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天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总结

 陈鑫医师 2016-10-12
明医公开课第230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胡天成
编辑:李邦源

导语:胡天成:三仁汤治愈“肠菌群失调”腹泻案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一定年龄段小儿1年内有8—10次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以感冒、乳蛾、咳嗽、肺炎喘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特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俗称“易感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为多,发病年龄多于1—3岁的小儿,尤其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小儿最易罹患本病,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及生活。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本病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病的发生,常因肺脾肾虚损,外邪乘袭所致。治疗原则是感染发作期以祛邪治标为主,迁延期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恢复期以扶正固本为要。

(一)营卫不和

辨证提要:反复感冒,面白恶风,平时汗多,汗出不温,时有低热,舌淡红,苔薄白。
 
治法方药:本证营卫不和,表虚不固,故治宜调和营卫,扶正固表,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恶风汗多者,加黄芪益卫固表止汗;遇冷即鼻塞喷嚏、流涕者,加防风、白芷辛温发表散风;面白无华者,加黄芪、当归益气补血;时有低热者,加白薇、银柴胡清退虚热;兼有咳喘者,加杏仁、厚朴止咳平喘;咽红、扁桃体肿大未消者,加板蓝根、僵蚕、夏枯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二)肺脾气虚

辨证提要:面黄少华,自汗恶风,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形体消瘦,食少便溏,唇舌淡,苔白。
 
治法方药:本证肺脾两虚,表气不固,故治宜补肺固表,益气健脾,方用玉屏风六君子汤:黄芪、白术、防风、太子参、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汗出多者,加龙骨、牡蛎、浮小麦收敛固涩止汗;气虚甚者,加人参单独煎汤,少量频服大补元气;食欲不佳者,加藿香、砂仁化湿行气醒脾;大便不实者,加怀山药、炒扁豆健脾化湿;消化不良者,酌加炒山楂、神曲、鸡内金消食健脾;大便干结者,加云木香、槟榔、鸡内金行气导滞或加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

病案举例
 
唐某某,男,2岁10个月,2008年9月12日初诊。患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形体瘦弱,神倦懒言,面色青黄,动则汗出,几乎每月感冒1次,无饥饿感,胃纳甚差,喜味大食物,大便稀溏,小便正常,唇舌淡,苔薄白,指纹不显。综上所述,病属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肺脾气虚,正不胜邪,治宜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扶正祛邪,方用玉屏异功散加减:红参(另包煎)5g,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3g,茯苓10g,陈皮10g,藿香10g,砂仁6g,怀山药12g,炒山楂6g,神曲6g,浮小麦15g。水煎服6剂。
 
二诊:服上方6剂后,患儿精神有所好转,活动后汗出减少,胃纳略增,效不更方,守上方继服10剂后,精神明显好转,知饥思食,胃纳增加,大便正常。因患儿不愿再喝汤药,遂改服玉屏风颗粒与补中益气丸调理6个月,身体逐渐强壮。随访1年,未再感冒。
 
按:虽说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但据临床观察,肺气虚患儿几乎都有脾虚症状。脾属土,肺属金,肺脾为母子之脏,二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母病及子”土不生金与“子盗母气”肺病及脾者兼而有之,故并列为肺脾气虚,治则肺脾同治。

(三)肺肾两虚

辨证提要:反复感冒,甚则咳喘,面白无华,短气自汗,心烦不寐,舌红少苔。
 
治法方药:本证肺肾两虚,母子同病,故治宜益气补肾,金水并调,方用麦味地黄汤:麦冬、五味子、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肺气虚甚者,加生晒参补益肺气;汗多者,加黄芪、龙骨、牡蛎益卫固表,收敛止汗;肾虚者,通常可加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等品温补肾阳;肾阳虚甚者,可加桂枝、制附片温阳化气;五迟五软者,可加紫河车、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补肾填精。此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义。

摘自胡天成儿科临证心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