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村医小帮手》专栏第10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指导老师:童国章,湖北团风县团风镇米龙庙村卫生室。
三子二陈汤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组方,笔者近几年来,应用中医贴敷技术结合此处方穴位贴敷,已治疗多例小儿痰湿咳嗽,疗效确切。现举案一二,与您分享。

刘某,男,15月龄,咳嗽1月,于2016年1月10日就诊。1月前因发热、咳喘、曾在本县医院住院治疗8天(用药不详)。热退,咳喘有所好转,但仍反复咳嗽,时轻时重,喉中带痰,咳甚则呕,食纳欠佳,夜寐不安,二便尚可。
查体:体温36.6度,咽不充血,脉弦滑,流清涕,舌淡红,苔白腻。
听诊:双肺可闻及明显湿罗音。
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贴敷技术穴位贴敷治疗
组方用药:炒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陈皮、法半夏、细辛、桂枝等各份。
调制方法:以上诸药共研细末,每取2克,亚宝药业消肿止痛液调和,消肿止痛贴湿贴于肺俞及膻中穴,每日一次,每次4至6个小时。贴敷治疗3日后,诸症明显减轻,但双肺可闻及湿罗音,继续使用上述湿贴脾俞穴及胸部湿罗音明显处局部。经7日治疗,双肺湿罗音消失,饮食睡眠均恢复正常,复巩固3日,后电话随访未再复发。

喻某,女,4岁,喘息、咳嗽、胸闷十余天,于2016年4月7日就诊。患儿1岁时,因喘息伴咳嗽先后多次住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查体:体温36.8度,舌淡苔薄白腻,咽不红,痰稀白有泡沫,脉滑数。
听诊:心率96次/分,胸前后可闻及湿罗音及哮喘音。
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贴敷技术穴位贴敷治疗
组方用药:炒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陈皮、法半夏、细辛、桂枝等各份。
调制方法:以上诸药共研细末,每取2克,亚宝药业消肿止痛液调和,消肿止痛贴湿贴于双肺俞,西药阿斯美胶囊、沙丁胺醇片、异丙嗪片、654-2片各一粒,共研细末,消肿止痛液调和,消肿止痛贴湿贴于膻中穴,经5日治疗,喘咳明显好转,双肺罗音消失,哮鸣音也明显减少,继续运用上述方法巩固5日而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三子养亲汤中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湿肺化痰,降气消食,临床运用以咳嗽痰多,食少胸痞,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与二陈汤合方加减,更有助于提高疗效。加之消肿止痛贴促渗透性强,又具抗炎、袪风除湿、解毒消肿特性,穴位贴敷使用简便,绿色安全,治疗依从性好,无论老幼,条例上述证型者,均可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