霍金。该书是一部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讲述了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 6、《爱的教育》 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被各国公认为最富有爱心和教育性读物 7、《罗尔德·达尔》 这套系列作品在儿童中非常受欢迎。 8、《Ranger’s Apprentice》 这是本关于冒险的书,语言非常简单,读起来非常有趣,即使不怎么乐意看书的人也能轻松读完这本书。 9、《Chineasy》 适合中文初学者。 10、《Everything I Need to know I Learned from a Children’s Book》 11、《ASTR SMURF》 这是本有趣的漫画书,对于低龄的孩子可以从看漫画开始培养阅读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