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赞美套路

 红瓦屋图书馆 2016-10-10

赞美套路


    拿了压岁钱,爸妈说,“来,帮你存起来”;电话结尾,随口一句,“有空一起吃饭”;室友新做的头发,瞥一眼,“精神多了”,这些,都是套路。套路就是人生的棋谱,不走套路的,或者奇人或者人渣。电影也是这样,套路玩得好,皆大欢喜;逸出套路的,就是神作。

    暑假过去,电影市场倒是回暖了,不过网上很多评论都在声讨套路,《谍影重重5》是套路,《星际迷航3》是套路,《釜山行》 满满当当僵尸灾难列车套路,《七月与安生》 不就是两女一男红白玫瑰,《追凶者也》也是,科恩兄弟套盖里奇套昆汀。中国电影跟中国足球一样让人胸闷,但中国绝对有世界超一流影迷,比如说到《追凶者也》,网上有人飚套路,一路从《心迷宫》《无人区》《冰血暴》分析到《摇滚帮》,这还只是三个字头的电影部分,反正,套中套连环套,江湖高人总结出的各种套路,足够勒死这些电影。

    可我倒是在最近的套路中看到了中国电影的零星希望,一言以蔽之,无论是《七月与安生》还是《追凶者也》,都让人觉得光套路就足够撑起未来十年的电影纲领。

    《七月与安生》的故事很简单,两个姑娘,一静一动,如影相随,男人的出现撕开了友情的口子,最后是,安静的七月接手不羁人生,漂泊的安生回归中产生活。电影征用了青春片的所有套路,安静女恋家庭,漂泊女到处睡,她们关于自由、流浪、爱情、婚姻的概念都非常套路相当庸俗,类似“25岁之前是流浪,25岁之后就是浪”,祖师奶奶张爱玲要是听到,肯定出手痛打,25以前才叫浪叫矫情好不好。

    而《七月与安生》让人舒服的地方是,演员的所有电影表现,没有一点点逸出套路,也因此,套路反而陈仓暗渡似的隐形了。七月撞破安生劈腿,她甚至都没有像原著小说中那样,一个耳光上去,这就像,王文娟唱到黛玉临终的“宝玉,宝玉你好”,她的声音降低一度反而增强了表现力,但这句“宝玉你好”依然是王派唱腔。大套隐于套,以往青春剧千篇一律的毛病就是,各种方式撑破套路,可以用一朵玫瑰的地方用了一千朵,可以用一个眼神的地方用了十把鼻涕,一句台词可以解决的过节用了五分钟你嘶我吼,导致所有人物成了套中人。但《七月与安生》给了人物套中的空间,而就是这一点点空间成就了电影。说到底,去看青春片的,都是有大把一手的青春经验,编导留下的这点空间,观众自己填上去了,潘金莲的竹竿才叫打到了西门庆。

    一样的方式,《追凶者也》 也使用了隐形套路方法论,无论是刘烨、张译还是段博文,三人戏各有类型各有源头,环状结构可以追溯出很多黑色桥段,但三段故事都没涨破叙事,刘烨、张译和小段因此还能在一个社会层面聚头,否则三个空间里的刺头、杀手和古惑仔聚在一起会很牵强。曹保平从《烈日灼心》 的饱和高音里退回一步,我觉得是好事。

    中国电影先把套路做稳了,再出发也不迟。没有阮玲玉,就按套路拍神女;没有张国荣,《霸王别姬》就走老套路。就像所有的套子一样,套路是构筑电影安全的一个方程式,大神匮乏的年代,让我们先像《釜山行》结尾那样,按套路解救孕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