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根福德因缘皆具足 方能安住彼岸弥陀国

 就叫吴锐吧 2016-10-12
作者:隆善居士


善意的理解和对待生活,任何时候宽容比怀疑更具有亲和力,这一世的旅程,不是纠结自我的痛苦和执念,而是能够得到超越烦恼的智慧与途径。

凡事不要太执着,要懂得释放自己,最重要的是每一天过得快乐开心。太过执着,一定会变得太计较得失,太在意结局,从而把自己逼向人生的死角。无人左右逢源,无人花好百日。我们最大的幸福,是静享与人的温情;最好的成功,是踏实走自己的路。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人生本是有来无回的即兴演出,没有做不成的梦,只有不早醒的人。


佛法与世间日常所见现象结合予以对照,从外在众生无法深入根部的表象论探及根本方能解心中疑惑,真正的佛法是告知迷失于世间的人们一切人事物升起的缘起,并智慧拆解疑难杂症,心结开了,性光才能日益显现。




对于证悟圆通者而言,有为、无为,言论、无语皆是事物外相的说法,圆通而知一非二无沟壑划分。他可以说不停也可以沉默不语,他可以将有为法填补漏缺使之圆融无为,言论若周遍,终日言谈亦不离大道。业力之世充斥着心智的缺失和执着分别,因此而生的种种言论判断必带主观偏见。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真义即是你的思维处处有短路闭塞,缺乏融会贯通的全局观的能力,心识已然不全,外在的六根境又如何奢望圆满。在未彻底圆满前,学会谨言慎行,因为你不知道会踩中大脑思维哪个雷区而造作何种业。

对世事抱怨、愤世嫉俗甚而厌世在于心中满是伤痕,负面的情绪覆盖了善正的力量,犹如溺水之人在挣扎中渐渐力气殆尽被潮水湮灭后的绝望终结。这也正是如今社会自杀率、抑郁症、浮躁症繁衍疾速的根源。心不健康缺乏善知识的灌溉、正能量的照拂,阴郁的情绪犹如潮湿阴暗中滋生的细菌日益侵蚀人心。黑暗是压抑的,人心若长久处于黑暗不见天日必会发展至外在色身和人为的言行中。心病还需心药医,佛法的智慧和自性的光明是遍照娑婆众生心最好的良药。良医若遇不遵医嘱之人,亦或庸医误人,双方不能正确对应都无法治愈。升华同理之众生被度,唯心心相印,善根福德因缘皆具足,方能安住彼岸弥陀国。



分享:新罗僧挨打

  一日晚上,德山上堂,谓大众:“今晚不得问话,问话者三十拄杖。”

  时有僧出,方礼拜,德山便打。

  僧问:“我又没问话,和尚为什么打我?”

  德山反问:“你是哪里人?”

  僧说:“新罗人。”

  德山便说:“你未上船时,就已打你三十拄杖了。”

注:故事中新罗僧口虽未说话,心念已起,和尚破除相直观心,心才是根本,既已心动故而挨打。问他话哪里来,新罗人。和尚住于真性世,新罗僧执相未入佛门,对于真性而言,虚空尽是家,何来新罗?何来地域区分。正因人心充满分别,这世界才不能圆满天下大同,天下一家的盛世。回望当初大清提倡满汉一家即是这个思维的雏形,奈何业力机心刚强难调,早已被我执掌控而自私自利无法究竟推行。进一步论及心的解脱,若要明心见性获得证悟首要去除布满你心的心计、疑虑、妄想等,当知简单是真,直心才是道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