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讲坛】梦欣:欣赏楹联的诀窍

 雨雪霏霏vwngx3 2016-10-10


梦欣 本名郭业大,网名汉景天、星光老人。自号品艺茶庐。籍贯广东潮阳。曾居深圳,现居广州及旧金山。1948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南师大历史系。曾执教于潮阳一中,后离职自谋职业。自小喜好古典文学,七十年代曾师从邓其熙先生学习文艺创作,之后一路浸染,养成伺弄文字、涂鸦泼墨、吟诗作赋的爱好。退休后始习拳剑,及弹琴奏乐。诗词作品及诗词评论,自认尚可交流。曾获百诗百联诗词大赛诗词评论优秀奖,纯属意外。现为香港诗词学会顾问。


低俗应须藏有趣,高怀也得见神奇

——梦欣楹联讲座之一


欣赏楹联的诀窍


  大家好!我是梦欣。这里的领导、教务长要我来讲一讲楹联。我傻乎乎地就来了。到这一瞧,一大批老相识,也有许多新朋友、新面孔。新老朋友的水平都比我高,我怎么讲?跟大家共同学习就是了。


  中国的文人,尤其是民国以前的文人,不但诗词写得好,通常也是楹联高手。如果说,诗词在较多时候还是属于自吟自咏自得其乐的话,这楹联可就不一样了。它通常是要当庭广众地露面的,不是刻在柱子上,就是悬挂在大堂处。因为有这功能,所以便给了文人一处炫耀的宝地。既然可以炫耀,当然就少不得持才比拼,以见高低。


  这种才识的比拼,通常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背后偷袭。举个例子。清代大文豪何绍基诗书联均有名,乐山凌云寺东坡读书楼有他写的一副楹联:


江上此台高,自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迹遍,羡嘉、峨特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这联不但格调高雅,对仗精当,而且豪迈俊爽,又兼联书双绝,果然脍炙人口。清末民国初,“川南三怪”江安名士朱青长一次游到此地,看了便很不高兴,说这何子贞也太狂傲了,当真看咱们四川自东坡、颖滨之后就没得几个读书人了?要劳他扁舟载酒来此提劲炫耀!于是即向寺僧索纸笔大书一联:


杰阁瞰双津,锁领源流,略放馀波衍江汉;

雄才横百代,扫空今古,长留风月管岷峨。


  这副楹联,也确有功力。它把握住四川与湖南(何是湘人)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别,说川蜀雄据双津上游,略放馀波足衍江流九派,遑论湘江汉水。所以雄才百代,都还是四川人管领风月。这联气势在何联之上,但对仗略有瑕疵:余波为一事,风月为二物,余波对风月略有差强之处。但如把风月当成文化理解,也对得上。所以,朱青长很得意,他曾自负地对人说,此联即是蜀湘一场文字征战。但你这是在人背后施放冷箭,那有“征战”之对阵。


梦欣自书对联


  有对阵“征战”的是才识比拼的第二种,当面索对。近代岭南出了两位大文豪,一位是康有为,一位是梁启超。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但学识在其老师之上。传说有一年梁启超去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耳闻梁启超的文名,想给梁启超来一个下马威,刚见面即出一联考核梁启超。


  张之洞出的上联是: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武汉旧称江夏,张之洞拿江夏做文章,故意为难梁启超。显然,回答第一或第二都会落进张之洞的圈套。但这点雕虫小技难不住梁启超。梁启超略一思忖,即对出下联曰: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孰敢在后孰敢在前。


  妙对。张之洞瞠目结舌,甘拜下风。大家看得出妙在什么地方吗?第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张的上联玩的是“易词法”。在同一联中,将一词用后接着又做词组再次使用形成词义变化的技巧,就叫“易词法”(例: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梁启超的下联也用同一技巧,无懈可击。第二,梁启超以漠视名分地位的超然气质让张之洞立马露出猥琐狭隘之心胸。儒家的思想内核是王道,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胆识要有气节而不计较名分。孰敢在前孰敢在后的回答,既谦逊又豪迈,境界便在张之上。


梦欣自书对联


  才识大比拼的第三种是现场同题撰联。这种情形我们日后有机会碰到,这里就不说了。之所以先和大家说这些,是想让大家知道,不沾文墨便罢,一旦做成了文学青年,诗词中坚,文坛老将,那么,楹联你也必须懂,不但懂,还得会。会读,会写,会创作,会耍弄几手花招。今天的这一节课,先讲如何欣赏。


  楹联,从广义上来说应该叫对联。因为只有那些贴、挂或镌刻于楹柱之上的对联,方称楹联。从这一层关系来看,对联便包含挂上楹柱的楹联和仅在口头上创作、或用文字书写出来但没有挂出来或没有镌刻于楹柱上的非楹联。但因为古人已用楹联泛指一切对联,所以我们现在也继续沿用楹联这一名称。也就说,在没有特定说明的地方,楹联即指对联。


  旧说楹联出现于于五代末。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把五代后蜀孟昶(chǎng)那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桃符定为楹联之始(谓“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之后,他的学生梁章钜以及后来的楹联学者都认定孟昶是中华大地第一副楹联的专利持有人。但当代的楹联家们却从许多地方志中挖出唐代的许多副对联出来,于是,纪晓岚的结论再也站不着脚了。因为在孟昶之前,有许多比他更早的楹联。例如,方东先生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上发现了三副唐代的堂室对联(1),白启寰先生发现《江州义门陈氏家谱》载有唐僖宗题联(2),闻楚卿先生在编纂《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中发现了十副唐联(3),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在敦煌文献中发现了十二副唐联(4)。等等。


梦欣自书对联


  这些新发现和新研究,把楹联正式出现的年代大大提前了。至迟是在唐代,楹联就有了(也有人找到南北朝时有印制过《语对》、《语丽》、《法宝联璧》这三种对联书籍的记载证明对联起始于南北朝时期)。但再进一步考察,对对子的出现似乎又要更早一些。


  对联俗称对对子,通常是一人出上句,另一人对下句。《世说新语·排调》里面载有这样一段故事:陆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张华坐。张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拱手曰:“云间陆士龙。”荀隐曰:“日下荀鸣鹤。”这二人的相互介绍,实际上就成了一副对子。陆云,字士龙,吴郡人,十六举贤良,文才与其兄陆机齐名。“云间”,今华亭。荀隐,字鸣鹤,颖川人。“日下”指京都洛阳。此出句、对句以地名对地名,人名对人名,非常工稳。


  读过前人的书即可知道,以前小孩子上学,在一开始的启蒙教育当中,对对子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鲁迅先生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起自己学童时期的书塾生活,提到了在课堂上对对子:“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了七言”。“对课”,就是对对子。旧时学习词句、进而准备作诗的一种练习。例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老师说“独角兽”,学生对“比目鱼”。等等。


  古代学童的启蒙教育,开始接触对偶句,背熟一些对偶文。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童蒙读物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对偶句。有大量的经典对偶句烂熟于心,对对子便有一些规律可以仿效。因为儿童的见识浅,知识不多,阅历不多,所以对对子的思维是相当直观的,这有个好处,就是所能对出来的,不是同类就是异类。即正对或反对。这样训练下来,对于词性便有较多的认知。


梦欣自书对联


  显然,现代的儿童教育,先识字,后读文,再背诗词,少了这一项对对子熟练掌握词性的训练,文字基础就显得相当薄弱。据说一位高三语文老师给学生出句“满园春色好;”让学生对下句,结果对上来的居然一个合格的都没有。比如对“无人来欣赏”、“红杏出墙来”、“校园鲜花美”、“总有一枝秀”、“景色关不住”、“鲜花不能折”等等。也不能全怨学生笨,责任其实在老师。因为老师没有把游戏规则讲明白。老师如果先有提示,这个句子有三个音节,满园、春色、好,你的对句必须有相应的词性与之配对,这么说清楚了,学生肯定有合格的对句想出来。这个例子也说明,我们当代学生不懂对联知识,不会对对子。不过听说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把对联知识纳进中学课本的教材了。但依然太迟,应该在小学一边识字一边训练更有作用。


  初学作对,对我们这些大人来说,似乎不是很难的事。因为我们毕竟认识了很多文字、词语、世务、事物,知道怎么找同义词、反义词。对于刚入学的儿童,就有点难,也有些枯燥,因为联想的东西十分有限。但经老师引导入门之后,心智一开,也自能领略其中的乐趣。


  对对子是一种很有用的智力开发和写作练习。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que)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能对对子,才能分辨虚、实词,才会区别平仄声韵,对子作得好坏,可以看出一个人读书的多少,语汇之贫富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等。”


  历代的大文豪、大诗人们为什么能够出口成章,那么美妙绝伦的诗词,能够一挥而就。就与他们小时候受过严格的语言训练、文字辨识、文化浸染有关。既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又“谱不离口,拳不离手”,时时操练,日日磨砺,方能有出色发挥的表现。


  相比较而言,我们这一代入学接受的是新式教育,抽掉了许多先前私塾教育中很有用的知识和训练,像诗词、楹联、书法这些东西都是后来在工作中偷空自学的,我有时哀叹自己没能在这些领域里大显身手就安慰自己说:先天不足啊!你们是不是也有点先天不足?可能有人会,有人不会。


  先天不足也没问题,只要有兴趣学,任何时候都不算迟。那么,我们现在诗词学堂开楹联学习课,也不迟。相信将来从我们这里走出来的,一定会有楹联高手。


  问题是怎么学?真有欣赏楹联和创作楹联的诀窍么?听老师讲几节课就可以把楹联高手的品质铸造出来么?只要脑子不进水的人,大体都明白:假如那位老师说他手里有一把鈅匙,拿着它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楹联世界的大门打开,那一定是吹牛!学习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科学和艺术。那为什么我要在课程题目上写上“诀窍”二字?没啥,那是花招,想让多一点人来听课而已。明白事理是一回事,但期望有一条捷径又是一回事。普天下的人都这样。


  但有好老师和没有好老师又不一样。一般的老师会把所有的知识一字不漏地传授给你,他讲的东西,其实你在网络上和工具书上都能找得到。而好的老师可能不会什么都讲,他只给你带带路,然后告诉你,力气应该花在什么地方。我不是好老师,但我间于二者之间。我只把自己的感悟和个人的体验,与大家的融合到一起,共同思考,共同学习。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第一首诗词作品或者第一篇日记、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大体上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先读了许多前人的、许多别人的,囫囵吞枣地装到肚子里,累积到一定时候忽然随着一股冲动,许多句子、词语就蹦到了笔头上。但第一个作品通常都有模仿的痕迹。书法教学强调临帖,习练太极拳强调盘架子,都是一样的道理。你们下棋是不是先把所有的规则和招式都弄明白了再去和人家下。我相信没有,都是看了别人下觉得了解一点门道了就跟着下,还时不时被人瞪眼教训了一下才明白许多规则。


  学习的诀窍似乎就在这儿了,你必须大量地看,先看古代前人的,再看当代别人的,一边看一边模仿,然后再纠正自己不符合规则的地方。纠正的过程,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则。这比一开始就去学规则要深刻一些。比如象棋的绊马脚规则,那是适当限制马的威力,要没有这规则,黑马一卧槽,老帅就死定了。有这规则,对方便可以拉炮拉车绊一下马脚,局面便活了。增添了变化的可能性,下棋方有更多的乐趣。学楹联也一样,先去学懂联律、联格、对仗、修辞、机巧然后再来创作作品,看似路子挺正的,其实是最笨的。联格可以有十几种,其实只是一种于联文中嵌字的机巧。你就是不懂,也不妨碍你创作出好的作品。机巧从拆字、叠字、缀字、易词到转品、回文等等可以有三十几种,你不知道,也一样可以写出一副好联来。因为这些什么联格啦、机巧法啦,都是从前人的作品中总结出来的,当初人家写出好作品,也没有说我这个就是云泥格,我这个就是碎锦格;我这个用的是换位法,我这个用的是借对法。都是模仿前人写出来的。关键是你肚子里装有东西,要用时能拿得出来。


  所以,如果说真有什么诀窍的话,就是要大量地借鉴前人的作品。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你熟读名联三百副,作用也一样。就是要多读,要广泛地涉猎。


  这也是我为什么第一课不讲格律、不讲分类、不讲机巧,只讲欣赏的原因。


  怎么读,怎么欣赏?要不要搞出个一二三四的步骤或程式出来?可以说,一般人都喜欢这种程式。条理清楚,一目了然。但问题是,给出了一套程式,就都能欣赏了?问题恐怕还不是这么简单。况且,你要这个也不难,百度上一搜,马上就有了!而且,很多很多的楹联书,都会有这个内容的,那程式,也大同小异,无非是:一、看形式是否合律;二、看内容是否相关;三、看文字是否精炼;四、看节奏是否鲜明;五、看用典是否精到;六、看境界是否高远。再有啰嗦者,或者学问再广博一点,还可以继续列下去,搞个八条、十条也都会有的。


  我不想传授这种机械式的知识,那是书本的,不是实践的。说了等于没说。我常常怀疑那些喜欢罗列这些条目然后分别引用一些名联附之说明的人到底自己读懂了没有?因为那些评析文字都是你抄我、我抄你的,最后都抄了前人的。对于当代的楹联,他们不敢轻易地说,或者说了也语焉不详。因为作者还在,解释错了会很没面子。实际上,你要教会人家鉴赏的,就应该说当代的,前人的已有很多鉴赏的专著,还用你转述么?


  好了,我觉得要欣赏楹联,最要紧的是你得读懂它。有些作品,作者的感情、意图是藏得很深的,你必须把它深挖出来,才能判别好不好,好的程度如何。


  怎么挖?我这里有几句口诀供大家参考。看题目审其立意,由立意审其表达,由表达审其效果。三审定案,高矮立见。有思想闪光点者胜,有感情可动人者强,有奇趣可娱人者好。三者之外,再无好联。


  先说这胜、强、好三者的区别。我在评诗时是主张把感情的真挚放在第一位的,为什么在这里却把思想性放在第一位呢?这正是由对联不同于诗的特点所决定的。诗缘情,有情才有诗,有真情才有好诗。对联也有缘情而作,如自题联,但更多的是应景而作,如名胜古迹联,或应时而作,如春联、大暑联、中秋联,或因事而作,如婚联、寿联、挽联,还有的是应征和应制而作,这些就不一定得有真感情你才写,有的是应酬而不得不写。这一点便不同于诗。因此,读联,有时不一定能触摸到作者的真感情,但可以领略其思想的光芒、思维的深度。在好联中,一定是睿智高于激情,激情略胜奇趣。


梦欣自书对联


  下面找几副楹联来作个说明。


1、南京中山陵(作者吕可夫)

唯因天下心,万古青山长立碣(jie);

恐负先生意,一抔黄土错称陵。


2、题正定赵云庙联(作者康永恒)

尽道是将军故里,天际鹤归来,城市已非原郡址;

剧堪夸乡党淳风,庭前春荐享,衣冠犹似汉廷臣。


3、岳庙(作者王永江)

大丈夫死则死矣,问将军如此江山,归宋归金何有异;

后来者哭便哭之,偏对面一湖烟雨,时浓时淡不知愁。


  先看第一副。题目是《南京中山陵》,由此题目审作者之意图:一、单纯地纪念先烈以表敬意;二、借纪念先烈抒发个人的感慨、三、用立意厚重书写精美的楹联为名胜景点增添色彩。


  仔细读之,觉得作者的意图是第二。再查其写作背景,网上一搜,知道作者此联创作于2013年,同题共有四副。把其他三副也读一下:


其一

天下果为公,便达大同,一陵足可撑天地;

古来历崇德,虽无长治,万世依然傲古今。


其二

五千年古今人物,恤民生者以德崇之,中国从来尊正统;

九万里多少冢陵?除帝制而论功仰止,大公不负占名山。


其三

四海折腰,皆为公字;

一陵拔地,可见天心。


  这么一了解,便知道作者所持为满满正能量,都是传统的看法,纯属景仰赞颂之语。但在这四副之中还只有这一副有点新意。新在哪里?新在下联“恐负先生意,一抔黄土错称陵”的“恐负”二字上。一杯黄土者,分量极其有限也。语出《史记·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从字面上看,作者有孙中山陵墓所在山包局面太小、让一个对中华大地有巨大贡献的伟人长眠于此未免有点儿委屈的意思,所以方用“恐负”二字。查当年孙中山陵墓选址轶事可知,死后埋葬于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本人的意愿,但入土的具体地点却是宋庆龄亲自选定的,那地方当时叫小茅山。虽然山势不高,但据说有龙脉之气。所以,相信孙中山先生在天之灵是会满意的。那么,作者又何来一丝歉意之感慨呢?这里,就藏有作者的深意:毕竟因为国共两党的对立,孙中山先生虽然也普遍受到国内民众的敬仰,但还没有像台湾的大陆人那样把他尊为国父,所以按其政治地位来说还是有点儿尴尬的。如果摒弃两党的政治恩怨,那么中山陵或许就不是今天的这一个局势。应该说,作者在撰写这一副楹联时,是融入了真感情的。表达也是到位的,清晰的。就是说,作者所要说的,读者可以觉察得出来。但这种认识和已经表达出来的,还缺乏思想的闪光点。这副联没有涉及到对孙中山先生的重新评价,这就还是局限于已有的认识。实际上,孙中山先生崇尚暴力革命在前期推翻帝制的时候是对的,也取得成功,但在后期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时期就是错的,二次革命没有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但作者没有这种评判历史人物功与过的智慧,当然也就不会迸发出思想的闪光点。但凭借着有真挚感情的融入,这副楹联可以进入好联的第二等级。


  再看第二副。作者为正定赵云庙拟联,从题目审作者立意,当然是要颂扬赵子龙的功德。查其写作背景,作者有“自赏”之文字说明,这就容易理解了。作者说“本联题目是与一位朋友在‘成联酬唱’中所拟。为写此联,我翻了有关赵云及正定赵云庙的一些资料”。作者肯下功夫先收集相关资料,这是严谨的写作态度。鉴于“古人诗联已多有提及”,作者意识到“再从正面来写赵云的事迹与勇猛,是很难出彩的”。于是他“剑走偏锋”,从正定是赵云故里这个角度来写。这个选择是对的。正如他所说的,“此联在写作上,紧切该‘赵云庙’的‘正定特色’,通过虚实互映的‘情境’描写,体现了‘子龙故里’人民的‘子龙情结’,从侧面表达了对这位‘常胜将军’的敬仰之情。”这一层写作目的是很好地达到了,也就是说,文字的表达已经到位。但也正如他所说的,“这种委婉表达的写法”,“是否适宜悬诸所题的庙堂,于我依然是一个存疑的想法。”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评价:作者的楹联功底很深,剑走偏锋的切入角度也见效果,出奇趣。但毕竟赵子龙不只是正定的英雄,也是中国老百姓都十分敬仰的好汉,所以局限于揭示出子龙故里人民的“子龙情结”就缺乏一种大气魄。可以说,此联在用“时过境迁”的环境变化反衬正定人民敬仰英雄的情感千古不变的这一点上也写出了楹联的奇趣。有奇趣当然也就可以列为好联之列,但也就是一般地好而已。


  看第三副。从题目看作者立意,属于借岳飞的遭遇说事一类,首句便有惊人之语,大有掀翻历来那种为岳飞抱不平的正统论调的架势。但若深究作者的写作动机,则其愤慨之中又似乎有影射当今现实的一点意味。据说这副联于2010年贴出后,引发了一场相当激烈的争议。拍手叫好和怒目圆睁的各有支持者。但争议的结果,最终却被《联都网》收录到2011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的入围作品里,说明还是有更多的人认定为好作品。争议主要在于上联,作者是否有意抹杀岳飞抗金的民族大义,是否贬低了民族英雄的历史价值。应该说,只单纯从字面上理解是不稳妥的。因为汉语是一种感情色彩相当复杂的语言体系,正话反说往往只区别在语调上。作者首句的“死则死矣”是极愤慨之语。愤慨什么呢?“如此江山”。江山怎么啦?被一大帮“不知愁”(“直把杭州当汴州”)的人把持着。作者正是在瞻仰岳飞的塑像之时看到游人对岳飞的漠视而只顾纵情声色娱乐的情景时方触发了心中的愤慨。联想到现实、历史,联想到君主专制的种种弊端,联想到岳飞的不平遭遇,才发出“归宋归金何有异”的质疑。显然,作者是融入了自己一份愤激之真感情的。但“归宋归金何有异”这一句,确实容易引发读者的误解。因为照此逻辑,也可能推出“归宋归日何有异”这样的句子来,显然不把你钉上“汉奸”的耻辱柱上那才怪呢!但这肯定不是作者写作初衷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但你又不能阻止读者的这种解释。所以,这便是文字的表达有问题。我们可以这么说,文字表达的效果不能被作者的意图所掌控,这副联就有严重缺陷。如果单从联律、机巧和对仗的工整程度来看,则是非常完美的,但已起不到任何作用。试想一下,如果岳庙把这副楹联刻到柱子上,会有什么后果。我估计几天之内庙墙都会被人踹了。


  回头再找一首有思想的清晰度和闪光点的好联来与大家学习一下吧。2007年福建莆田妈祖阁建成于海内外有奖征联,获特等奖的是湖南刘松山的这一副联:


天风自海上吹来,绕此麒山,最留连楼阁生辉、人文溢彩;

敬意从心头涌起,瞻其凤貌,更仰止恫瘝(guan)在抱,利济为怀。


  为什么这副联可以评为特等奖,亮点和闪光点在哪儿呢?这恐怕需要大家对此次征联的背景以及妈祖阁在莆田、在中国、在海外的影响有所了解才会明白。具体大家可以去查。我这里只讲二点:一是此联上联写景下联述情各自进入博大而紧贴主题(麒山、凤貌都是新建成的实景)的虚实互见的空间,写出了妈祖阁的人文魔力和道德能量,达到景仰和颂扬的艺术高度,显示了作者思维的清晰性。二是“恫瘝在抱”、“利济为怀”巧妙引用典籍(前者见清·冯桂芬《与许抚部书》“执事恫瘝在抱,诚欲继睢州、桂林之业”句,后者见五代·齐己《送谭三藏入京》诗“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句),乃具书卷味。此外,该联的句式长短句交织而上下联结句均有本句自对的形式,整个对联又整成流水对的形式,使得该联的节奏感十分紧凑而有韵致。这样的楹联是千锤百炼的结晶,所以自然相当精彩。


  像这种有高雅情怀又有精彩文字相匹配、还有句式、音律、节奏构成形式美的楹联,前人、今人都为我们留下很多很多,而当今网络又为我们提供了查找阅读的方便,所以,有志于楹联创作的朋友们,请多多地阅读,读的楹联数目达到一定程度,相信你就知道该如何写了。



作业:

1、练习对对子,学堂群里自由进行,有兴趣者相互出句对句,一周后助理或科代表收集一下,将对得好的选10副发到我邮箱。

2、练习写对联,共分三种题目:A、咏物联:梅或蝉,二者选一;B、自题书房联;C、应征联:“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征集对联。想做练习者可选一题,全做也欢迎。

3、思考题:老师说不必等把联律、句式、机巧等都学懂了然后再去写楹联,这话对吗?请结合你的经历说说理由。可以在群里自由讨论,无论持何观点,有理有据即可接受,不准非难不同观点者。如有人写出论文,可由助理收后发我邮箱。


2016.9.27.于广州





加微信hlk6868,听诗词公益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