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文章

 缘来无声ww 2016-10-11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产品不是科学的问题,而是质量技术的问题。就装备制造业而言,说什么中国有“大国工匠精神”都是扯淡 ,完全是空话、大话、假话,中国的科学家们可能“工匠精神”,中国95%以上的企业家在下实在不敢恭维。

        若要中国企业兴旺,必须从产品质量抓起,粗制滥造会把中国企业引向死亡,同时部民用产品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几百年的欧洲工艺告诉我们,是质量引领科技的发展,而不是科技引领质量的发展。就拿农机来说。韩国的农机齿轮耕地时可以打碎石头,可将石粉变成土壤中的一部分,又可提高土壤里的某种有益农作物成分。

        而我们的农机齿轮最怕的就是石头,因为它们会把农机齿轮打坏。从工能上看,我们生产的农机与韩国的没啥区别,甚至从某个角度看,有些工能比韩国的还多。但是只要一回到质量上,我们的产品就像是一个涂上漂亮颜色的鸡蛋壳,碰不得比不得的,当然韩国的农机比国产的农机贵很多。

        还有电器等等,质量上跟日韩产品相比,都是些不经用的东西,什么电饭锅、冰箱、电视等。更不用说跟德,英,美的“工匠”相比,就连一个小小的刮胡刀片都能说明问题,这才是“大国工匠”。

        现在我们出口发达国家的产品,基本上是日用百货,大器械跟本就卖不到那些国家,只能卖给比我们还落后的小国家去,主要是因为便宜。即使能够卖给那些发达国家的 ,决不是产品,而是部件。

        我们的钢铁行业,装备制造业,如果不从质量上接地气的去做事,我们的产品即使有再高的科技含量,也只能是鸡蛋壳。质量技术才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正道。

        真正的“大国工匠”是,不单能让产品多工能化,而且精美、耐用。

        俗话说知此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道自己不如人就要知耻而后勇。把空话、大话、假话扔掉,除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民间的工艺外,还有什么能称得上“工匠”,距“大国工匠”之路还很长,别浮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人吧!

        建议:国家应该拿出专项资金或出台某种政策,来奖励那些产品质量技术好的公司,因为,他们为国争光了。另外,提高质量就要提高产生成本,就要提高零售价格,很有可能导致市场竞争不利,所以要给予奖励和补贴,这样会更好的推动中国制造的发展。然而,对那些假冒伪劣的公司要言传身教,对屡教不改的公司必须罚没关停,绝不能有暧昧的态度,简单的罚款,是永远也解决不了质量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产品在20年内走上“工匠”之路,中国制造才有大步伐发展的希望。

                                  尹克伦  2016-8-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