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有乾隆白玉三足觥亮相【云觥万载——古代玉器专场】| 北京东正2016秋拍

 天宇楼33 2016-10-12

北京东正201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11月8日-11月10日

拍卖时间:11月11日-11月12日

预展及拍卖地点:北京嘉里大酒店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北京东正2016年秋拍增设【云觥万载——古代玉器专场】,将为各界文物艺术品爱好者呈现历代玉器艺术珍品50余件,材质珍稀,涵盖多个品类。其中封面作品“清乾隆 白玉龙凤耳活环三足觥”器形硕大,用材讲究,来源清晰,极为珍贵。


清乾隆 白玉龙凤耳活环三足觥

H 26 cm

著录:伦敦苏富比 2011年5月11日 Lot.187。


此件“清乾隆 白玉龙凤耳活环三足觥”取整块和田白玉精雕而成,玉质嫩白细腻,坚实凝润,柔光盈盈,冰肌玉骨,如此硕大兼润白之玉料极其难得。明曹昭《格古要论》云:“凡看器物,色白为上……白玉其色酥者最贵。”整器为扁圆形,器形稳重端庄,厚壁,深腹,壁内光素无纹,抛光精到。椭圆口沿,流部微撇,流下圆雕夔凤,凤鸟雕琢线条优美,顶戴花翎,凤眼微含,尖喙长颈,颌下须密下垂,身形挺拔饱满,双翅扬起,贴于器身,尾部回转衔活环。器身通体浅浮雕以如意云头纹,线条大气恢弘,工艺精湛流畅,营造出云雾缭绕之氛围。下承三乳足,打磨细致,圆润平滑,优美稳重。




另一侧镂雕一遒劲苍龙爬于器壁,龙微仰首,龙头覆于口沿边,独角后掠,须发飘扬,鬃毛细如游丝,双耳贴脑,耳内有凹槽,水滴形眼饱满圆凸,尖鼻上翘,大嘴微张,利齿相抵,颌下长须连于觥之内壁,气宇轩昂。龙身呈S形弯曲,颈部细长,肩部拱起,显得健壮有力,脊柱以圆凸连珠纹装饰,龙身粗壮威武,辗转腾挪,四肢矫健,关节处以火焰纹装饰,花叶形尾分叉卷起,体态逸朗,颇具动感。足爪握起,紧紧抓住觥身,回勾似鹰,充满动感,肢端皮肤皱纹及趾爪细节皆清晰分明,形象生动,不怒自威。《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此觥上所饰之螭龙雕琢精细,龙姿虽静犹动,如行云流水,神形兼备,霸气外露,古韵苍然。




古觥为盛酒器,“兕牛角,可以饮者”(《说文·角部》);兕为犀,《左传》中有“牛则有皮,犀兕尚多”之语;故觥也称之“兕觥”,原指犀角制成的酒器,《诗》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和“我姑酌彼兕觥”等句,可知兕觥与青铜觥使用类同,其盖亦多饰为兽头形。清高宗御制诗中有《题和阗玉龙尾觥》,其咏:“土浸和阗玉,制为龙尾觥。水惟孕温润,天与赋精英。五气无不备,一觥宛尔成。题词率多矣,杜老笑应诚”。《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集》中,就有十五首赞美玉觥的诗篇,可见乾隆帝本人对它的追爱程度,以及尚雅习古之风。明清之际这一类玉器的造型丰富,雕工、纹饰复杂,宫廷造办处琢制了很多此类仿古器物,多用于陈设,是宫廷中不为多见的观赏玉器。此器材质上乘,色泽均匀,温润质白,器壁薄厚均匀,器形及纹饰皆取自商周之际青铜器,古朴华美,仿古风格浓郁,蕴含装饰趣味,级别甚高,是清代宫廷仿古陈设器中的精彩之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玉蟠螭觥,也为此类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