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构成原子的粒子 2.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1. 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2. 表达式:Ar=一个其他原子的质量/一个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3.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 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3. 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 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1. 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2. 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3.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注意:表示元素时不讲个数,即2H不能说成两个氢元素。 1. 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 3.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 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 分类:阴离子和阳离子 4. 有关离子的小结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一般带负电荷;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1. 化学式的写法 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要注意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转自网络,因无法查询出处无法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