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讀書筆記

 房受谦 2016-10-10
老子在这一章里,仍然给我们论述了三个规律: 一、遵道贵德是德高之人的重要品质; 二、“道”的形态自古及今从未改变; 三、认识了“道”,就是认识了大自然。 在学习之前, 先了解一下本章一些词句的含义 : 1、孔 :当通讲。《汉书 . 西域传》:“辟在西南,不当孔道。” 是说某个地方偏僻,不在通道上。孔德: 通德, 意为品德极高的人。 2、德:“道”显现于人为“德”。 3、容:仪容,容貌。 4、恍惚:仿佛、模糊。 5、象:物象。 6、窈兮冥兮:窈,深远,冥,暗昧。 7、精:极细微的物质,万物本源。 8、甚真:很是真切。 9、信:信息。 10、众甫:引伸为初始。 11、以此:此,指“道”。   一、遵道贵德是德高之人的重要品质 修炼达到极高境界、 道德品质非常高尚的人,他就是一个通德的人。这样的人, 他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会认真地按照道的准则、 也就是自然规律去行动。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 : 越是认真按照道的准则行动的人,他的品德越高,品德越高, 他就越能够严格按照道的准则行动 。就是通常所说的“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 ”的道理。精神和物质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而对我们普通修炼者来说,又怎样向有大德的人学习? 我个人以为至少从以下基本面做起: 1、面对工作,不畏艰难,去努力完成; 2、面对荣誉,退在后面,当谦虚谨慎; 3、面对矛盾,自我批评,应服从大局; 4、面对误解,宽以待人,要胸怀坦荡; 5、面对收获,切莫自满,须再接再励。 如果能够做到这几个方面,我以为可以成为一个初级修炼者了。当然还有更多、更高的追求。我在没有做到以上方面之前,不要说得过多。马上要学到第二十三章,懂得 “ 希言自然”的道理,就不敢信口开河。 二、道的形态自古及今从未改变 “要想知道 ‘道’ 的真谛吗?只有通过自已严格认真刻苦修炼, 在无私无欲无我的天人相应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直觉‘ 道 ’ 。” 从远古到如今,“ 欲以观其妙 ”者趋之若鹜,然而能知其一二者寥寥无几 。“道”是怎样的呢? 老子在这一章里做了极为细致的描述 : 道啊! 在浩瀚的宇宙中恍惚不明,似无若有。恍惚不明啊, 其中有象;不明恍惚啊,其中有物 ; 幽暗深远啊,那里面有万物的本原 。那本原甚是真切,其中还包含着可以得到验证的信息 。这就仿佛是用一只百万倍的太空望远镜对“ 道” 进行了观测,并将观测到的情景记录在了本章之中。 三、认识了道,就是认识了大自然。 接下来,老子告诉我们, 从远古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道 ”的名字和形态从来没有未改变,而是一直遵循着万物萌生时的样子。 何以知道万物萌生时的状态呢?就是以“ 道 ”的形态为依据。所以说,认识了“ 道 ”,就是认识了大自然。学习了这一章,使我们对万物之源、无所不能的“道” 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