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作业莫成家长作业

 yudiehappy 2016-10-12

检查作业逐题纠错,为书写不认真抓狂,甚至与孩子一起写作业、一起背诵。这成为许多中国式家长的真实写照。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发声:家长批改作业、家长辅导功课、家长陪伴孩子学习……这是家庭教育职责上的僭越。教师的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教育活动不能向家长转移。(10月10日《齐鲁晚报》)

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让家长焦虑的问题。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一问题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如今,“70后”“80后”孩子长大成了父母。他们发现:用于记录作业的小本子消失了。老师每天在家长微信群、QQ群布置作业,做作业俨然成了家长的功课。不少家长的手机渐渐下满各种与孩子学习有关的APP。而且作业签字方式逐渐高大上,有的学校要求语音签字、视频签字,家长录一段语音或视频说一下作业完成情况。有时候爷爷奶奶就为了谁来视频签字,谁的普通话好而争吵。而对孩子来说,由于完成作业可以有“金豆”(虚拟币)奖励,有孩子为了炫耀自己的“金豆”多,甚至偷着用妈妈的手机买“金豆”。这一切都让一些家长有“抓狂”之感。

部分家长认为,帮孩子检查作业是应该的。也有家长吐槽:批改作业、辅导习题是老师的教学范围,孩子不完成作业自然要到学校中受管教,为什么家长成了“助教”了呢?

这中间可能缺乏相应的沟通而产生误解,但是这之所以成为现象,不排除一些老师向家长转嫁责任的情况。

在教育界有句名言:“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的确如此,但是往往被误读。“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主要是指家长对孩子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却往往被一些老师误读为家长有责任帮老师教育好孩子,也被家长误读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今年6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秘密,尤其是颠覆了以往家长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常识。比如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学习成绩等现实性因素,对兴趣爱好、性格养成等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由此可见,家长更关心“成才”而忽视子女“成人”,而一些教师对责任的转嫁又强化了家长的这种趋势。

正常的教育规律是,中小学阶段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家庭教育以德育等非智力素质养成为主,有的国家甚至立法来明确二者的职责。像我们的班主任,在美国叫“顾问”,都是有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专职人员,为的就是帮助家长做好孩子的自我发展。所以说现在“家长作业”的现象,有一些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小学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但是双方的关注点不应只集中在学习成绩上,教师也要尊重家长,通过家访等方式充分交流,达成共识,而不是单方面派任务、提过分要求。

当然对家长来说,也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家长即使监督孩子做作业也要不同于学校的方式,比如家长先让孩子自己检查一遍,自己改错,再帮助孩子检查一遍。即使检查出错误,也不要帮他指出来。而是让孩子重新检查。如果还是没有发现,就等第二天老师批出来。因为老师批出来的错误,孩子印象会更加深刻。否则,靠家长仔细检查作业并指正,会养成孩子的依赖习惯,上课时很可能不专心听讲,而经过家长更改的作业也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原始信息。

有教育学家曾说过:对孩子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种子,每人花期不同。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细心呵护慢慢长大,陪他沐浴阳光风雨,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它是一颗参天大树。

总之,对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根本上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要改变以考试成绩、升入名校比例作为考核标准的做法,而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责任,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深层次上进行系统改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