痊愈白血病——鬼针草、犁头草 2013-05-30 10:29阅读: 鬼针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50-3100米的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国内外均有分布。为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可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以全草入药。《中华本草》功效分类为:清热解毒药、消肿药。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 X  中药药性 【 性味】味苦;性微寒。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泉州本草》:“性温,味苦,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倍量;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用药禁忌】《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炮制】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成1~2cm小断,干燥。 【归经】归肝、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泻,散瘀消肿。用于阑尾炎,肾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积等症。 犁头草 多年生草本。 主根粗短,白色。叶丛生,长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2~6厘米,宽1.5~4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下面稍带紫色,两面及 叶柄稍有毛或无毛。 【来源】菫菜科菫菜属植物犁头草Viola japonica Langsd.或 长萼堇菜V. inconspicua Blume,以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采集全草,晒干。【性味归经】苦、微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乳腺炎,痈疖肿毒, 化脓性骨髓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干品0.5~1两(鲜品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患处。 【注意】服药后不可喝热水、吃热食。 犁头草(7张) 【备注】治毒蛇咬伤;鲜犁头草(如无,可用鲜 紫花地丁)、鲜 连钱草、鲜 野菊叶各一大把,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取汁约150~200毫升,一次内服;余渣加少量冷开水,使它湿润,敷在伤处。如症重、体弱,可隔八小时再照上述剂量内服一次。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植物名实图考》:'根:治火症,功同 地丁。'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肿,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