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作品】中国人眼中的幸福

 欲淡定从容 2016-10-11


中国人眼中的幸福

我国的汉语辞典中对幸福作出了简明的解释,就四个字—称心如意。在此明显省略了主语,主语是“我”,是“自己”。所以,幸福是自己的感觉。


中国人一贯有对幸福的追求,而且这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优良遗产。现在社会上讲国学,一讲国学就会讲到儒家,就会讲到《论语》。《论语》开篇就是这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放在开篇的东西一定是最重要的,而这三句话恰恰都讲到了快乐和幸福。孔子讲读书学习、讲人际关系、讲君子之道,这些都建在快乐幸福的基础上。


网络图片


在儒家经典《论语》里,孔子及其弟子最希望把幸福传达给大家。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句话,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这段对快乐幸福的描述,与当今心理学里讲到的“沉浸体验”如出一辙。度日如年,那叫无聊;度年如日,那才是幸福快乐的。要想达到“沉浸体验”,就要全神贯注、全心投入,无暇顾及忧愁与挫折。研究表明,最容易产生“沉浸体验”的事情是:爱好、运动、电影、性生活、社交活动、饮食和美容等。


网络图片


此外,还有很多本土资源也在讲幸福。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儒释道,上面讲的是儒家思想,在道家和释家的传统里,也能很容易地找到幸福快乐的观念。梁启超先生说,佛教就是中国人的心理学,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心。佛教讲乐善好施,乐和好都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彼此都获得了幸福和快乐。杭州雷峰塔边的放生池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广施慈心于万物,人乐鱼亦乐。佛教把慈心和正向心态拓展及万物,这也是很好的对待自然、对待万物的态度。中国人相信,所有的正向心态都会得到正向回报。

网络图片


道家的理念和实践在心理学界用得很多。道家讲对待自然的态度,比如道法自然,珍爱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包括人类对待万事万物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胸怀,要珍爱生命、实现修身养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庄子·天道篇))即曰:“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网络图片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有许多让人们获取幸福的方法,如果用中国人的话来说,无非就是“悦己”和“乐群”。它涉及两个方面,自己和他人、群体,这两方面都可能让我们变得更幸福、更快乐。快乐、幸福除了自我寻求之外,还可以从他人、组织、社会中得到。乐于助人,助人为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是中国人所熟悉的。心理学有很多研究说明,帮助别人,往往能获得内心快乐和幸福的体验。为别人作出牺牲,不见得吃亏,倒很可能占了“便宜”。              

网络图片


从个人过渡到社会,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台阶、有一个跳板,那就是家庭。家是中国人很重要的情感资源,中国人特别喜欢讲家,讲家的文化。“你是谁家的?”“你姓什么?”我们总是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说家庭的重要性,会说亲如一家,会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地震发生后,我们互相救助,都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我们是有联系的人,当然应该互相帮助,这是家庭很重要的心理意义,是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信念。我们最初的情感训练就是在家庭里,那是我们最早获得的情感体验。父母双全、夫妻恩爱、子女孝顺,这些都是从家庭中可以获得的幸福。


网络图片


当然,把自己与他人、组织、国家等联系起来会带来快乐,中国人的快乐一直和更高、更广层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助人为乐、分享快乐。和别人一起乐,快乐被分享之后并不会少。当然,并不是人们不考虑自己,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就是:“仿佛自己越是在给别人有所牺牲的时候,心里特别觉得痛快、酣畅。反过来,自己力气不为人家用,似乎应该舒服,其实并不如此,反是心里感觉特别紧缩、闷苦。” 


网络图片


心理学实证研究告诉我们,中国人确实有这样的能力,甘苦与共、荣辱与共、美美与共、普天同乐。其实,好多人这样做的时候,真的体会到了快乐和幸福。志愿者很幸福,他们奉献了,换回来的是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心理学的研究还证明,帮助别人会更快乐,做了好事经常回忆也会增加幸福感。这样说来,雷锋应该是很快乐、很幸福的,因为他经常做好事,做完之后还写日记,而且还经常翻看,这些行为都会使幸福感得到提升。


网络图片


古人曾经提出过“天下”的概念,其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是大的背景,匹夫是小的个体。古语云“达则兼济天下”,这话可以倒过来理解,“兼济天下则达”。当人们能够兼济天下的时候,肯定会很快乐。

“不难看出,讨论幸福快乐,就要跳出自我的追求和局限,这样反倒能获得一种更大的快乐,也许可以称之为天下之乐。这是更持久、更坚实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