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父母老了,别让爱走失

 汉青的马甲 2016-10-10



当城市越来越大,街道越来越宽,车水马龙越来越喧嚣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老人从家人的视野中丢失:


他们不太能分辨大厦之间的差异;

不会用手机导航给自己规划合适的出行路线;

甚至不知道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谁会愿意停下来耐心地为他们指明回家的方向;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加剧,截至2015年年底,60岁以上人口已经突破2.2亿。全国每天走失1370老人,进入老龄化社会你会走失吗?


—— 头条寻人纪录片 ——



(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失去之后,才知道有多重要


2016年8月30日,75岁的老人刘建钧在北京宣武门地铁站走失。


老人来自江苏常州,从内蒙旅游后准备回家。为了圆老人一个去天安门的梦想,一家人特意在北京停留一天。不料,在地铁换乘期间,老人没有及时下车,便与家人失去了联络。




“平常时候觉得不怎么重要,有一个爸,可是一旦没有的时候……”


女儿刘怡焦急地在沿线地铁站逐个寻找,但并无音讯,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难过。


在中国,每天都有很多像刘建钧这样的老人从家人的视野中丢失。


人一旦丢了,一个家便缺了口儿。即使是用尽全力地寻找,过程往往也是漫长而煎熬。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5月24日,94岁的李秀英老人从家中走失。年近70、也已经是一位老人的大女儿想尽办法,都没能把她找回来。



“我老妈呀,是我们所有人的核心,你说这核没了,这个肉也就这么回事了……”




李秀英老人的外孙女道出了所有走失家庭的心声:“比坏消息更糟糕的是永远没有消息。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坏消息,所以我们永远都有希望。


当老人走失,我们有多少种寻人的方法可以尝试?


报警……疯狂地走上街头寻找……在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张贴寻人启事……反复查看监控录像……求助于医院、救助站、甚至鬼神之说……


而只有当希望被找回时,我们才重新被赋予好好生活的动力。

 

还能见到你,真好


幸运的是,在多方努力之下,两天后,走失的刘建钧老人被成功找到,和家人团聚。




女儿看到爸爸的第一句话就是:“爸!您没瘦,太好了!”



“我可爱的爸总算找到了!”再次看到父亲的那一刻,刘怡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当他们渐渐老去,可能会不记得回家的方向,不记得熟悉的街道,甚至不记得亲人的模样。


也许你还年轻,但年迈的他们却已经进入了随时可能迷路的年纪。


头条寻人,让我们一起用科技寻人


互联网时代,【头条寻人】给出了更科学的寻人方法。


借助互联网+的精准地域弹窗技术,【头条寻人】对寻人或寻亲信息进行精准的定向地域推送,可以帮助家属寻找走失人员,帮助被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的疑似走失人员寻找家人。




上线8个月,【头条寻人】已帮助341个家庭再次变回完整。


但是,整个社会对老龄化问题和走失群体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据《中国老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显示,全国每天平均走失1370位老人,多数为失智老人。




而视频里的几个家庭,除去刘建钧之外,也还都在继续寻找。


这种看不到终点的担忧和等待是否还将成为数以万计的家庭难以承受之痛?我们希望汇集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个老人都能与家人团聚。


老人可能会遗忘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却不能忘掉亲爱的他们。


每个人的家中都有老人,每个人也都不可避免地会老去。关注每一个走丢的老人,就是关注自己和家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