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016-10-10 | 阅:  转:  |  分享 
  
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来源:寻医问药网时间:2012-03-16发布者:白夏收藏本文

?胆碱酯酶是临床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常见指标,很多人对此指标并不太熟悉。那么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肝病专家指出,胆碱酯酶是由肝脏生成后分泌入血的,它能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所以当胆碱酯酶检查出现异常的现象时,一定要到专业的肝病医院治疗,防止病情出现恶化的情况。

肝病专家介绍说,肝细胞损害时,胆碱酯酶合成减少致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降低,临床上主要用于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和肝病的预后。急性肝炎时酶活力下降,至极期达到最低值,然后渐升,如果活力一直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肝硬化时酶活力随病变严重程度而相应降低,肝硬化代偿期酶活力正常,失代偿期酶活力显著下降,在肝昏迷时最为显著。

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胆碱酯酶降低的可能出现的疾病: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活动型、肝硬化、肝脓肿、各种癌、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皮肌炎、急性心肌梗死)、遗传性血清CHE异常症、有机磷中毒(轻度中毒降低30%、中度中毒降低50%、重度中毒降低70%)、溃疡性结肠炎、肾功能不全、天疱疮、烧伤等。

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胆碱酯酶升高的常见疾病有: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脂肪肝、原发性家族性高CHE血症、血清CHE变异、原发性肝癌等。

肝病专家提醒,当检查中出现胆碱酯酶指标异常时,一定要查明是什么疾病引起,以做针对性治疗。



献花(0)
+1
(本文系泰山冬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