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域董事长/李晓宁 九月参加了人民大学举办的“斯坦福创新研究学习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11天的课程,内容很丰富,除了斯坦福大学教授的课程,还有Google、IBM、Autodesk、SAP、硅谷企业等等参观交流。硅谷被称为全球的创新圣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在这里学习和观摩。对我撞击最大的课程是和段永平先生的座谈。也许秀域是做实体经济的,对于踏踏实实的在实业突破的企业家,更加崇拜。 段永平先生创造了很多商业奇迹:28岁接任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工厂,推出小霸王学习机,迅速达到单品年营业额10亿;随后创业推出步步高,一时间步步高VCD、步步高电话,甚至那首步步高的歌,都成为那一代的励志传奇。段永平先生还以62W美金(换算人民币大约是415W)的价格拍下了和巴菲特先生的午餐。大家都以为他淡出江湖了,实际上他的奇迹正发生在手机领域。OPPO和VIVO却悄无声息地“进了村”,红旗都快插遍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这两个品牌才是闷声赚大钱。令人吃惊的是,当这两个品牌随处可见,占领了绝大多数二、三线市场时,大部分人连这两个品牌是谁家的,创始人是谁,经营团队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一个在泰国的亲戚让我帮她买几部VIVO,她说:在泰国,VIVO才是第一品牌,而不是苹果。一篇新闻报道说,在印度,随处可见的中国品牌是OPPO和VIVO。 OPPO和VIVO加在一起的销量事实上已超过了华为,中国手机的第一阵营真实的排名是OPPO+VIVO,华为。段永平先生的品牌很高调,团队却异常低调。我们在见到段永平先生之前,大家都很兴奋,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个神奇的公司,这个神奇的人物。 段永平先生中等个子,很敦实,平头,一看就精干,务实。段先生快人快语,见面就说:“我就两句话和大家分享,后面的时间你们可以提问。”我们都很期待段永平先生有精彩的演讲。讲他传奇的“市场定位”、“营销策略”、“战术”,或者讲讲他的“用人之道”,要知道,有关OPPO、VIVO异军突起的财经分析文章,各类“教科级鸡汤”满天飞。而这个神秘壮健的中年男子,却说:“只有两句话分享?” “我要分享的两句话:第一,坚持做正确的事。第二,如果发现自己错了,立刻去改。” 段永平先生随后解释了一下:“注意正确的事,不是最赚钱的事,不是媒体关心的事,更不是满足虚荣心的事。” 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舟车劳顿跑到美国读书,花去的时间精力因为这两句话全值了!在同学们提问的空隙,我走神问了下自己:我知不知道什么是秀域最正确的事?!我知道;但我有没有坚持做?没有,我常被其它的一些伪目标左右,例如业绩、利润、上市甚至舆论等等。再问了自己一句:当发现自己错的时候,有没有立刻去改?!自问自答:没有,常常没有,因为给了自己很多借口。 几分钟后我的思绪回到课堂,同学们已开始问段永平先生问题了。大家大多在等待段永平先生揭秘运用何等神秘的战术赢得这场手机之战,但段永平先生的回答干脆利落,解决问题的根本,基本上都回到那两个原则。 有同学问:请问VIVO和OPPO是用什么市场策略突然强大异军突起的? 段:我们不是异军突起的,一直很强大。你别忘了,步步高一直是做手机做电话的,我们做了二十多年,专注技术领域。我们的市场策略就是盯着消费者,做更好的手机。三年前,我就知道今天的结果。因为我知道我们在坚持做什么。曾经有一个品牌的手机同样配置比我们便宜几百元,那几个月,我们的销量大跌,市场部找我,要降价进行“价格战”。我问采购部,“是不是他们比我们买到更便宜的材料?”采购部说没有,我又问工程师,那个价格做得出来吗?工程师说:做不出来。我就告诉大家,“不用管它了,他愿亏他亏去吧,企业可以亏多久?” 座谈过程中,段永平先生一再强调:他看不懂不赚钱、烧钱的生意,一个企业不赚钱是没有天理的,不赚钱就不能研发,不能为顾客持续创造价值,所以,他说:“我从来不投互联网企业,我看不懂。”他的投资逻辑非常像巴菲特,这也是为什么他拍下了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有同学问到和巴菲特的午餐,谈了些什么?他只是说学到了很多东西,那餐饭非常值得。 同学又问:“您和您的团队非常低调,基本上看不到你们在媒体露面?” 段:“见媒体,高调对产品的本质有改变吗?” 在段永平先生回答大家问题的过程,他一直聚焦到“最正确的事就是为顾客创造真正的价值”,他说:“我们开会,从来不谈业绩、利润、预算,我们只看顾客需求是什么,我们为顾客价值做了什么,我们只谈顾客、只谈市场。”我必须旁白一句,段永平先生能这么豪气,是因为步步高没贷款,没融资。我听到这句话,心想,秀域高层再开会,最起码可以把顺序倒过来,把会议时间比例重新分配,先讲顾客体验,分析顾客投诉,分析市场需求,再讨论流程,效率优化,最后讨论业绩、利润、预算。 我问了段永平先生一个问题:“顾客思维、顾客导向,这些我明白非常重要,可不管我怎么强调,总觉得团队做着做着就走样了,有什么好方法?”段永平先生立刻回答我:“你说的做的都不够多。”我脑子中“砰”,跳出那句话:“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多简单的答案!!!我常去抱怨团队,责任是在自己啊!!我们常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勉强的最初是靠制度、靠奖罚、靠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最后才能让团队形成条件反射,形成自然约束。” 席间有同学问了一个“豪情万丈”的问题:“您觉得什么时候可以超越苹果?”段永平先生回答说:“我们和苹果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现在谈超越苹果完全是个笑话。”又有同学问:“我看到有些国产品牌的手机已经提到某些技术超越苹果了。”段回答到:“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就像我说我的乒乓球比乔丹打得更好,这样的比较有意思吗?可能我们在一些不重要的局部比苹果的技术好,但在整体水平上,我们还和他们差得非常远。” 听到段永平先生这句话,我脑子闪过另外一个通俗版:自HIGH没价值。对标的选择,选择的好就会让自己低调、务实、不断努力;选择的错,就会让自己独自狂妄,就会觉得自己超英赶美指日可待。 段永平先生的每一个回答都透露出他的本性:脚踏实地、务实、聚焦。 和段永平先生一个多小时的座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前几年的“大鸣大放”般的互联网金融泡沫,漫天遍野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营风口论,羊毛出在猪身上,这些都让商业进入狂热。国庆节骤然去世的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很多人说他被资本绑架了,想想那几年的互联网企业,几年的时间,有了一些用户数据,就可以值几亿、几十亿美金,是很多实体经济要走几十年的路程才可能达到的。好多人都变得浮躁,对于实体经济的经营困难、成长缓慢没有信心。CFO曾发一些财经文章给我,讨论新的商业模式、经济转型、外部投资环境等等。我回复说:我们是做实业的,实业的特点就是不管外面如何风吹雨打,不管别人追逐什么,我们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实事,走老实路。 现在说“资本的寒冬,互联网泡沫”,舆论开始重提“回归初心,商业本质”。8月份我去参加了华为的培训班,那是我第二次参加同样的课程学习。四年前第一次参加的时候,我们都迷幻于华为采用的各种绩效方式、华为基本法、薪酬分配原则等等;四年后第二次去听课程,会明白所有战术的核心,归结到战略的基本点,就是“道”的坚守,而华为之“道”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任正非说:“我们就是磨豆腐的,只要踏踏实实把豆腐磨好了,我们就会有机会。”在这些伟大的企业面前,没有他们“道”的坚守,去讨论他们的“术”是没有意义的。华为、OPPO、VIVO、海尔等等企业,所有战略战术的基本是踏踏实实做好产品,专注持久投入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商业本质,初心不存在回归的问题,对于这些优秀的企业来讲,我们应该倒过来说,正是因为他们从未改变过,一直坚持商业本质,坚守初心,才创造了这些伟大的企业。 什么是秀域最正确的事?!答案是唯一的,为顾客提供价效比最高的服务(产品)。工作的所有重心都要和这个目标有关。如何坚持做下去?在战略、资金投入、薪酬、荣誉、奖罚、员工晋升等等方面表现出这是唯一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习惯中,不断地训练整体动作,统一思想,统一步调,让整个团队形成习惯,不断带领团队自我检讨,自查、自律,一旦出现航道偏离,立刻改正。 说起目标来,每个人都慷概激昂。知易行难。鼓励自己,鼓励大家,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一旦发现错了,立刻全力以赴、破除万难地去改正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