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西走廊沙产业的实践

 我的网上馆名是 2016-10-11

河西走廊沙产业的实践

河西走廊

恩格贝沙漠科学馆(李成侠) · 2015-11-19 06:59

河西走廊沙产业的实践

荒漠化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尤其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来说更是如此。早在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其中明确论述了沙产业这一概念,这为解决荒漠化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开拓了具有创新性新思路。其后,我省河西走廊率先实践这一理论,并最早在山丹建成了300多个塑料大棚,由此拉开了设施农业大幕。此后20多年间,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探索实践和辛勤努力,在干旱的河西走廊上建成了一片片规模巨大的新绿洲,使沙产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并点染出令世人瞩目的绿色希望。


玉门市清泉镇人参果种植基地


为了对我省河西沙产业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今年7月中旬,由钱学森沙产业基金会发起组织,邀请世界著名的荒漠问题专家,在我国沙漠专家刘恕、田颖钊等带领下,一起深入河西走廊,对那里的设施农业基地进行了考察。


张掖:打造生态农业文明大市


什么是沙产业?多数人望文生义,认为与沙相关的产业都可以说是沙产业。其实不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沙产业”定义为: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在非农地区产生一个新的农业空间,变干旱之地为沃土。


从省情来看,我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是中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从河西走廊开展设施农业建设以来,根据近20年监测成果显示,我省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程度减轻,且植被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低碳经济的新模式,沙产业已经为我省低碳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沙区经济、社会、生态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此行的第一站是张掖。在这里,从临泽、山丹到高台、甘州等县区,目光所及之处,阡陌纵横,田畴井然,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江南景象,和几年前相比,每个县区都发生了惊人的巨变。


记者跟随荒漠问题专家,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时,看到这里3万多亩的湿地水光潋滟,大片芦苇迎风摇曳,其间荷花向日,不时有水鸟出没,现已成为张掖市民散步游乐的一处佳胜之地。据公园管理人员介绍,这里原先是一处浩瀚的戈壁滩,几乎寸草不生。近年来,张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文明大市,建成了这处湿地公园,使张掖市城区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空气湿度有了明显提高,再现了当年“不望祁连山上雪,曾疑甘州是江南”的壮美景观,使张掖成为真正的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在与专家的交流座谈中,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对近年的发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他说,张掖既是一座沙漠之城,也是一座绿洲之城,目前全市有4A级景区8处,即将建成的还有4处,这12处4A级景区完全建成后,将使张掖形成一座山环水绕的生态之城,这必将带动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仅去年的旅游人数就达700多万人,目前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占到了国民经济的60%以上,为打造生态农业文明大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张掖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张掖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随着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全市农民人均年收入达7000多元,有的地方甚至达9000多元。农民户户家道殷实,有许多家庭买了车、建了新房,一幅富裕型的小康图景已初步展现在人们眼前。


临泽:节水,治水,活水


在临泽县,记者看到了更新的一幅画卷。


印象中,流经临泽县城的大沙河两岸曾经破败不堪,每有洪水经过,往往泥沙俱下,给下游造成洪涝灾害。而今,经过治理的大沙河在县城中形成了一道道跌水坝,波光粼粼,驯顺清澈,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谈到大沙河的治理,临泽县委书记王洁岚颇有感触。他说,过去大家只盯着节水这一环节,认为过境的水不能用,因为用得多了,下游就没水了。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要学会用水,首先是节水,然后是治水、活水。我们把水留在这里,形成景观,这是一次利用,同时也起到蓄水泄洪作用,然后再流到下游灌溉作物,这是二次利用。在“留”与“用”之间、农业和生态用水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保证了农业用水,又改善了城区人居环境。


临泽总面积2777平方千米,宜耕的绿洲只占3%—5%,其余的全部是戈壁荒漠。如何开拓新的农业空间,利用节水技术就成了关键。

需要解释的是,世界公认的最为节水的滴灌技术最早出现于以色列。1994年自我省河西引进后,又结合日本的地膜覆盖技术加以利用,却是中国人的独创。这两项技术再引进至塑料大棚,就给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革命,这使得在非农地区产生一个新农业空间成为可能。而临泽作为最早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的县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其设施农业已经蔚为大观,现开发的延时葡萄、无土花卉、制种业等,比传统农业节水60%以上。目前,临泽已经建成的30万亩玉米制种基地,年制种总量1.56亿公斤,占全国玉米种子份额的13%,为全县农民带来了年人均4000元—5000元的收入,占到农民年收入的70%左右。与此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蓬勃兴起,其中秸秆青贮饲料充分带动了养牛业的发展,养牛数量已是全县人口的两倍。


对于将来发展,王洁岚信心满满。他认为,随着单位水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沙产业农业新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完全有可能把临泽的戈壁荒漠进行改造利用。“如果能把10%的戈壁荒漠加以利用,那就是再造两个临泽!”


令人鼓舞的是,整个张掖正在建设的100万亩玉米制种基地,以及3万亩的核心示范区建成之后,将成为中国玉米种业的巨无霸。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在3年之内。

改造荒漠的两位追梦人


在张掖,不能不提到两位与荒漠打交道的追梦人,一位是宋有年,另一位是柴在军。


宋有年是张掖有年集团总裁,20多年前他把掘得的第一桶金投入到沙产业上来,花3000多万元买土改造荒漠,从以色列引进大棚搞设施农业,逐步建立起高效农业示范农场,发展成为今天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集团公司。他在沙产业领域取得的成果,曾引起老一代中央领导人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柴在军是一名退伍军人,20多年前投身于荒漠治理,固沙治沙,收集雨水雪水,高效利用水资源,把3万多亩荒漠改造成而今的绿洲林地,建立起了甘肃大漠紫光生物科技公司。公司目前繁育的黑枸杞、黑番茄、黑桑葚等黑色食品,由于花青素含量高、品质好,已成为保健品市场的抢手货。


此行的荒漠问题专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左恩看到这两家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用“震撼”二字来形容。他说他有关沙产业的理论在俄罗斯还仍然停留在书本上,而真正付诸实践的却是中国。

以色列专家奥尔洛夫斯基曾多次来过中国,对此行所到之处看到的景象也感到“震撼”。他说:“我以前是你们的老师,现在我成了你们的学生。尽管许多技术性的东西以色列都有,但如此巨大的规模,在世界上都是唯一的。”他还建议,目前中国有关沙产业方面积累的技术经验,甚至可以向非洲撒哈拉一带的荒漠化国家推广。


玉门:谱写农业品牌新篇章


7月14日,专家组一行驱车来到玉门市的清泉镇,在靠近低窝铺的一处戈壁滩上,眼前出现了一排排塑料大棚。


这处名为清泉镇循环农业园的基地是一处人参果种植园。据记者了解,这片占地500多亩的基地全部由非农用地改造而来,现有700多个塑料大棚,每个大棚均为7分地。由于这里具有的高温、高光照条件非常优异,种植的人参果品质口感上佳,品质优良,市场行情看好,已形成了“祁连清泉”人参果品牌。而人参果成株一年四季都可采摘,7分地的一座大棚一年可采摘上万斤,按每斤8元计算,一个大棚的年产值就是8万元,仅这一处基地的年产值就可达5000多万元。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玉门已经形成千亩人参果基地、万亩温室韭菜基地、1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和百万只养羊大县和10万亩啤酒原料的产业布局基地,创建了“沁馨”韭菜、“祁连清泉”人参果、“花海蜜”甜瓜、“清泉羊”羊羔肉、“宏宇”脱水蔬菜等10余个农业品牌,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玉门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建设,充分利用荒漠光热资源,通过风电、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翻开了农村能源建设新篇章,使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达到63%,形成了能源和物流的良性循环。


让国外专家称奇的是,玉门还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广普及以膜下滴灌、垄作沟灌、水肥一体化等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平均每亩节水150—210立方米,节肥8%—10%,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技术,也为向戈壁荒漠拓展农业新空间提供了水肥保障。


河西:变荒漠为希望的沃土


在此次考察活动中,像玉门市这样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大兴沙产业的地方,在整个河西走廊比比皆是。


在嘉峪关市,中贸集团投资数十亿元,将一片戈壁荒漠改造成中国最大的孔雀园,养殖了上万只孔雀,形成了观赏、食用、鸟蛋雕刻等独具特色的产业链,长远经济效益显著。


紫轩酒业投入巨资,依靠技术支持,将数万亩戈壁荒漠改造为葡萄园,利用这里充沛的光热资源,培育出无公害、优质的酿酒葡萄,为我省葡萄酒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紫轩品牌的葡萄酒市场表现优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临泽县新桥镇张罗公路两旁,以前是一片戈壁荒漠,近年来通过发展拱棚葡萄,改造利用荒漠,在4年间种植葡萄7850亩。通过覆盖棚膜技术,使葡萄成熟期提前了一个月,每亩葡萄可买12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公路两旁原先低矮破败的民房已经被村民的独栋别墅取代,富起来的农民大多买了农机和小汽车,日子越来越红火。


张掖市甘州区的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合项目资金,开展膜下滴灌、垄膜沟灌、杂交玉米种子现代化加工技术研究,引进科技经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48家,带动发展制种基地55万亩。2010年,甘州区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张掖玉米种子”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全国唯一的种子证明商标。2012年甘州区农业增加值完成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41元,使该区已经成为全国有影响、有特色,在甘肃领先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武威市近20年来,一直在防沙固沙方面做文章,用草方格压沙种草,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尤其是近两年来,武威发动全市干部职工,采取承包责任制,每人划出一平方公里的荒漠进行治理,在草方格上种植梭梭草和沙拐枣,两年中共治理沙漠23万亩,使武威通往民勤的道路两侧的浩瀚沙漠上呈现出一抹诱人的绿色。

回望河西走廊,在昔日的戈壁荒漠中,兴起的无数个阳光农业基地,点燃了一片绿色的希望,为明天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最好的答案。在这里,通过农业科技工作者、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不断探索实践和辛勤努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沙产业战略构想正逐渐变为现实,拓展出一片片巨大的农业新空间。


诚如此行的美国气象学家格兰茨所说:“不要把戈壁看成灾难,而是要看成一个品牌,因为未来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把眼光投向戈壁,投向荒漠——这是世界的希望所在。”

未来的农业新空间

李成侠


干旱荒漠地区是地球表层独具自然特征的地理单元,认识干旱荒漠的基本特征,了解并尊重其自然规律,是人们与荒漠和谐相处的基础和前提。


对此,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荒漠研究,并提出了沙产业这一具有革命性的概念。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支持下,人们开始认识到,地域广袤、阳光充沛的干旱荒漠区有可能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给永不停止繁衍脚步的人类带来生机和希望。


作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在论述即将迎来的新一次产业革命——知识密集型农业产业革命时提到,“利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再加水利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前沿高新技术,一定能在沙漠戈壁建成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即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沙产业基地。”


日本科学家远山正瑛则认为,“21世纪是荒漠开发的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在于中国对荒漠的开发利用。”


苏联荒漠研究所所长巴巴耶夫院士认为,“荒漠不是我们的敌手,而是良好的伙伴,要学会与它商量,同它合作,它将为人类提供良好的服务。”


在这些科学理论与远大战略构想的支持下,我省河西走廊最早于1991年在山丹的戈壁地带建成了300多个塑料大棚,尝试设施农业,种植蔬菜和水果,由此在全国率先拉开了沙产业的大幕。


从一组数据来看,沙漠戈壁在我国大约有16亿亩,与东部南部的农田总面积相近。传统农业时代的人们潜心于东部南部的农田,通过精耕细作养育了一个民族。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虑,21世纪的大农业必须开拓新路子,转移战略核心,潜心于我们未知的领域——沙漠戈壁,以科学的态度、以新技术的支持来挖掘它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为未来农业拓展出一个巨大的新的空间。因为,沙漠戈壁并非绝对的“不毛之地”,只有极少数的地域干旱不长植物,只要有些降水,沙漠戈壁就有植物生长,甚至有大量多年生植物。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造就了沙漠戈壁植物的独特性和难以复制性,如特殊药材,各种习性特别、品质特别的沙生植物等,这些为沙漠生“金”提供了可能。


在我省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的20多年里,各市县一届届领导干部就是本着这样的理念,站在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县情市情,和当地群众一道,一任接着一任干,在戈壁荒漠上播种希望,从不毛之地上掘金,为强县富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走进河西走廊,从武威至酒泉、从黑河到苏干湖、从腾格里到阳关故道,当地干部群众通过辛勤劳作,用自己的双手,在沙漠中点染出一片片令世人瞩目的新绿洲,极大地拓展了农业新空间,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样本。


专家眼里的沙产业


刘恕(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钱学森沙产业基金会理事长):近20年来,东起克尔沁沙地,西至天山南北的荒漠,都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成功实践沙产业理论,取得了很大成绩。农业型沙产业以干旱不毛之地为发展空间,不追求耕作面积的扩大和地理景观的改观,而是把目标锁定在如何利用充沛的阳光这一独特的资源上,依靠人的智慧和技能支配驾驭固有光合作用条件的盈缺,集约经营占地球表面35%的干旱地区的不毛之地,增加人们所需要的粮食和营养品。在这方面,甘肃河西走廊在地处干旱的荒漠地带,年降水不超过200毫米的地方,率先开始沙产业实践活动,采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温室作业,用人工调适的水热条件,摆脱靠天吃饭风险,使农牧民圆了致富梦。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进入市场,原先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温棚近年来逐渐纳入规模经营,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改变了农村面貌和农牧民的地位。这种改变,使钱学森有关沙产业的理论价值得到确定性的定位,是理论的可行性和预见性的最佳注解。


田颖钊(钱学森沙产业基金会副理事长):沙产业理论告诉给人们的,并不是一种实用技术,也不是一些具体办法,它指出的是一种思路,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奋斗目标,一个科学的构想,一种战略。“留住阳光”就是这个战略思路的概括。


如何留住阳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是沙产业追求“多采光、少用水”这一目标的最为实用的技术。在这方面,甘肃走在了前头。


法国科学家在撒哈拉大沙漠中作过系统的观测和计算,那些植被稀疏的荒漠中,每天每平方米的地面上,接受到的阳光辐射能量相当于1千克煤炭或半公升汽油。留住几乎占陆地面积三分之一荒漠中灼热的阳光具有多么大的诱人的潜力啊!如何最大限度地固定转化沙漠地区的太阳能,就是沙产业开发的目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恩格贝沙漠科学馆



恩格贝沙漠科学馆(shamokexueguan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