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明目张胆的九大错别字,佩服佩服!

 楼底堂主 2016-10-10

对于错别字,人人唯恐献丑于人前,一经发现,赶紧拭去。但有些个错别字,却晃灿灿地悬挂于一些著名景点的牌匾或者石刻之上,流传至今……


天下第一错字



地点:

承德避暑山庄


错字:

避暑山庄——“避”右边的“辛”多了一横




最有说法的错字



地点:

杭州西湖


错字:

花港观鱼——繁体“鱼”字四点变三点



最富哲理的错字



地点:

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


错字:

“风流宛在”——“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




最令人叫绝的错字



地点:

山东曲阜孔府


错字:

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的“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地点:

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


错字:

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所题,至于题者叫甚名已无从查考了,估计也是精通书法者。





其他“明”字:



在成都著名的武侯祠内也有,有块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写成了“眀”;新都的宝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写成了“眀”;济南市大明湖门牌上的“明”字,同样写成了“眀”。


最壮观的错字




地点:

秦皇岛市山海关


错字:

天下第一关——“第”字竹字头变草字头



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地点:

西安碑林


错字:

碑林——“碑”字少一撇




最有恩情的错字



地点:

天津蓟县独乐寺


错字:

报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


典故:


最神话的错字



地点:

济南趵突泉


错字:

趵突泉——“突”字少了一点


典故:

在济南府“趵突泉”,泉池中有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


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

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