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故事告诉你什么叫会说话

 昵称34168126 2016-10-13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批评的话说得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更融洽。赞美的话说得好,不奉承显情商。

 

妙语连珠能化解尴尬,说话践行“中庸”之道,话有分寸不得罪人。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三国曹丕魏文帝时期,大臣钟繇有两个儿子钟毓、钟会,十几岁的年纪名声在外,魏文帝听说后便要召见他们。

 

哥哥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害怕得发抖,汗出如浆。”文帝又问弟弟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呢?”钟会回答说:“害怕得发抖,汗不敢出。”

 

 

严肃的场合额头冒汗是常情,但面对皇帝提问,钟毓能巧妙回答,既化解自己拘谨的窘态又捧了皇帝的威严,敏捷谦虚。

 

弟弟钟会神情自若,但哥哥已经表现出了坦诚谦虚的一面,那他自然不能说自己不紧张,不然会显得对圣上无礼,于是借题发挥,和哥哥一唱一和使得紧张的氛围变得轻松。

 

两兄弟的过人之处就显现出来了,聪明还不够,还要会说话,免得把自己置于危难之中。

 

 

北宋名臣石延年喜欢喝酒,也喜欢作诗,很有李白之风。有一次外出,他的马夫一疏忽,马受惊把他摔下来。

 

马夫吓得不轻,他却不慌不忙的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说:“亏得我是石学士,要是瓦学士,一定摔得粉碎了”!


巧妙地化解了马夫的尴尬,既幽默,又彰显了个人的良好素质。

 

 

现代家喻户晓的演员黄渤做过一个演讲叫《谁会拒绝一个幽默的人》,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幽默是为了化解尴尬,真正的高情商是不让人感到尴尬。”

 

可幽默并不适合所有场合,于是就该回归到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上,“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规中矩实事求是,说话把握分寸,不出溢美之词,也不招祸患。

 

幽默固然能给为人处事加分,但不会幽默,做不到敏捷巧辩,就请秉持理性,择善而从。



交流话题

你听到过最幽默的一句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