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年20倍收益如何炼成?

 欧森0吴 2016-10-10


4年20倍收益,如何做到?   

陈九霖走出体制创业,如何拿到第一笔钱?
创业公司C轮死,投资人如何避免风险?
经常被人看扁,为何又经常被看走眼?
在陈九霖的人生中,我们该学习什么?
 
众多疑惑揭幕,尽在今天《大咖说》之陈九霖(下)。


李德林:说说您的约瑟投资,讲到约瑟,从名字上肯定还有基督的情节,这个约瑟的名字怎么来的?

陈九霖:这有个故事,我在新加坡落难的时候,有个牧师跟我讲到,圣经上有几个人物都是落难,然后遇难成祥,转危为安,成为励志的榜样。

他就告诉我说,我今天的落难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的美意,所以给我取了个名字叫约瑟。

我回国之后,一个女士是一个基督徒,找上我说,陈总,你应该利用你的特长,建立一个投资公司,这个投资公司就以我的名字来命名,叫约瑟投资。

李德林:约瑟投资的发展战略是什么,有涉及到美元基金吧? 

陈九霖:原来我定位是一体两翼、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投资、投行、基金。投资就是以直投为主,投行就是投后管理和投资的服务内容,基金就是吸收社会资源。

国内与国际两条腿走路。国际方面是我和团队的优势与特长,因为我在海外并购了很多企业,斩获颇丰,应该把这方面优势发挥出来。所以美元基金是不可忽视的优势资源。


李德林:现在投资公司在投资过程中遇见“C轮死”,被投公司到了C轮如果盈利模式不给力的话,很难继续下去,你怎么看?

陈九霖:有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就是一开始寻找的领域和发展的方向就有问题;第二个就是后来一些项目拿到太多资金就不去专注原来本来要做的事情,搞得战线太长。我认识不少的创客,拿了钱之后,本来说搞一个网站,一下子搞了三四个。本来说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却搞了10几个领域。

再一个就是投资人的投后管理没有帮助好企业把好关,没有让他专注。

那么,如何避免?投资人要投准,加强投后管理。

李德林:您一般是怎么做的?

陈九霖:我投的企业,一个是看有没有人领投,然后我跟投。另外一个,我投进去之后,我一定找一个比我更大的投资人投进去。

前一种做法,万一这个企业倒闭的时候或者C轮死的时候,有高个顶住,我是矮个。当然,赚钱的时候,他吃肉,我喝点汤。

第二种做法,我投进去的时候,再“拽”一个人进去万一死掉的话,找一个垫背的,如果成了的话,他应该感谢我给他领投领的好。


李德林:陈总,您所投的项目中,有些已经退出了,项目中退出的最低收益有几倍?

陈九霖:因为我投的时间比较短,我又崇尚巴菲特的滚雪球和长期持有理论。

一般的项目,按照巴菲特的理论,你不想持有它十年,你不要去持有它10分钟,而且这个行业的平均持有期限是10年左右的时间。

我现在有两个项目退出。第一个项目退出大概用了4年半的时间,套利20倍。

第二个项目,3年半的时间,已经退出了,套利5倍。

现在还有一些在持有的项目,账面上也有几倍的回报,当然,我会逐步的退出。

李德林:你这个回报已经很大,退出的项目中最少的都是5倍。现在资产荒下,一年能有10%的收益就不错了。假设我是一个投资人,想做你的LP,你有什么选择标准?德邻俱乐部的小伙伴就有这种需求。

陈九霖:作为一个创业人来讲,他有一个过程,首先他寻找的资金,来自于身边的朋友、家人,闭着眼睛给你投的,这个阶段过去之后,是VC再是PE,再到自有资金的积累。然后到一定时候是银行的杠杆资金,再到一定时候是综合的资金。当然,从我个人来讲,我已经迈出了VC这个阶段。如果投资人要投资给我,我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有充足的实力,如果你从银行借钱投给我,我完全不需要这个钱,也不缺这个钱。

第二个,我要看这个投资人是不是有足够的耐心,你想今天结婚明天生孩子,那你别找我。你要打算投我,至少要保持5年至7年以上的心态。

第三,投资人也应该有一点素养,一个层次比较低的投资人,会影响你的投资成绩。所以还是找同道中人。


李德林:德林社的小伙伴可能对陈总很好奇,陈总当年是能源界的风云人物,当陈总从新加坡回来之后,有过短暂的在央企任局级职位的经历。之后陈总自己进行了创业,从投资开始。整个的过程是相当励志的。当初,您拿着几十万到了新加坡,当年没有几个人愿意接中航油在新加坡的那个活儿?

陈九霖:我当时去新加坡的时候,很多人就提到,这是把陈九霖放在热火上去烤,不出半年,一定会卷着铺盖回国。但是后来成为新加坡第四大上市公司。

从人生的经历上,我是一个经常被别人看扁,却经常看走眼的一个人。

我出生在农村,我爸爸一个人养活我们五口之家,当时我想考大学。周围人说,陈九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在我们农村里一个大学生没有。

后来,我经过努力,在升学率只有4%的情况下考上了大学,而且考上了北大。

同样,到新加坡的时候,大家也不看好,那个时候正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资金有限,但凭着这有限的资金,最终做出了事情。

后来,出现了“中航油事件”之后,很多人又讲,陈九霖这辈子就完了。包括后来,我从新加坡回来,还有人讲陈九霖也就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没过多久,国务院国资委安排我到一家央企当副总经理。于是,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说陈九霖重回国家队。

李德林:你那个时候在央企已经是局级了,以正常人的思维,未来会有很大的空间。

陈九霖:这又让人看走眼了,有人说陈九霖,可能就在那个位置干到退休。但没想到,2012年的5月7日,我又主动提出离开央企,自己搞一摊。

这时,有投资人也在犹豫,是不是要给陈九霖投点钱,有些人甚至已经签了约,订金都打过来了,但是最后真正要投资的时候,又撤回去了,有的人甚至把订金也要回去了。

但这些撤回去的又看走眼了,之后有更大的资金进来,做到今天的程度。

我相信,未来会再让很多人看走眼。


李德林:结合你自身的经历,陈总对德林社小伙伴有啥建议?

陈九霖:德林社小伙伴在创业过程中,看到很多成功者的光环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他们当年的辛酸。

当年的中航油是这样,现在的约瑟也是这样。我有一些不被人看得起的经历,当然,我也风轻云淡了。

就像巴菲特所说的,要有内部积分卡,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对自己的事情有信心就够了。

马云这样的经历也很多,当年到美国去找了35家风投机构,没一家投他,但15年后,他到纽交所的时候,万人空巷,排队见他。

真是,“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让你高攀不起”、“15年前我来这儿一个子儿没拿回去,今天多拿点回去”。

同样,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这样,多少年之后,人家回过头来看,当年看到陈九霖有他的经历,看到他也在路上,我为什么就没跟呢。
李德林:实际上,做人也好,投资也好,心态非常重要,我们德林社经常说一句话,投资是一种修行,其实每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修行。你自己心态不好,会影响你的朋友和家人。陈总外号九零后,不仅是与名字相通,更重要的是与陈总乐观的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投资的路上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只要我们在路上,就有成功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