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硅藻泥也会“光合作用”

 826271992 2016-10-12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CO2转化为人类需要的O2,而在室内装饰材料界,硅藻泥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甲醛等有害物质分解为CO2和水,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硅藻泥是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内墙装饰材料,由于其孔隙率高、吸附性能好,使得硅藻泥具有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很快便替代乳胶漆和壁纸成为新一代室内装饰材料界的新星。
  
有专家指出,单纯的硅藻泥可以有效的吸附甲醛等有害物质,但却不能分解,与其他活性炭等吸附材料一样,当吸附的甲醛达到饱和状态后便不再继续吸附,并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甲醛,对居室造成二次污染。而光触媒的出现,恰恰解决了硅藻泥的这个难题。光触媒是一种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以纳米TiO2为代表,在光线作用下可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硅藻泥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呢?
  

(1)硅藻泥内墙装饰材料吸附大量的甲醛等有害物质,就像植物吸收CO2一样;
  

(2)光触媒在光的作用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发挥着类似植物叶绿素的催化作用,激发周围的氧气和水分子成为极具氧化力的自由负离子;
  

(3)在超氧化物的作用下,被吸附的甲醛等有机气体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这使得硅藻土不仅能够吸附有害气体,更能有效分解有害气体,持续净化室内空气。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水林教授研究的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为例,在日光灯照射下,其24小时甲醛去降解去除率大于80%;在太阳光下,2h内Rhodamine-B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都达到了95%以上;6h内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9.18%;COD降解率95.59%。


目前,与纳米TiO2进行复合制备光催化材料的天然矿物有硅藻土、高岭土、沸石、海泡石、凹凸棒石、蒙脱石、电气石、硅灰石、蛭石等。硅藻土本身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将待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到硅藻土的表面,从而增加有机污染物与TiO2接触的几率,大幅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另外,硅藻土丰富的储量、低廉的价格以及稳定的性能,使其生产工艺简便易行,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因此,以纳米TiO2和硅藻土复合制备的硅藻泥作为内墙装饰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净化功能,且其生产成本低,应用广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