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嵌字法:把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嵌人联内的有关部位,使上下联相互对应,以提高对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嵌字联大体分为整嵌和分嵌,分嵌中还可分为若干种。 (1)、整嵌:就是把名字整个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名字的整体性。例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九伐竟无成,心师武侯,能继祁山六出志===三分不可恃,计诛邓艾,已复阴平一败仇。 (2)、分嵌:将一个名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的有关位置。分嵌中又分竖嵌、横嵌、递嵌、暗嵌、迭嵌、反嵌等。 1、竖嵌:一个名称分嵌于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叫竖嵌,竖嵌中又有首嵌、腹嵌、尾嵌和插嵌。 分嵌在上下两联的开头叫首嵌,也称藏头,类似律诗里的藏头诗。例: 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人十字坡 此联将盖叫天的名字英杰两字分嵌在上下联的首字,三岔口与十字坡都是京剧剧目,为整嵌。 分嵌在句中的称腹嵌。如方地山赠作家刘云若联: 倦飞知还,云无心以出岫====含睇宜笑,若有人兮山阿 云若二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的句子中间。 分嵌句尾的叫尾嵌,也叫藏尾。如刘振威贺黄海章教授寿联: 乐育英才,早岁声名扬四海===胸怀革命,八旬功绩在文章 分别把名宇有规则地插入联中的叫插嵌,如一朝臣贺道光皇帝联: 元后亶聪明,二百载继继承承,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生,道统昭羲农尧舜=== 维皇臻福寿,亿万年绵绵翼翼,治功懋,熙绩勋,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辉五色,光华联日月星辰 上下联各在第三断句的首字上分别嵌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个帝号,而且自然、流畅,颇不容易。 2、横嵌:一个名字在一联内分别嵌完的叫横嵌。如余心乐先生幼年时答塾师联: 余见心乐余心乐===史载可法史可法 3、递嵌:是将一个名称在上联横嵌一部分,再在下联横嵌一部分。两联横嵌合起来构成系统,以暗示题旨。如王湘绮赠袁世凯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4、暗嵌:即可嵌之名在改头换面的情况下出现,一般多用拆字的手法。如一考生讽学政、主考官吴省钦营私舞弊联: 少目焉能识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 作者将“省钦”二字拆开,以拆开之词义组联又意思贯通,直戳其痛。 5、迭嵌:就是在一联中有规律地交叉嵌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如《痂留编》所载一联: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6、反嵌:此种嵌字从联尾开始,往联首顺序而排。例: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辄相左===藩臣徒误国,问尔经济有何曾 上联逆嵌为左季高,即左宗棠,下联嵌曾国藩。据说曾左两人心存芥蒂,有人就拟了此联,说成是他二人相互嘲讽之作。 6、反问法: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通常见不需要回答的,问句本身就包含着答案。 不经几番麻炼===怎成一段锋芒?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贪官。 7、设问法:设问,采用无疑而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印象。例: 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 8、分总法:对联中对某些事物既有分述,又有总述,这种方法“分总法”。 (1)、先总后分式。例: 四声平、上、去、入===八字年、月、日、时。 (2)、先分后总式。例: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9、潜意法:不把要说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而是有意潜藏在联语中。例: 数声吹起湘江月===一枕招来巫峡云。 此联上联写笛,下联写梦,意境幽远,令人心动。 10、歇后语法:谜语歇后语——两句都用谜语或歇后语组成。例: 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 左绕丝,又绕丝,爬到树尖抬头看,上面躲着白哥哥。 上下联分别打两字,“攀”,“樂”。 11、无情法: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例: 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无情对主要有三个要点: 1:逐字相对; 2: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 3:大量采用借对法。 12、婉曲法:婉曲,就是不明白说出,而是用暗示来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言外有意。例: 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 上联暗示“苦”,下联暗示“好景不长”之意。 13、层递法: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把语意排成层层递进的顺序的一种修饰方法。例: 叹老夫半世辛勤,藏书万卷,读书千卷,著书百卷===看小孙连番侥幸,县试第一,会试第二,殿试第三 万户千家百姓十分热闹===五湖四海三江一起欢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