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JXUFEはシ良子花 发表于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举例1:用200万购买250万的债券,利率4.72%(每年利息11.8万)——实际利率10%
票面:总额250万,利率4.72%,每年利息11.8万 实际:投资200万,利率10%,想赚的20万
第1年,你借给别人200万,想赚的20万-投资收益,而对方只给11.8万-应收利息,这差额8.2万就相当你再追加的借款,第2年就相当于借200+8.2万。
回到分录:
举例2:用200万购买150万的债券,利率20%(每年利息11.8万)——实际利率10%
票面:总额150万,利率20%,每年利息30万 实际:投资200万,利率10%,想赚的20万
第1年,你借给别人200万,想赚的20万-投资收益,而对方给30万-应收利息,这多给的10万就相当你还你的本金,第2年就相当于借200-10万。
回到分录:
总结:
如果你每年收到的利息少,相当追加投资,到期后你收到的本金就多了 如果你每年收到的利息多,相当收回投资,到期后你收到的本金就少了 最后你会发现,到期后你的实际投资会等于票面金额。 另外,还可以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简称:利息调整)这个科目来理解。 利息调整过度科目,购买时如果在贷方,确认利息收入时,就在借方——要把这个科目冲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