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节感怀

 书蕴心香 2016-10-11
重阳节感怀
项鸿儒
最美的夕阳红。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摄

福田作协会员 项鸿儒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除夕,清明,中元],先秦启始,唐宋鼎盛,历千年百代,沿袭至今。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九九相阳,偶数为阴,奇数为阳,且九数位大,故谓重阳,重阳历代有茱萸,登高节,菊花节,老人节等,古有茱萸,点烛灯,食蓬饵,登高赏菊,祭祀团聚等习俗。

重阳节源自古代人们对季节标识星象的敬畏,对自然轮回的亲情离合的依恋。春,夏,秋是农耕渔猎的劳作季节,“大火”[天蝎座主星]的东启西落正是春播秋收,青归黄去的一个节气周期。“三月初火”火星初现东升,万物复苏,绿回大地。“九月内火”,火星西落隐退,天气渐寒,草木凋零。九月九,秋收劳顿后的休闲,天高气爽,马嘶人欢。丰收的喜悦,生机的留恋,亲情的思念,人们在进入休眠的冬季前,作最后一次集聚,饮宴欢庆,登高眺远。长者叩谢天地,祈祷神灵,小儿折菊吃糕,放灯飞鸢,妇人置遍茱萸囊,筹黄花酿,书生赏菊饮酒,吟诗唱酬,乡邻祭祖庆丰,男女传意诉情。与九月九相应的是上巳节三月三,上巳,寒食今已演变为清明节,清明踏青,为迎春的春节。重阳踏青,为辞秋的秋节。重阳是太阴历春秋二大节日之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盛唐诗人王维谋取功名,年少离乡。重阳节,17岁的诗人思亲情切,写下了这首流芳百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远在华山之西的长安,遥望山东之东蒲州的父母兄弟,诗人感知阖家欢聚,只少了自己一个人,这是何等的伤感和缺憾。诗言平铺直叙,朴素无琢,诗意深厚直率,刻骨铭心。千百年来,商贾为追逐盈利而抛妻别子,学子为求取功名而背井离乡。每逢佳节,看朝出晚归的市民村夫,恪守孝悌之道,尽享天伦之乐,虽无厚禄浮财,时日悠然自得,异乡异客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岁岁重阳。今日重阳,已经很少见老人儿子绕膝,不见孺子景公之牛。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代青壮年男女为生计远走他乡,留下一片片文化与亲情的空白,留下了一杯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止喝鸩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付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情欲泯没,骨肉分离的惨烈代价向发达国家提供人力成本如此之低的消费产生,理由有千条万条。但是对打工族而言,终年孤寂,四季劳苦,是要成就父母的颐养天年,还是希冀儿女们能够温饱再好一些的幸福生活?愿天下的百姓老有所养,少有所育,亲者能聚,聚者能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