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之间
人世间,往往总是围绕着“得”、“失”二字而纠结。细想起来,人生百年一忽而过,过于在乎这得与失其实大可不必。智者说得好:世上物质千千万,有许多东西的你的,但又不是你的。这世间究竟什么是你的?只有现在的你,才真的是你的,连你自己都没了,就是把整个地球都给了你,还能是你的吗?
财主拥有良田千顷粮食万担,可他一天只能吃三餐,只有吃到肚子里的,才算真正是他的,等他吃完最后一口,那多余的粮食不过是他替别人暂时储藏而已;一富豪买下几十幢别墅,可他一辈子只住过一幢,,你能说其余的都是他的吗?不,他不过是临时为他人保管着。
世人总以为天下什么都可以得到:得江山,得财富,得佳偶。却不知失远远大于得:七十二行,能择几行?满天飞鸟,能逮几只?天下美景,能览几处?
总有人长嘘,得不偿失;总有人短叹,失之交臂。人生在世,顶天立地,秉承天地之精华,是一种莫大的得。人的一生,坎坎坷坷,不如意事常八九,是一种无奈的失。
年轻的时候,不懂的得;中年的时候,舍不得失;只有到了暮年,才知道有些东西,当你完全拥有时,才觉索然无味;有些东西,当你永远失去时,方知珍贵无比。人生苦短,要来得阻挡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在这得失之间,只要你耕耘过,播种过,浇灌过,收获多少不是成败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藏在细枝末节里那种使你痛、使你恨、使你爱、使你终身难忘的一次次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经历。
钻石再大,若永远被压制地底也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永埋土中也不过等同黄土;时间再珍贵,若让它白白溜走也等同于流水……世上许许多多东西,大凡为人所用了,廉价的也会变得珍贵。若永不为人所用,珍贵也将变成一文不值。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当我们在生命旅途中奔波忙碌的时候,不要忘了时时提醒自己:人活着,对别人有些用处,才算得上是真正地活着。佛教试图用“万事皆空”来扼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人生诸般痛苦的根源。
从子宫到坟墓,生命不过是这中间的一小段路程。我们回不到昨天;明天我们又将比今天枯萎了一些。那么。就让我们带着三分庆幸七分无奈宴飨此刻的完美吧。千万别时时纠结于得失之间。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