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作文笑傲考场的有效狠招,快快接住!

 长沙7喜 2016-10-11

  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作文竞赛,孩子们往往被各种考试压得喘不过气。尤其是语文,写作文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出考生考场写作时的“六先六后”,让你得心应手,笑傲考场!

一、先“常心”后“功心”


 “常心”就是“平常心”,它有利于作文水平的稳定发挥;“功心”就是“成功在此一举之心”,它对作文水平的发挥有催化作用。

  有资深心理学教授指出:“在国际体操比赛中,运动员经常发挥失常;如果他们能发挥出平时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平,就可能夺牌。”考场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先“常心”后“功心”,考生才能既平稳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要观点有观点,要构思有构思,信手拈来,驾轻就熟,又能达到“出彩发挥”的水准。而“功心”为先的考生,往往处处追求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力拔头筹、技压群芳。



       


二、先“袖手”后“疾手”


“袖手”就是作文下笔前的审题和构思,“疾手”就是作文下笔后的快速完篇。笔者发现,每次在考试后“拍脑勺”“拍大腿”,何哉?考生惊呼:走题了,还有一个好素材漏写了,还有一个好手法漏用了……

  “惊呼”的根由何在?未能先“袖手”后“疾手”也。试想,文题匆匆一瞥,即一挥而就,焉能不出现“收笔方觉离题远”“东丢西落”等失误?

  获奖作文的作者告诉我们:要想“疾手”得自信、精确、完美,必先要“袖手”。要舍得用五分钟的“袖手”时间,想透如下八个问题:①文题中每句话的含意是什么?②文题的核心意旨是什么?③我从哪个角度切入主旨?④我写什么文体?⑤我如何布局全篇(如“情节”“论层”等)?⑥我在哪里设计亮点?⑦我用哪些素材演绎主旨?⑧我用什么手法呈现素材?

  我们坚信:“袖手于前,疾手于后”的考生,必能心中有谱,笔下生花,畅快淋漓,不留遗憾。


       


三、先“合格”后“风格”


“合格”就是作文合乎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文体的要求,“风格”就是作文彰显考生自己选材、谋篇、手法、文采等方面的个性。

  考场作文必须“先‘合格’后‘风格’”,因为“合格”是所有考生都必须遵守的文体规范,也是考场作文“评分标准”中的法规,如有违反,必定“要适当扣分”,“四不像”的作文更是“杀无赦”;而“风格”仅是个体考生的写作个性,它能否被认可,还要看其是否“对‘评分标准’的路子”“对阅卷老师的口味”,而这是“未知”的。先“合格”后“风格”可谓“一鸟在手”,分数无忧;先“风格”后“合格”则是“一鸟在望”,分数飘摇。

  为此,广大考生必须结合自身的写作特长,首先强化文体的“合格”训练,一定要做到“写什么是什么”,至少要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四、先“意段”后“字段”


 “意段”就是作文在文意上的逻辑层次切分,“字段”则是作文在卷面上的文字段落切分。二者的关系应该是“字段”跟着“意段”走,以“意段”来调控“字段”。而考场上的实际现状是:有的考生随心所欲,想在哪切分一段就在哪切分一段;有的考生“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什么文章都搞成“三段论”(甚至“一段论”);有的考生记“流水账”,“十八岁的天空”就写成十八段……

  殊不知,阅卷老师在评分时最为关注的就是“意段”,层次切分的情理维度、逻辑推进的技术含量是他们手中重中之重的评分砝码。如果你的作文“意段”和“字段”不合拍,因卷面上的文字段落干扰、破坏了阅卷老师头脑中正在“尾追”的语意逻辑层次,阅卷老师就会越看脑子越涨,越看心里越烦,“痛下杀心”就变成情理之中的事了。


    


五、先“显性”后“隐性”

 “显性”就是明白晓畅地呈现文章的主旨、情感和手法,“隐性”就是用暗寓、象征等手法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倾向、观点和意旨。鉴于考场作文阅卷老师大约45秒钟评判一篇作文的阅卷速度,他们对每一篇作文不可能细阅细品。为此,考生的临场作文必须先“显性”后“隐性”,在让阅卷老师看“明白”后再看“微妙”。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说:“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用写作的“术语”来说就是:考场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扣题就扣题,该点题就点题,让阅卷老师“无障碍”地一下子看穿,拍案叫好;而不要开篇就“兜圈子”,把思想、情感、手法搞得云遮雾罩,这都是考场作文的大忌。



   


六、先“书写”后“书法”

“书写”旨在清楚“顺眼”,“书法”旨在艺术“养眼”。高考考场作文必须恪守先“书写”后“书法”的规则,其因有二:

  1.这是《考试大纲》中作文必须“书写规范,标点正确”的法定要求

  如新课标全国卷Ⅰ“评分标准”就规定: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而“书法”中惯常的不加标点或“一顿到底”(通篇都用一种形似顿号的符号间隔),都被视为“标点不清”。

  2.这是“网上阅卷”的视觉要求

  “网上阅卷”是将考生的答卷激光扫描后输入电脑评阅。而“书法”上的轻重、疏密、错落、飞白等艺术手法在扫描后,要么“显现不出”,要么“不美反丑”,倒是“文字匀称、横竖成行的卷面”在扫描后视觉效果更好。

  有作文专家不无感慨地说:“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写作要求、评分标准)跳舞(发挥写作水平)。”我坚信:上述“六先六后”一定能助你既戴牢“镣铐”,又“舞”出华彩,在考场之上“笑傲群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